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么直接追溯源头,直接领悟本质,就像【日】的魔法。
要么连最简单的火球术魔法,也无法使用。
当然,叶悠也可以凭借强大的神威,通过转换属性,强行凝聚出威力绝能的巨大火球。
但那只是野蛮的模拟,并非通过“魔法的系统”架构术式所驱动,
那种与其说是魔法,倒不如说是单纯的能量放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大概是因为悠的精神力太强大了。”
帕秋莉分析道。
“精神力强大,不是更容易学习魔法吗?”
叶悠没记错的话,精神力越强,魔法术式的架构也就越得心应手。
“唔.....通常来说是这样。但你的精神力过于超出规格,其实从你拥有‘第六识’开始,就有了触及始源魔法的资格。这对你反而是个束缚。”
“好像是这样。”
叶悠没记错的话,正是他凝聚“第六识”后,才开始学习魔法。
帕秋莉道:“通过《仙人冥想法》凝聚的第六识,在天界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精神天眼’。你应该知道二郎神吧?那眉心的竖眼,其实就是精神天眼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具现化的精神天眼,实际上并不算大成。”
“??”
居然这么厉害的吗?
以前只听辉夜说,“第六识”的凝聚,即便是在仙人中也很少见。
但叶悠并没有什么直观的感受,他也没接触过这个世界的仙人。
但帕秋莉这么一说,叶悠立马就理解了。
就连二郎神的精神天眼,都不是完整的。
也就是说,即便是那位真君,也没有真正的达到“第六识”?
而帕秋莉了解东方的仙人,也是理所当然的。
别看她叫“魔法使”,使用的也是属性魔法(借用妖精和精灵的力量而形成的魔法)这种充斥着西幻风格的魔法。
但实际上,她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不折不扣的东方魔法。
虽然最初接触的是日本神道教的“万物皆有灵”。
但只要提起东方的神秘,就不可能离得开华夏。
越是深入,越是追溯源头,就越是往华夏的方向靠拢。
帕秋莉展开的魔法阵,构成的主体有五个。
1.后天图(从12点位置按顺时针分别为离坤兑乾坎艮震巽)
2.先天图(从12点位置按顺时针分别为乾巽坎艮乾震离兑)
3.圆、五角形、五芒星
4.像四神一样的兽图案
5.三巴图案
而最重要的,便是后天图与先天图结合的卦象。
追根溯源的话,是来自于易经六十四卦。
而三巴图案、五芒星是帕秋莉最初接触的,如今反而沦为末尾。并且随时都可以被舍弃掉,最终只留下上下卦。
然后前往阴阳太极的境界。
这便是她如今的道路。
所以,对于东方的修行体系,帕秋莉可能是整个幻想乡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所以,我感觉,那已经不能叫‘魔法’了吧?”
“不过是一种称呼罢了。”帕秋莉道:“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世界的万物,都有它具体的称谓,有它的属性,有它的声音、形状等,人类会给它固定下来,给它落入形名之中,根据其性质特点,能够给它命名。就是“名可名”。
但虽然可以命名,但不是永恒的名字。会随着时代、地域的不同也会有所不同。
“我称呼为魔法,霍青娥称呼为道法。无论叫什么,但只要自己能够理解本质,又有什么区别?”
“好吧。”
叶悠觉得帕秋莉老师说的有道理。
不过,幻想乡的魔法使很怪。
帕秋莉是西洋的魔法使,却专研着东洋的魔法。
而拿着八卦炉的东洋魔法使雾雨魔理沙,却追求着西洋的魔法。
不过叶悠倒是很单纯,只希望更加多的了解帕秋莉的魔道。
夜晚。
今夜格外的清澈,雾之湖反射着雪亮的清辉。
静谧的大图书内幽幽,某个深处的壁墙上被凿空了一面,成了一个古拙的书架,石版和青铜版的旧书零落而随意地摆放着,炉内飘出提神醒脑的香烟。
幽幽的灯火下,穿着紫色纱衣的美人在淡淡的熏香和薄雾中亭亭玉立,是那么的不真实。
小楼夜阁,青灯古卷。
帕秋莉手持半卷残书,心无旁骛的阅读。
偶尔翻动书页,卷起芬芳的馨香和若有若无的雾气。
从地下室出来的叶悠,见到此情此景,颇有一种视觉的冲击感。
就如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忽然看见了一群娴静如水的古代仕女。
尤其是在今天下午交流过后,叶悠就越发的觉得帕秋莉具有那股素缈的气质。
美丽和清高出尘,可以荡涤任何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