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1 / 2)

不过,伊丽莎白说不定真的能发挥出乎预料的作用。

“就这样决定了。以博福特大主教阁下为正使,以圣女伊丽莎白为副使,再挑选二十名贵族,组成使团。名单下午拟定好,明天上午出发!”贝德福德公爵一锤定音。

……

当天下午五点钟,马友夫与贞德正站在一处小山丘上,观察周围地形。

远处炮处声隆隆。

虽然今天没有对巴黎发动进攻,但炮击一直没有停。

尤其是八门臼炮。在不会导致炸膛的前提下,几乎是以极限射速,向巴黎城内投射炮弹。

而且今天新一批军备物资从兰斯运抵以后,这些臼炮就换上了新的铁质炮弹,穿透力更胜一筹。

见贞德秀眉微颦,马友夫问道:“怎么了,让娜?战事一切顺利,你应该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还是炮击圣母院的事情。”贞德说道,“虽然炮兵们依然听从命令,但将领们却有不少开始质疑这个决定。今天早上,阿朗松公爵来找过我……”

阿朗松公爵是围绕在贞德身边的诸多法兰西将领中,比较特别的一位。

如果说拉海尔和桑特莱耶等人,与贞德建立了钢铁一般牢靠的战友情。那么阿朗松公爵与贞德之间,则是关系亲密的老朋友。

不仅是在战场上,在生活中,两人也走得很近。

贞德曾经受邀去拜访公爵家,还和公爵夫人也成为了好友。在被俘之前,贞德也经常与阿朗松公爵一起参加宗教仪式。

贞德曾经向马友夫提起过。虽然她的年纪要比阿朗松公爵小,但却像姐姐一样照顾他,还在战场上救过阿朗松公爵的命。

“这不就是大姐头和小跟班吗……”马友夫曾经暗暗吐槽过两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军事指挥能力比起拉海尔、迪努瓦等人还是有些不足,所以战事开启后,马友夫安排阿朗松公爵担任航道护卫的任务。

结果后来他才知道,原来阿朗松公爵的妻子,就是奥尔良公爵的女儿!

于是,马友夫立马将他调到军营来。

当然,他也不会让阿朗松公爵上前线厮杀,免得出了什么事被眼泪汪汪的公爵夫人找上门来。

马友夫只是利用阿朗松公爵的身份,让他担任一个传话人的角色。

虽然奥尔良公爵已经服软,表示完全接受指挥,但马友夫还是比较顾虑对方的面子,要传达什么命令,也是让阿朗松公爵去,双方有什么冲突与不满,也有个翁婿关系作为缓冲。

后来阿朗松公爵嫌工作太清闲,于是又担任起了稳定军心,沟通上下的任务。

他主动找到贞德提起炮击圣母院的事情,就说明军中已经因为这件事,积累了相当的不满与质疑,不能忽略了。

马友夫也知道,炮击西堤岛,甚至不惜误伤圣母院,在法兰西算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不过他并不打算停手。

“再炮击两三天,英国人就会坚持不住。当我们击毁了扼守兑换桥两侧的堡垒以后,就可以停止炮击了。在此期间造成的附带损失,都可以接受。”

对于马友夫的那个机密进攻计划,贞德是极少数的知情人。她很明白,摧毁西堤岛两岸堡垒的重要性。

“要不然今晚召开一次晚宴,把将领们都叫来谈一谈,向他们说明炮击的必要性,打消疑虑。”

“这个提议很好。”马友夫牵起贞德的手,“虽然很多人将我视为所谓‘名将’,但是我很清楚,自己对军中事务并不熟悉,那些将军与元帅,也不将我视为同类人。要不是有你,我根本不可能掌控这只大军。”

虽然戴着铁手套,但少女还是因为这个亲昵的动作而霞染双颊。

就在气氛越来越暧昧时,侦察兵的高呼让两人顿时回到现实中,回到烽烟遍地的战场上。

“沙蒂永门打卡开了,英国人派出了一支小队!”

马友夫赶紧将目光投向远处的巴黎城墙。过了一会儿,等英国人离得近了,他才看清楚,对方只是派出了一名使者,身后还跟着一个打着旗的侍从。

“怎么英国人也用法国军旗?”马友夫看着对方的白旗吐槽道。

可惜没人懂他的乳法笑话。

很快,法军营地中便有人出去与使者交涉。大约五分钟以后,马友夫便得到了英国人送来的文书。

仔细看过一遍后,他对贞德说道:“英国人想要以交换俘虏为名义,派遣使团过来交涉。这支使团里还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的‘圣女’,看来对方居心不良啊。”

马友夫笑着看向贞德。

圣女对圣女,光是想想那场景,就觉得有趣。

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法亲善

马友夫同意了英方派出使团的请求。

第二天早上,一支超过百人的队伍,便浩浩荡荡从巴黎出发,进入法军营地。

这支队伍中除了领头的博福特大主教,以及圣女伊丽莎白小姐,还有二十多位爵位从男爵到伯爵不等的贵族。

他们要么与某些法军将领有姻亲关系,要么曾经在奥尔良公爵被俘期间,与其交好。

自诺曼征服一来,英吉利海峡两岸的贵族们,联系就越来越紧密。即便到了百年战争时期,两国虽然在战场上打生打死,但只要停战了,联姻通婚那也是停不下来的。

比如小国王亨利六世的婚姻。两位摄政公都在考虑,为他物色一位法兰西贵族女性作为未婚妻。

等巴黎之战结束,两国战事平息,关系缓和之后,说不定这件事就会提上日程了。

英格兰使团抵达法军营地以后,博福特大主教立即与马友夫见了一面,讨论交换俘虏的事情。

马友夫没有多饶舌,很爽快的答应了交换俘虏一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