“天皇陛下,板载——!”
“板载——!”
“板载——!”
“板载——!”
都知道留在原地必死无疑,拼一把还有可能活下去,所以能动弹的小鬼子都在少量的士官带领下发起冲锋。
如果从俯视角来观看整片战场就会发现小鬼子冲锋路径相当诡异,他们并没有集中所有兵力而是各自挑选一个‘自认为’可行的地区发动突围。
该行为在正常懂点军事的人眼里就是纯白送,却不代表小鬼子内部的士官智商堪忧。
集中兵力突围,说起来很对、毫无问题,但结合现在的现实情况来判断,根本无法实行——美军拥有制空权、地面火力优势,你集中起来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冲锋,难道不更是纯白送吗?
最关键的在于还不一定给你集结的时间,美军就先一步发动进攻,要么是平推压缩包围圈,要么是派出一支充满勇气的军队对包围圈进行二次、三次切割。
当然,也有可能两个办法同时进行,小心翼翼把日军当猪宰杀。
如果不突围,停在原地死守等待援军......哪来的援军,还有援军?就算有,来得及吗!?
因此用小分队的方式突围还有一丁点逃出生天可能性。
伊文带队搞出来的包围圈基本没什么空隙,但要说密不透风不可能放跑哪怕是一个小鬼子,那就有些过于自负......总会有幸运儿逃出生天,但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冲啊——!”
“冲过去就赢了!”
面对日军的冲锋,马润们一点也不着急,因为见过很多次这种搏命一击似的冲锋,经验方面相当充足。
“不着急,先射击——!”
先依托地势守一段时间,用子弹、手雷、迫击炮之类的来一波杀伤,把冲锋的日军气势给击溃,然后在小心翼翼的往前推进,对每一具尸体进行补刀。
效果可以说是把群,仅仅十分钟就把日军亡命的一波冲锋给打退,随着伊文指挥的火力小组不断把炮弹砸进去,报废日军一个一个用来掩护的机枪火力点,乡巴佬眼看差不多了才下令冲锋。
下午4点36分,K连被陆战1团的援军接替,没有来自指挥部的命令直接往西南地区猛打猛冲,截止下午5点13分攻破日军在五姐妹山地区的包围圈,将10月3日被围困的友军解救出来。
至此,今天的战斗才彻底宣告结束。
美军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击碎了日军豪赌一般的战略战术,并成功将五姐妹山地区轻敌被包围的友军解救出来。
后者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前者的两次反包围歼灭战才是重点——两处地区尸横遍野,大量的残肢断臂搭配上把珊瑚石与火山岩染红的血色,形成了一副让马润们笑得很开心的场景——这么多天了,终于把这帮龟孙从地底下揪出来杀。
过瘾,过瘾,过瘾呐!
这踏马的才叫打仗啊!
参与这次战斗的马润都有这样的共识,尤其是此前被日军教训足够惨的陆战1团增援部队——这特么的是日军?难道不是一头头只会把自己身体露出来的畜牲?
其实美军今天的伤亡并不算小,超过了两百人,但真正阵亡的只有三十多个人,轻伤一百多人,剩下的中度伤、重伤、危重伤人不算多。
反观日军,根据俘虏的一个名叫三冢的日军少尉所提供的数据,今日参加对K连反击的小鬼子总数上千,抛开抓到的三十多个俘虏,以及可能逃掉的二三十头,剩下的都被歼灭在了U山地表。
这是一场胜利,无可置疑的胜利。
自9月15日登陆贝里琉岛至今以前,从来没有一场战斗能直接歼灭日军近千人,反而是美军被日军打的抱头鼠窜士气低落。
这种情况下一支陆战连出现了,一群英明的指挥官站了出来,将美军具备的优势发挥到机制,将美军无可避免的短板补足,创造了贝里琉岛之战开始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胜利。
消息传遍的那一刻,不论带伤不带伤,不论职责是步兵还是炮兵,不论待在岛屿的何方都在欢呼,用属于美军的战吼欢呼胜利的到来。
“Hu————re————!”
“Hu————re————!”
“Hu————re————!”
马润们唱起了军歌,那是海军陆战队的军歌,就像最后那句话说的一样,自始自终都在为了这个目标而战斗——当陆军与海军来到天堂以后,他们会发现两旁都是卫士们的身影,那是美利坚海军陆战队。
......
......
1944年10月5日这一天终将被记录在美军历史......不,是太平洋战争历史之中!
记录下的不是陆战一师,而是隶属这个陆战师的一支连队。
陆战1师陆战5团3营K连,他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岛屿作战中完成了一项惊世骇俗的壮举,哪怕此刻的东欧平原堪比血肉磨坊一般的战役的单日伤亡人数都超过今日所歼灭的日军人数,那也无法忽略在地形条件恶劣、美军无法发挥火力优势的贝里琉岛,K连以相当疯狂的战术先深入诱敌出动,其次转进如风完成突围,再集中力量穿插包围歼灭近六百人,最后狂飙突进包围歼灭剩余三百多人,从下午1点开始至下午5点,仅仅4个多小时就把U山日军内部的精锐歼灭于地表。
K连已然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的荣耀,下至基层官兵上至部门老大,都在对讨论这支部队那些不可复制的壮举。
“队伍中有一名上帝。”
“不,你错了,那支队伍里人人都是上帝——!”
大佬们的评价迅速在马润的中高层之中散开,从此开始变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
下午5点58分,K连从U山撤下进行为期5天左右的休整。
晚上8点15分,机场的营地热闹非凡。
K连迎来了哪怕在帕伏伏岛时期都未曾有过的奢华待遇,足足5天的休整时间之内你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别太过分都能满足——热食管够、肉管够、酒管够、冰淇淋管够。
这是英雄们应该得到的东西,指挥部没有丝毫吝啬,毕竟胜利的果实不该是冷掉的饭菜以及难吃的晚宴。
伊文在一群战友的围攻下不得不多喝了几口。
当然,他没有喝醉,到了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离开炮王单独给他安排的一个帐篷,坐在海边点上一支烟聆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放空大脑,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就这样呆着?
伊文的记忆里充斥着的都是一桩桩、一件件事,仿佛过去的人生之中从未有停下过片刻,除去睡觉的时候大脑总是在保持较高负荷的运载。
进入轮回以后更是一直保持超负荷运载,但他并不觉得有多么累,不像第二个轮回从病床上挣扎以后感受到的万般疲劳。
这说明他成长了很多。
不是那个承受不住压力的指挥官,也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上司命令的指挥官,而是一个能团结所能团结的一切力量的指挥官,在这座美军历史上很难提到,每次提到往往是一阵唏嘘的战役之中创造出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贝里琉岛毫无意义,伤亡那么惨重却最终只能作为物资运转中心,还时不时被日军游丨击队骚扰。”
“硫磺岛很惨烈,但它拿下以后能直接轰炸日本本土,不比你贝里琉岛有用多了?”
虽说到最后还是无法改变这场战役颇为失败的战略,但至少不会让历史提到贝里琉岛的时候只有日军当方面的高光时刻。
它们拼尽全力在这座岛给美军带来巨大的杀伤,成为了美军的噩梦......伊文站出来大喊一声‘去你妈的,噩梦不只是你日军给美军带来!’,哪怕只是做到相互折磨,他都心满意足了,毕竟战争不是个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