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1 / 2)

巴德的话又没能说完,因为不远的地方传出来了一阵枪声,响起的那一刻交火就变得异常激烈。

伊文通过枪声来判断,必定是美利坚空降兵与德军遭遇,在相当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之交火,听枪声有M1加兰德有BAR,说明伞兵并非独自一人,而是一个集结起来的小队。

“傻大个,没时间吃饭了,我们必须去帮忙——!”

就没有不缺的东西,非得挑出一个重点,那必然是兵力。

伊文只要能集结出半个排,不论是进行任何军事行动,都有不小的把握。

“走——!”

“Yes,sir!”

......

......

说倒了血霉的自然是指506团2营E连3排二等兵比克·罗纳德与501团1营D连随军牧师杰克·安德斯这对难兄难弟。

前者跳伞的时候遭遇到了相当大的麻烦,首先是一阵邪风把让他在空中足足飘了三分钟,他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去什么地方,然后落地直接撞在灌木篱墙上,导致身上有十几处擦伤,过了几个小时还有好几块骨头疼的他自觉少说是骨裂,其实这都还能忍耐。

要说有什么更可怕的事前,必然是落地以后身旁一个人都没看见。

仅仅是半个小时过去,强烈的孤寂感就像是狂风一样席卷,那种折磨精神的感觉让他快疯了,幸亏在落地后一个小时左右的事件在一处湖泊附近遇见了安德斯。

那时候只见到这位钢盔上有十字架的牧师像是来度假一般不断跳入湖泊,如同在享受诺曼底地区温暖湿润的季候,畅游整个美丽的湖泊。

但实际情况是这位天主教神父降落的时候落进了湖泊,河水直接淹没了他的头顶,被迫割断了身上的装备才获取一丝生存的可能性,要不是一阵邪风吹过来,带动着降落伞把他弄到了浅滩,否则必死无疑。

即使运气如此之好,他也在浅谈地方被水泡了半个小时才有一点点力气解开降落伞搭扣,上岸以后的他一边念叨忏悔文一边思考人生,最终决定把一些装备抢救回来。

然后就是罗纳德所看见的那一幕,反复跳入湖泊打捞神父的装备,最终用了5次才找到弥撒工具,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力气......自救尚且不够用,去捞工具倒是没见他有多累。

虽然找到的是神父而不是可以协同作战的士兵,但对于信仰天主教的美利坚士兵而言,这比找到十个战友更令他兴奋,孤寂感一下子消失不见,并在黑夜里祷告上帝,感谢他能把自己能从鬼门关带回来。

不得不说,这东西在无神论者眼里就是个勾八,但在这群人眼里就是真理,因为在罗纳德找到安德斯以后,用蟋蟀哨陆陆续续找到了更多的战友。

首先是一个没有机枪的机枪小组,主射手阿克曼、副射手列尼、弹药手哈里森,他们唯一的武器是两把M1911。

其次是一个没有迫击炮却有巴祖卡的迫击炮班中的一半人员,一炮手布雷迪、二炮手克莱尔、三炮手格利斯特,总共三个人却只有一具巴祖卡与5发对付装甲目标的火箭弹,自卫的枪械丢的一干二净——至于巴祖卡怎么来的,落地就出现在眼前呗。

最后是一个装备丢失大半,同时还带着两个伤兵的医护兵怀特曼,落地以后就在照顾相当倒霉的两个伤兵,一个名叫汉森的二等兵落地前被迫割断了背带,导致从六七米高的地方坠落然后摔得盆骨骨折、髋关节破裂,另外一个名叫华纳的二等兵为了不让自己一头撞树上,强行在空中通过摆动让自己成功做到了肋骨断裂4根、胳膊折断、肩膀脱臼。

要说这两个伤员有什么幸运的事情,那边然是携带的装备是罗纳德这群人之中装备最齐全的,就没丢失什么重要的东西。

集结起来的所有空降兵都隶属101师,但都来自各个不同的连队,然后问题来了......这支小队居然没有一个士官能够指挥行动,所以显得非常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些地方只有军官没有士兵可以指挥,有的地方团簇了一堆士兵却没有军官进行指挥,不得不说D-day这一天对于伞兵们而言是那么的奇妙。

这帮家伙们抛开武器装备不足还带着伤员以外更大的问题是口粮严重不足。

总计11个人,只有汉森与华纳将所有东西一概不差带到了地面,他两所携带的口粮都是统一标配的3天K型口粮、2天D型口粮,平均分给这11个人都不够一天的量。

士兵如果在食物上得不到保障,还要参加高强度作战,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就得失去作战能力,然后士气变得极为低迷,常常会被敌人一波进攻打的节节败退,甚至是溃退......换个角度来说,你上前线拼死拼活打仗,然后上头却不给你解决饿肚子问题,那还打个屁!

所以当务之急从确认方位变成了寻找吃的、寻找武器装备,由于没有军官指挥,所以伞兵们就像是美利坚的制度一样进行民主投票。

医护兵怀特曼坚持要寻找城镇购买与收集药品,不说治好两个伤兵但最少要让他们减轻痛苦有获救的希望,顺带还能在城镇里头获取一定数目的食物补给。

但这件事被罗纳德强烈反对,理由很简单——每一个城镇都有德军,不是德国正规军那也是维持治安的警察部队,以现在11个人去掉不能战斗的神父安德斯,剩下的10个人还得去掉2名伤兵与1名医护兵,也就是说能战斗的仅仅7个人,手里总共只有2支M1加兰德与2把M1911,火力方面根本不可能支撑得起一场战斗。

E连的啸鹰提出,必须在附近搜索最少两天的时间。

必然有其他空降兵来到这里,不论其是否死亡,都有可能发现口粮与武器,虽然很不地道,但这也是唯一有希望大家都活下来的办法。

罗纳德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以6票赞同、3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开始行动。

神父、医护兵、两个伤员留下躲藏起来,其余人集体行动在附近展开搜索,然后就找到了一个空降兵标配的腿袋,里面放着一挺BAR与5个弹匣外加300多发点30-06步枪弹。

见到它以后,选择不去城镇赌一把法国佬会帮他们的啸鹰们士气大振,哪怕食物还没找到,但他们已经产生了信心,直到碰见德国佬。

那一刻,没有军官坐镇的伞兵们是相当惊慌失措的,关键问题在于没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德国佬有多少人?什么武器装备?

打?撤?

这些东西必须在遭遇的一瞬间做出决定。

罗纳德自然是希望不要引起德国佬的注意,只是人员较多的情况下难以确保每个伞兵不会因为紧张而搞出一些小动静。

偏偏遇到的德国佬还很警觉,不放过任何一个风吹草动。

“有人,是谁——!?”

德语伞兵听不懂,但枪声肯定听得懂。

“哒哒哒哒哒哒——!”

这是一轮威慑性开火,巡逻的德军步兵班自然是希望把草丛里的人逼出来,而不是自己主动上前查看。

对比弗兰克的小队,这支巡逻队显然不一样。

原因在于其班长多普勒是从东线退下来的一名拿下二级铁十字勋章的伤残老兵,本可以退伍在家里安心养伤,但由于对国家的重视以及东线战场上的节节溃败,多普勒决定重新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

他的一只眼睛被苏军的火炮炸废,身体里还有3块取不出来的弹片,证明了多普勒作战是多么英勇。

说实在像他这样的志愿者应该进入SS而不是国防军,只不过在西线的那些SS看不上这种独眼身体大不如从前的志愿者,然后国防军这边也觉得不该让这样一名佩戴二级铁十字勋章的老兵再去东线,然后打发到了三流部队里头,以卓著的功勋晋升上等豁免兵当个班长。

9.伊文:M24木柄手榴弹挺真好用

虽然上等豁免兵多普勒并不满意这样的安排,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还是来到了法国,当他以为会和从前一样遇到一群靠谱的战友之时,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望着手下的士兵懒散与混日子的模样,他痛心疾首——就是因为这样的士兵,祖国才会在战争上屡屡失败。

然后再检查装备的时候更是差点两眼一黑,倒也不怪罪士兵们的战斗欲望相当低下,因为这个班的武器装备落后近乎一个时代。

作为班长应该标配一把冲锋枪一把鲁格P08手枪,他用的主武器是MP40这把优秀的武器,偶尔也会捡苏军的波波沙使用,但在法国境内他用的是英国佬的斯登冲锋枪,尽管编制上有鲁格P08可从没见它发到自己手里,步兵们用的是法国佬的一战步枪,机枪小组用的也是法国佬在一战后造的机枪,同样没有配备自卫用的鲁格手枪。

然后还因为主武器长期不怎么使用,训练的时候打几发枪弹糊弄一下就算结束,士兵们只想在这里混日子而没有任何作战的想法,导致连最基础的枪械保养都没有完成过。

拆开来一看,到处是灰尘与污垢,能够击发都只能说这些别国造的武器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那时候的多普勒只感觉自己坠入了无边的黑暗,如此懈怠的德军怎么才能打赢战争?

只不过,作为一名志愿回归的老兵没有轻易放弃,先是利用了二级铁十字勋章换来了武器装备的优化,他自己用上了熟悉的MP40,步兵们用上了制式的98K步枪,唯独机枪这边下不来,只能使用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MG26,副武器方面他直接放弃了索要,因为他知道军需部门在里头吃的有多夸张,东线物资匮乏的时候很多前线士兵只能抢苏联人的大列巴啃,而军需后勤则天天牛排红酒,与其为了几把手枪触怒军需,导致主武器下不来,那不如干脆放弃副武器,转而索要更多的投掷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