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片湿地依然存在,但是河床堆积的淤泥并不多。只要修建河堤,并定时清淤,这里就可以建设成为一个占据得天独厚地理条件的优质港口。
不过因为巴巴里海盗袭扰的问题,再加上往东五十公里就是马赛,所以历任安茹公爵都没想过开发这片土地。
但是对于马友夫这样一个外人来说,这里新建一座港口,与土伦港一民用一军用,优势互补,就可以成为他将来把力量投射到地中海时的重要支点。
作为拿到这两块土地的代价,马友夫付出了五百股,折算成现金的话,就是十万里弗尔。
当年教宗国购买阿维尼翁都没花这么多钱,如今用两块烂地就换到了如此巨大的财富,伊莎贝尔感觉自己今晚仿佛被幸运女神亲吻了。
即便还有一个附加条件:安茹公国必须派遣一千名精锐士兵无偿加入十字军,并听从马友夫指挥,她也觉得自己赚大了。
“侯爵大人,为我们光明的合作前景干杯!”心情大好的伊莎贝尔轻挪翘臀,与马友夫紧贴着坐在一起。那雌豹般健美躯体所散发出的温热弹性,即便隔着冬季的衣物,也能感受得到。
她在勾引我?
马友夫瞥了一眼大厅中央表演得正起劲的勒内一世,忍耐住蠢蠢欲动的双手,没有进一步动作,只是举杯回敬道:“为我们的合作干杯!”
宴会继续进行,不胜酒力的客人们一波接一波退场,不知过了多久,整个大厅里就只剩下马友夫与公爵夫人两人。
“马友夫先生,虽然您帮了我们夫妻大忙,但是要等股票升值然后卖出,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无法解决普罗旺斯现在面临的困境……”
公爵夫人已经醉了。她鬓发散乱,美眸迷离的靠在马友夫肩头,一只结实健美的大长腿干脆搭在了男人的腿上,含混不清的说道:“您能找到一个可以迅速改善公国财政情况的办法吗?”
马友夫似乎也醉了。他回想着整个宴会上与伊莎贝尔的各种谈话内容,大着舌头说道:“伊莎贝尔,你是不是曾经抱怨过,许多亲戚借了你家的钱,却久拖不还,甚至有时候连利息都不给?”
“是的。如果能够将这些钱款收回来,我们夫妻也不会过得如此拮据。”公爵夫人嘟着嘴抱怨道。
明明是个比自己还要高一根手指的长身美人,此时却像个撒娇的小女孩。
拮据……
马友夫环顾着富丽堂皇的城堡宴会厅,又回味了一下之前餐桌上那些精致食物,对贵族的“拮据”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后他一挥手,信心十足的说道:“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动动嘴就能解决。”
“是吗,我不信。”公爵夫人吃吃笑道。
“创新,关键是金融创新啊,我的伊莎贝尔!你不要将那些欠条看成难以回收的债务,而是要将它们看成是每年都能产出收益的资产……”
接下来马友夫长篇大论说了一大通,将后世五行缺灯的金融资本家们,利用高杠杆金融创新的手段,去收割韭菜的办法,给公爵夫人大致讲解了一遍。
“意大利人,尤其是威尼斯商人,手头现金多得很,一旦找到了优质的投资渠道,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你只需要这样……再这样……就能用那些欠条换到实打实的金币,暂时的财政危机不就解决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推理天才勒内一世
如今的瓦卢瓦-安茹家族,与历史上建立了庞大却昙花一现帝国的金雀花-安茹家族,并没有关系。只不过在开枝散叶延续家族血脉方面,如今这个安茹家族可要做得出色的多。
通过一系列包括肥水不流外人田在内的联姻骚操作,安茹家族在包括匈牙利、波兰在内的许多王国,都留下了血脉。
如果是《欧陆风云》玩家,这相当于白送了许多联统的战争借口,简直要狂喜乱舞。但是现实是,勒内一世和他的妈妈空握着这么多宣称权,却打不赢任何一家,一连串头衔没有带来实际利益,却反而多出来一帮穷亲戚。
在百年战争中,原本属于安茹公爵的曼恩被英格兰夺取了。这下子,普罗旺斯的宫廷里,又多出了一群失去土地,无法再吃着年金醉生梦死的亲朋好友。
历史上英法两国签订了《图尔协议》,勒内一世则将自己的女儿玛格丽特嫁给亨利六世,而曼恩则作为嫁妆归还给普罗旺斯。
但是马友夫的出现,让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百年战争胜利后,安茹家族正盼着查理七世将曼恩归还,偏偏马友夫以“地图强迫症”为理由,促成了阿朗松公爵移封一事。
勒内一世不可能去找曼恩公爵要回领地,也没办法找查理七世要补偿,只能继续供养着投奔他的亲戚们。
这些亲戚也不是白吃白住,每次借钱都拟好了欠条,而且大多人,也能按时支付利息。但是失去土地的贵族,又有多少谋生的能力呢?
百年战争结束了,羊毛兵也被狠狠收拾了,凭借从小练就的武艺去当佣兵这条路子,越走越窄。
有些接受过一定教育的贵族子弟,去当律师,或者给其他贵族做顾问,问抑或唱唱歌写写诗,也能维持得了生活。但收入终究难以长期维持奢侈的贵族排场。
尤其是生活在勒内一世的普罗旺斯宫廷,你想不攀比都不行。
于是,公爵夫人手中的欠条越来越多,但是能还得起本金的人,却越来越少。
马友夫给出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就是将这些债务包装一番,当成金融产品卖到意大利去。尤其是在东方贸易中积累了大量贵金属的威尼斯人,更是一群有钱没处花的狗大户。
既然这些该被精罗吊死的威尼斯人已经联手教宗坑了自己一次,马友夫怎么能不回报一番呢?
当然,实际操作起来不会如此简单。
威尼斯银行家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不去调查欠债者的偿还能力呢?
所以马友夫和伊莎贝尔商量一番后,决定将那些安茹家族的欠债亲戚,都打包加入十字军。
马友夫也不担心自己养一群废物。能打的就上战场,能写会算的就管理后勤,会唱会画的,就搞个“文工团”之类的组织,用来鼓舞士气。总之物尽其用就是。
因为南法兰西贸易公司的火热筹建,“十字军南征一定能赚大钱”的印象,已经深入了许多欧洲人的心里。所以安茹家族的欠债亲戚们加入十字军,为马友夫效力后,前途一下子就在别人眼中变得光明起来。
等赶走了异教徒,种上甘蔗,还愁还不上那几十几百杜克特的债吗?
这些欠条,将会变成风险低,回报率高的优质金融产品——马友夫暂时将之称为“圣战券”,肯定会引起哄抢。
这只是马友夫的第一步。
他自己不打算参合到这场金融游戏中,免得坏了名声,所以等勒内夫妇卖出了全部圣战券以后,就会抽身走人。
然后,他什么都不需要做,隔岸观火即可。
作为穿越者,马友夫最大的优势是见识,不是智商。意大利人,尤其是精明的威尼斯人,看到马友夫搞出来的圣战券这么赚钱,他们难道是笨蛋,只会看着别人赚钱,不会自己干吗?
当向往着参加十字军发财的平民,借钱去购买武器装备和给养以后,他们留下的欠条就会被贪婪的债主有样学样的包装成稳定且高回报率的圣战券,出售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