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抱着反正上了战场就是拼命的想法,因为实力过于悬殊的情况下,所谓拼命就是送死——日军深谙此道。
幸亏伊文在‘教堂门事件’之前就预测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危机......那时候如果有干掉多普勒的机会,或许还有一战之力。
毕竟再好的武器装备,也是需要人来操控,重中之重是人而并不全是武器装备,指挥体系与执行命令的士兵要是拉了跨,伊文有信心牵着德军的鼻子走然后趁其麻痹大意狠狠咬一口,然后继续带着他们转悠,直至将其咬残。
时间点来到了上午7点55分,两个完整的德军步兵连外加一个步兵排提前抵达了指定地区,行军速度不算太快也不算太满,但很好的保存了士兵们的体力。
多普勒站在一处小高破上眺望着一望无际的沼泽,对着身旁的参谋说道:“就是这里吗?”
“是的。”
“光是看着都觉得人无法在里头生存。”多普勒感慨道,“但实实在在有六百多人待在里面,今天就要让这些反抗组织知道......招惹德意志人民的下场!”
说完这句话,他立刻派人去附近寻找监视者的据点,同时也派随军的法奸联系沼泽地区的内应。
时间点来到了8点03分,见法奸还没有回来,多普勒急不可耐的让工兵班先行开路,全军的先锋会为他们提供一切火力上的支援,如果游击队的人敢冒出来反击,经过整训以后的德军会让其知道什么叫做【大德意志的钢铁之拳】!
当然,这家伙并不知道带着作战部队抵达萨维尼小镇东边,已经能俯瞰整个后勤营地的伊文也准备让德国人知道什么叫做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利坚铁拳。
PS:
看在我前段时间阳了还一直坚持更新的份上,给点免费的刀片与票票吧~这个月还没收到几张呢。
33.响彻萨维尼小镇的枪声
针对萨维尼小镇的作战方案很早就定下,将波利的尸体挂在教堂大门前的那个晚上伊文就在做着准备,一边斯维特进行详细交流一边进行侦察,每到一处建筑都会在战术地图上进行标注——这栋楼有几层,用来干什么,是否有前后门,又有多少窗户。
外}群&5~1&=7@{8#8|0&7>6~=1}
这不仅仅是防止自己事情太多而出现遗忘,更是能让此次参与作战的下层指挥官们提前知道自己的攻占目标的大部分细节,方便他们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安排好最佳的战术。
不过,伊文通过创造机会、把握机会让如今小镇里头的德军作战部队倾巢而出,所以对于进攻方而言那些依托建筑架构的麻烦火力点并不存在。
如此一来,进攻方可以不必担心到处都是居高临下的火力点放心攻入小镇。
只是不论发动怎样的攻势都需要明确目标,不能胡来与瞎来......指挥官绝对不能抱着反正德军在小镇就剩下了一个步兵排大家一起上就结束战斗的思想,必须以战略目标为基础决定战术目标,然后在细分作战部署。
巷战不同于野战,后者你选定敌方的一块阵地,部署正面火力吸引侧翼迂回包抄,亦或者以尖兵为基础勾引敌方火力点暴露用迫击炮清理,两者都是相当不错的作战方案,却不适用于前者。
巷战最注重的是将战术目标从宏伟的角度缩小,局限于一栋楼或是一条街道,在此基础上必须结合最新情报,不能贪功冒进——若是想着一口气清扫掉整个小镇里所有的楼房那必然会吃亏,甚至是吃大亏。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的德军没少吃这方面的亏,各种损兵折将的同时还损失不少重型装备。
当然,只要你手里握着守军十倍以上的作战兵力,好好规划哪一支部队攻打哪一栋大楼,以小单位多波次多火力支援的形式,快速推进并占领一座城镇不是太大的问题。
当然,城市就别想了。
总而言之,伊文基于上次侦察将整个小镇拆分成五个区域,今日就以此为基础来决定战术目标。
第一,没有德军驻扎却可能在开战以后立刻被征用的居民楼。
第二,遭到德军强征并构筑火力点的大楼。
第三,德军营部大楼,整个小镇的核心枢纽。
第四,位于小镇东侧外围的后勤营地。
第五,盖世太保占据着的大楼。
大约在发现有内鬼混入队伍的时候,伊文就预想到了今天大概率可以排除其中的三个选项,分别是盖世太保驻扎的大楼、居民楼、德军构筑火力点的大楼。
德国佬的作战部队只留下了一个步兵排,兵力上显然捉襟见肘只可能用来拱卫营部大楼而不可能分散在小镇内的各个提前构筑的火力点之中。
那么摆在伊文面前最好打的就是德军的后勤营地。
大约半个小时之前斯维特冒险前来传递最新情报——昨天临近傍晚从圣洛抵达的10辆补给卡车总计送来了两个基数的物资,包含大量枪支弹药、粮食药品、军饷津贴,以及30支无后坐力炮,其中有50%已经被作战部队带走,剩下的50%预计在今天下午2点之前卸完。
卡车的状态非常好,都经过了最新一轮的保养,目前每一辆都还剩下60%的燃油。
拱卫营部大楼的德军步兵排以铁丝网为路障,三十米后堆积沙袋架设两挺MG42机枪,该机枪编制并非隶属于步兵排,其主要火力分布在营部大楼的第一、第二、第五层,总计有4挺MG26机枪,就是斯维特不知道具体布置在哪个房间。
看上去特别难啃,正常进攻也不会考虑这样防守紧密的德军指挥部,但伊文就没有以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待这场即将打响的战争。
他将战术目标的第一优先级定在了德军总部大楼,而不是东侧的后勤营地。
倒不是伊文觉得反正都是一次豪赌,那不如梭哈来一把大的。
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与反复斟酌,装病的这几天伊文都在思考今日到底应该先攻打后勤营地还是营部大楼,最终是通过排除法来进行决断。
思考的头两天伊文一直将营部大楼排除在第一优先级目标之外,因为德军营长汉斯中校在里面,所以其防守相当森严。
倒不是为了保护身为容克贵族的营长,而是他若是在怎么能投降?别说是亲卫,恐怕排长都能过来直接过来把你枪毙。
所以,唯一出路只剩下有击退正面之敌。
如此一来,怎么看都是一块很难啃下来的硬骨头,非常有可能己方损失惨重也没能完成战术目标。
他将精力、思维、推演全部放在后勤营地以后发现攻下来都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反正德国佬就算知道后勤营地被进攻也不敢把小镇上唯一的步兵排拉出来救火。
损失一批后勤人员与物资而已,如果伊文是佯攻转头把德军步兵排给吃掉,那岂不是全完蛋?
汉斯中校没有伊文这种敢一个能够作战的士兵丢不留在大本营,哪怕德军已经在里面进行屠杀,伊文也会把作战计划进行下去的决心。
想到这一点以后,伊文出现了不小的犹豫......因为跟战略目标有相当大的冲突。
德国人的后勤营地里除了电台什么都有,抢夺下来以后大批武器装备、粮食药品送回大本营以后估计能武装三百多人,但意义其实没那么大。
武器装备需要养护、士兵需要大量军事训练、弹药炮弹打一发少一发,如果伊文真的将费尽心机把握住的一次出其不意的机会用在后勤营地上,那么未来道路只会在这块不大不小的地区不断与德国人周旋,进行以战养战,而达不到伊文在主世界就立下的目标。
既然如此......!
‘那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轮回?’
上个轮回向伊文证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究竟能带来多么伟大的战果与胜利,哪怕最终的结局让他有些遗憾,霍尔顿上尉终究是没躲过一死,但也是经历过的最棒的一个轮回。
选择诺曼底地区的空降兵,不正是为了创造一个同样棒的轮回吗?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跟着自己一起对抗FXS的兄弟们。
伊文绝不会辜负这群人。
跟德军周旋,以战养战必然会需要一部分人充当诱饵,死伤在所难免......伊文觉得这种胜利,不能算是自己期盼的胜利,因为在如今的抉择点上有更好的未来。
只是需要付出一定的风险。
五成把握就敢带着作战部队直奔萨维尼小镇,让整个大本营一个能够作战的士兵都没有,伊文自认绝不会害怕风险!
所以,昨天行动前,他更改了战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