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1 / 2)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影片的制片人间桐慎二,他不仅是一位天才魔术师,还是一位金牌的电影制片人。〕

〔他是《碟中谍》的发起者,不仅编写了剧本,还亲自挑选了迪卢木多以及剧组其他成员,而他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好的导演最多也就带出一个剧组,但好的制片人却可以带起整个产业。〕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间桐慎二作为制片人目光敏锐,而且看的极远,能够发现很多尚未被其他人重视的娱乐内容。〕

〔好的制片人,就要有这样独特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他们能够把握住市场,能够开发好的项目。当这些项目由魔术师完成时,将会给我们的事业到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我相信,在未来,娱乐产业将会是我们魔术师探寻神秘道路上最有力的资金来源。〕

前面那些夸奖《碟中谍》电影的内容都是虚的,只有这最后的部分才是韦伯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

通过《碟中谍》这样由间桐慎二掌控,但他却又没有完全出力的项目作为典型案例,来向魔术师社会推广电影娱乐产业,吸引那些魔术师投资。

说实话,目前的现代魔术科还真不缺这点钱,但韦伯和肯尼斯需要更多魔术师家族的支持。

一手掌握着像宝石剑图纸、神代魔术知识这样的神秘信息;

另一手掌握着魔术师研究神秘的大量金钱;

靠着这两样魔术师的核心命脉,引导着魔术师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前进。

韦伯觉得,这才是现代魔术科未来真正的样貌。

“就是不知道这一天我能不能看到呢......”

将影评发给时钟塔内部报刊编辑后,韦伯打着哈欠关掉电脑准备上床睡觉了。

他并不知道自己期盼的那一天需要多久才能到来,但让自己活久一些肯定是没错的。

再不睡觉继续修仙,韦伯觉得自己猝死的概率很可能会无限增加。

◇◆◇◆◇◆◇◆◇◆◇◆

时钟塔这边还没有掀起有关《碟中谍》的讨论,外界的娱乐圈就已经挂起了风暴。

首先,《碟中谍》的首映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方面获得了堪称一边倒的观众好评。

然后就是迪卢木多,这位在外界看来非常年轻的男演员成为了世界级别的男明星。

别看迪卢木多在FZ上映后就已经出名了,但缺少一部主演电影的他根基并不牢固。

而现在,他的粉丝们终于可以好好吹捧他们心目中的No.01演员了。

事实上,慎二还是小看了迪卢木多的魅力。

要知道各大娱乐媒体中的女性从业者不少,而她们中80%的人已经是迪卢木多的拥趸了。

那些还没有的,仅仅只是因为级别太低,没机会接触到迪卢木多本人罢了。

这些女性从业者的影响力是惊人的,《碟中谍》虽是有着浓重间桐慎二味道的型月系电影,但却罕见的获得了绝大部分媒体的正面评价。

不是以前那种阴阳怪气的表扬,而是真正的肯定。

比如说,《洛杉矶时报》就盛赞迪卢木多的演技,并且评价《碟中谍》是〔掌控了观众们全部的注意力,将男性魅力展现到了极致〕。

《泰晤士报》则认为:〔《碟中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对了演员。〕

《纽约时报》评价电影是:〔划时代的电影,让观众们找回了曾经观看第一部007时的激动。〕

就连那些一向厌恶间桐慎二,自诩为高雅艺术的影评人群体也出现了分裂,那几位女性影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给予了《碟中谍》极大的赞誉。

比如说影评人里的著名颜狗,笔名为【邦特·邦尼】的女人就毫不讳言的在自己的专栏中评论道:

〔这部电影只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迪卢木多实在是太酷了!我非常喜欢他,这部电影中大部分镜头都很好的表现出了他坚韧刚毅的性格和优雅帅气的外形。〕

〔唯一让我不满的电影最后几场戏,因为各种爆炸和追逐,迪卢木多帅气的脸被灰尘和血迹遮挡了!上帝啊,这简直就是犯罪!〕

当然,不可能所有媒体和影评人都喜欢这部片子,那些男性影评人就没那么客气了。

慎二的“老朋友”河内一平就写道:〔迪卢木多从头至尾的表演都像是在走模特秀!〕

另一位影评人深田佐云则是批评道:〔迪卢木多并没有把他本人和一个特工区分开来,他只是从头到尾都在演酷酷的自己。〕

这位影评人的评价是正确的,可这正是慎二想要的效果。

这位影评人的说法着实有点低情商,二爷更喜欢其他媒体的高情商说法:

〔迪卢木多发挥了从影以来最好的演技水准(总共也就两次),伊森特工这个角色仿佛为他量身打造一样。〕

至于慎二更看重的观众口碑,根据调查机构给出的数据,《碟中谍》的整体口碑达到了优秀,也就是A以上。

不少票房预测机构都估算《碟中谍》的北美票房不会低于1亿5000万美元,全球票房至少在5亿美元以上。

别小看这个票房数据,尽管和慎二的Fate系列相比差距很大,可要知道现在的电影市场,全球一年下来可没几部5亿美元级别的电影。

看到电影首轮口碑已经成功,慎二很干脆的将自己的水军全部动员出去给《碟中谍》造势。

反正现在《超八》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宣传,竞争对手《哥斯拉》也被自己给挤下架了。

慎二决定将资源都投入到了《碟中谍》上面,让电影爆棚的口碑来推动票房。

正好,那些看过《超八》的观众们经过一个月的空档期,对电影渴望的CD已经回满,正愁没有电影可看。

这部《碟中谍》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数目庞大的影迷好似找到了宣泄口,蜂拥进入影院,去欣赏这部特工动作片,为《碟中谍》带来了巨大的票房业绩。

第266章 偶像组合(×) 圆桌三傻(√)

型月公司办公室的电脑桌前,慎二正在浏览邮箱里的邮件,其中有一封型月发行部刚刚发来的邮件。

邮件中明确写出了,《碟中谍》在北美的周四提前场中,拿到了567万美元的提前场票房。

这一数字算不上特别高,甚至比不上上个月上映的《超八》。

但间桐慎二很清楚,《碟中谍》到底是一部非续集的电影。

且不说2D电影票和3D电影票的差距,两部电影的投资和宣发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碟中谍》的拍摄成本只有《超八》的三分之一,宣传成本甚至连一半都没有。

投资低,回本的压力当然也低。

更重要的是,从周五正式大规模上映开始,《碟中谍》的上座率就是同期其他电影的一倍以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