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2 / 2)

马友夫能看到查理七世眼中泛着水光,身躯微微抖动,似乎正在极力抑制胸膛中想要喷薄而出的感情。

他其实挺理解这位国王的。

当初继位时,这位国王殿下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万分危急,甚至可以写一篇查理七世版的《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精神错乱,今法兰西三分,布尔日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筚路蓝缕,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如今终于达成了最终的胜利,也怪不得这位国王殿下情难自禁。

如今再次面对将整个国家的烂摊子留给自己,却已经故去的父亲,他心里恐怕有很多话要说。

“你们说,当以后我离世下葬于这座教堂时,世人会如何评价查理七世这个国王?”

“殿下,您彻底击败了英格兰人,收复所有失地,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战争。单凭这一点,世人一定会将您称颂为一位知人善用的伟大国王!”乔治宫相抓住一切机会拍马屁。顺便还给自己脸上贴了一点金。

那个“知人善用”的范畴,肯定也包括英明睿智,手段非凡,精力充沛,将国事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宫相本人嘛。

“知人善用……”查理七世念叨着这句话,忽然笑起来,“说实话,拉特雷穆瓦耶卿,当初你进入宫廷时,我只觉得你是个善于争权夺利排利挤同僚的小人。我重用你,只是为了把你当做刀子,削弱其他派系在宫廷中的影响力。”

胖子一下就绷不住了,欲言又止,最终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

查理七世无视了哭丧着脸的宫相,看向贞德:“还有杜丽斯女伯爵,当初你在希农求见我时,我虽然选择相信你,但只是把你当做一个掌握了特殊力量的女术士,一个伪装成淳朴乡下少女的野心家……”

“至于你嘛,马友夫卿……”查理七世摇摇头,“我邀请你来宫廷时,正处在杜丽斯女伯爵被俘却无法营救,因为自己的软弱无能,被绝望与焦虑折磨的时候。我当时只是想找个异邦人,听他讲讲远方的故事,暂时忘掉烦闷的现实而已。”

“殿下,我们东方有句古话叫‘论迹不论心’,大致意思是,评价一个人要根据他做出的行为,而不是心中所想。不论如何,您启用了我、让娜、乔治宫相,以及教堂外的诸位忠诚干练的臣子,并且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就足够了。”

“论迹不论心……”查理七世笨拙的用华夏语发音重复这句话,片刻之后,露出释然的笑容,“哈哈,说得好,哈哈哈……”

他的笑声响彻整个教堂。

忽然,一阵仿佛洪荒巨兽苏醒的低沉震动,从教堂地下传来。

乔治宫相没有站稳,扑通一下摔倒在地。刚刚还意气风发的查理七世,也面露惊恐之色。

贞德拔出了圣凯瑟琳之剑,一脸戒备。

反倒是马友夫,不但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仰着头死死盯着教堂顶端,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似的。

那里确实有东西。

只见一个朦胧的半透明人影突然出现在七圣雕像上方。他头戴王冠,身披金色长袍,面目模糊不清,但却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魄力。

他缓缓飘向地面上的四个人,轮廓逐渐释放出金色的光芒,仿佛镀上一层火焰。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能看见?”马友夫发现,其他三人一直在环顾四周,对头顶的异象毫无察觉,顿时心生疑惑。

这时候,那人影开口了,声音仿佛无数人齐齐开口一般,充满了嘈杂的尾音。

“这个男人有纯正的血脉……不行,他虽头戴王冠,但内心却脆如玻璃。”人影瞥了一眼查理七世,从他头顶略过。

“太弱、太胖、太庸俗。”人影留下一句话,直接无视了乔治宫相。

“啊,纯洁的、虔诚的少女!”人影调转目标,飘向贞德,发出欢呼声。但他飞到贞德头顶以后,又失望的摇摇头,“可惜,你已经被那个女人抢先了。一人不容二圣啊!”

随后,人影看向马友夫:“不对,血统与文化都不附和,资质倒是足够……算了,依靠外国人拯救法兰西,也不是什么值得羞愧的事情。”

他逐渐接近最后选定目标。

虽然面目模糊,但是马友夫还是有种“四目相对”的感觉。

“你能看到我?”人影也感觉到了马友夫的目光,声音充满了惊讶,“有趣。既然如此,我就不需要用‘圣启’这类间接、复杂的方式,来传达我的要求。”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神圣而庄重:“金光闪耀,烈焰燃烧!拯救这个即将陷入危机的王国吧!外乡人,当你立下伟业之后,金与赤的战旗,将指引你通向传奇!”

说完,人影伸手指向马友夫。

他周身的光芒汇聚到指尖,仿佛凝聚了一颗小小的太阳。

马友夫被刺得不得不闭上眼睛,只觉得左手灼热无比。

一刹那间,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

“老师,我们先保护殿下离开这里,然后让法师与牧师们来调查,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贞德向马友夫说道。

她领着脸色苍白的查理七世向教堂大门走去。而马友夫则顺手将瘫软在地的乔治宫相拎起来。

奔走间,他张开仍然微微有灼热感的左手掌心。

在那里,出现了一个向四周释放光与热的金色太阳图案。

第二百六十八章 精英道途

对于手上出现的这个图案,马友夫再熟悉不过了。

因为就在圣丹尼教堂里,到处都悬挂着绘有类似图案的圣旗。

这是一种以赤红为底色的燕尾旗,旗上绘制着光芒四射的太阳,象征七圣带到人间的圣火。而赤红色则传说由被斩首的圣丹尼的鲜血染成。

这个图案本来源自圣丹尼的圣旗,曾经随查理曼大帝麾下的十二圣骑士征战四方。不过之后就一直供奉在圣丹尼教堂里,在历史上沉寂无声。直到1214年,腓力二世面对联合起来的英格兰与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强敌,才将这面旗帜从圣丹尼教堂请了出来。随后,便是著名的布汶战役。

旗帜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aurea-flamma”,意味“金色烈焰”,所以这面旗帜又被称作金色烈焰战旗。

布汶战役中,在金色烈焰战旗的光辉指引下,在“蒙茹瓦-圣丹尼”的呐喊声中,法军最终击败神罗皇帝奥托四世的大军,进而奠定了西欧霸主的地位,为腓力二世赢得“奥古斯都”的称号。

从此以后,法兰西就将金色烈焰战旗定为王室专用战旗。只要国王亲征,这面战旗就会出现在战场上,让法兰西的骑士们士气大振,让敌人闻风丧胆。

只不过,后来的金色烈焰战旗,与查理曼大帝及腓力二世所使用,并不是同一面。那些随历代法王出征的金色烈焰战旗,并不是以往那件能够鼓舞士气,甚至为战士们的武器附加火焰伤害的神器级魔法物品,而只是一面普普通通的旗帜,排除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外,不过是一块普通的布料罢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