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集权而时不时就与罗马教廷进行权力拉扯的神罗皇帝,不提也罢,毕竟双方的恩怨很早就有了,属于传统艺能。
最让恩仁四世痛恨的,还是七圣大孝子法兰西。屠杀圣殿骑士团、阿维尼翁之囚……历史上,一桩桩打击罗马教廷权威的事件,还历历在目。就算是如今的法王查理七世,就算处在与英格兰的漫长战争中,也仍然贯彻了强化王权,压制罗马教廷对法兰西教会控制权的方针。
更可恶的是,那个赛里斯人在法兰西呆了几年以后,仿佛也染上了同样的疾病,对教会秉持打压态度,并且拒绝罗马教廷染指其治下教区的任何权力。
好吧,现在恩仁四世对马友夫的称呼,其实已经改成了“我亲爱的巴尔公爵”。
不为别的理由,只因为对方给得太多了。
如果是在与马友夫达成交易之前,恩仁四世知道阿拉贡意指马友夫之后,肯定会立即答应费尔南多的要求,结成联盟。
但是现在,他却只是问道:“费尔南多先生,阿拉贡对教廷的忠诚,我已经看到了。不过你们要我做什么呢?如果不损害十字军南征的大局,我可以认真考虑。”
“我希望,阿拉贡、教宗国、神圣罗马帝国三方,能够结成同盟,携手进行十字军的大业……”
费尔南多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让教宗给西吉斯蒙德去信一封,“劝说”对方能够答应与阿拉贡结盟。要不然的话,阿尔布雷希特的神罗皇帝冠冕,就没那么容易戴到头上了。
另外,教宗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得到了马格里布的利益后,应该帮助阿方索五世,去获取那不勒斯的王位。
恩仁四世没怎么思索,便说道:“请回去告诉阿方索国王。我可以去说服西吉斯蒙德,来达成一个三方联盟。但是这个联盟只适用于此次十字军南征。教宗国不会参与对那不勒斯的任何行动。费尔南多先生,我知道你们想要对付巴尔公爵,但是很遗憾,我才与巴尔公爵达成了协议,教宗国不会参与到你们的斗争中。”
费尔南多欲哭无泪。明明自己想出来了一个合纵连横的好计谋,可以联合教宗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夺取那不勒斯,遏制赛里斯人的扩张势头。谁知道,却处处被对方抢先一步。如果马友夫的《三国演义》现在写到了火烧赤壁后的躲荆州剧情,并刊印出版了,恐怕年轻的费尔南多也会感慨一句:“既生费尔南多,何生马友夫”。
虽然被恩仁四世果断拒绝,但费尔南多仍然不甘心,又问道:“教宗冕下,马友夫到底开出了什么条件,让您坚决拒绝与他为敌?”
恩仁四世也没保留,直接将马友夫和教宗国签订的协议,说了出来。
首先,是有关马格里布地区的教权问题,这也是之前双方矛盾的起源。
马友夫虽然仍然拒绝罗马教廷插手教区治理,但是他却承诺,将整个地区百分之一的综合收入,缴纳给教廷。
虽然百分之一听起来比什一税的十分之一要少的多,但是请注意,什一税只是农业税,征收对象主要是农民,征税产品是谷物、蔬果、牲畜。
而百分之一的综合收入,则包含了农业、商业、手工业全部。
考虑到以后马格里布繁荣的贸易和制糖业,这这笔收入绝对比单纯的什一税高得多。
恩仁四世本人物欲不高,但是他想要做很多实事,重整罗马教廷声望,这是需要大量金钱的。
于是,在马友夫的金钱攻势面前,教宗大人败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政治的真面目
这百分之一的综合收入,教宗也不是白拿的。为了这一笔每年都有的巨额收入,恩仁四世答应了马友夫两个条件。
根据以后马格里布地区被征服的土地面积来计算,罗马教廷的枢机主教团,必须拿出三到十个名额给马友夫。这样一来,他的影响力就可以进入罗马教廷了。
恩仁四世也看出了赛里斯人的企图,不过他经过权衡过后,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因为如今枢机主教团里,有相当部分都是和解主义的反贼。扩大枢机主教团,引入与自己交好的第三方势力,有助于击败巴塞尔议会。
另外,恩仁四世还答应马友夫,颁布一封金玺诏书,号召欧洲各地有知识,有信仰的年轻教士们,加入马友夫创建的“马格里布七圣教徒虔敬会”,去北非上高山下沙漠,深入到异教徒群众中,传播七圣教福音。
其实说白了,就是忽悠欧洲新一代的年轻知识分子,去给马友夫当基层公务员。
对心中多少还有些理想主义的恩仁四世来说,这既符合七圣教教义,又只是举手之劳,便爽快的答应了。
除此之外,有鉴于来时目睹的罗马城破败景象,马友夫还提出一个合作方案。
他代表两家法兰西贸易公司许诺,向罗马进行基础建设投资,新建道路、桥梁、教堂、广场、住宅等等,并对城中从罗马时代留下的遗迹,进行维护,以重现永恒之城的荣光。
而教廷教也不需要付出什么,只需要将城市开发后的“多余”的土地,转让给两家公司使用就可以了。
另外,马友夫还拿出五万杜卡特,彻底解决了教宗国与那不勒斯王国之间的恩恩怨怨。
这两家的矛盾起源,还得从十一世纪说起。
十一世纪西欧的重大事件之一,莫过于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跨海征服了英格兰,史称“诺曼征服”。但实际上,这个时期还有另外一场针对意大利南部的“诺曼征服”。
当时,意大利南部处于穆赫兰人与拜占庭帝国这两大势力对抗的前沿,后面还有教宗国所代表的七圣教势力虎视眈眈。局势混乱,烽烟四起,正是雇佣兵大展身手的舞台。
来自科唐坦半岛的诺曼贵族欧特维尔家族,就在这种局势下逐渐崭露头角。
欧特维尔家族的男人们,远渡重洋,几乎是单枪匹马的来到南意大利,然后凭借机智与武勇游走在三大势力之间,一刀一枪的打下出一片天地,可谓武德充沛至极,并最终由罗杰二世统一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
只不过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年代,并不是拳头大就行了。罗杰二世要想成为合法国王,那就得经过教宗册封。
好在除了打仗外,罗杰二世搞阴谋权术也很在行。他先是通过种种手段,拉拢了当时的反教宗阿纳克莱图斯二世,正式加冕为西西里国王。之后经过一系列战斗,又逼退了神罗皇帝,并击败了教宗英诺森二世,迫使其承认自己作为西西里国王的正当性。
因为西西里国王这个头衔,完全是由罗马教廷创建并授予的,所以后来的历任教皇,总是强调教宗国对于西西里王国拥有封建君主的权力。
虽然后来西西里王国分裂,一部分被阿拉贡吞并,一部分成为那不勒斯王国,但是教宗国对南意大利的主权声索,从未放弃。这也是之前教宗国介入那不勒斯女王让娜二世、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五世、安茹公爵勒内一世之间,有关继承权争斗的理由。
只不过教宗国并没有实力真的让那不勒斯王国臣服于自己,只是想要在三方争斗中,寻隙捞些好处罢了,纯粹是在扮演一个搅屎棍的角色。
所以,马友夫觉得,不如直接拿出一笔钱来,让教宗国彻底放弃对那不勒斯以及西西里的所有声索,做了这个了断之后,双方邦交也可以正常化。
这样一来,以后约翰成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时候,也能少一些来自北方的干扰。这也是给让娜二世和伊莎贝尔吃的定心丸,让她们知道,马友夫这个“那不勒斯执政官”,正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王国的利益尽心尽力。
听恩仁四世满面红光,长篇大论的讲述了与马友夫合作的好处之后,费尔南多也只得放弃在今晚说服对方撕毁刚刚签订的协议,转换阵营站到阿拉贡一方的打算。
最终,费尔南多一脸失望的离开了教宗宫。
今天的外交行动,其实也不算完全失败。至少,阿拉贡、教宗国、神圣罗马帝国三方结盟的初步意向,算是定下来了。只不过这个联盟与费尔南多当初所预计的相比,打了一个打折扣。
不能联合起来对付那个赛里斯人,这个联盟对阿拉贡来说,意义不大。
好在无论是教宗还是阿尔布雷希特,都没有将话说死,或许随着局势发展,未来这个联盟能够进一步强化呢。
费尔南多返回住处时,已经接近深夜。不过阿拉贡五世并没有睡觉,仍然等待自己最喜爱的孩子,带回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