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集结在塞维利亚的一万七千葡卡联军趁机突袭奥兰,然后迅速南下,消灭顿足于特莱姆森城下的勃艮第主力,岂不是能一举扭转局面,鲸吞特莱姆森?
只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罢了。
巴尔公爵的军队,给两人留下了太过强大的印象。这种铤而走险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做。老老实实与对方合作,才是上策。
安东尼也不知道两个伊比利亚人左右横跳的小心思,认真履行自己职责,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举办了一场丰盛的欢迎晚宴。
因为第二天准备前去特莱姆森前线会见菲利普三世,所以佩德罗和阿尔瓦罗都没怎么喝酒。晚宴结束以后,两人特地去拜访了薇拉及玛格丽特,送给两位女士各一套精美的黄金饰品,希望她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促成这次三国之间的合作。
不过两位女士东西倒是收下了,却没有给出确切的承诺。
佩德罗与阿尔瓦罗既不敢表示出不满,又不甘心,只能厚颜请两位女士提供一些建议,好让这次谈判能够更顺利。
“两位先生,巴尔公爵并不是一个对朋友苛刻吝啬的人。只要你们对自己能够提供什么,以及想要得到什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相信双方一定能够达成双赢的协议。”薇拉轻笑道。
“我的公爵大人有着如大洋般广博的智慧,还有着来自神秘东方的各种奇妙点子。两位只要别妄想着依靠小聪明,从公爵大人身上谋取不该有的利益,他一定不会让两位在将来后悔的。”玛格丽特脑海中浮现出马友夫的样貌,一脸崇拜的说道。
佩德罗与阿尔瓦罗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个女人对她们的情人极度忠诚,早就是“铁杆马吹”了,从她们身上根本套不出东西。
于是,二人只能作罢,在辗转反侧中熬过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启程南下,前往特莱姆森。
从狭窄的海岸平原沿西南方前进,路过壮阔的奥兰盐沼后,往南向内陆前进。
经过一个上午的跋涉以后,两位特使的车队离开了平坦的海岸,进入由一座座玄武岩山丘所组成的山区。
第四百四十三章 越想越吃亏
抵达建立在山谷间肥沃地带的小镇卡萨伊本塞纳尔后,车队进行了修整。
这座小镇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存在,当时的名字叫阿尔布拉。后来帝国灭亡,穆赫兰教兴起,这里才被改成了一个阿拉伯名字。
在另一条没有改变的世界线上,这座小镇将来还会被西班牙人占领,然后改名为艾因泰穆尚特。
一座人口数千的小小城镇,其名字变动就记载了千年的历史变迁,帝国兴衰,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菲利普三世将这里占领以后,就作为转运站来使用,负责向特莱姆森前线输送粮草物资。
在通往特莱姆森的山路上,还有一个小镇本塞克兰,也是起着同样的作用。
菲利普三世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以前打的仗要么是平定农民或者市民叛乱,要么是虐菜局,但是在这次十字军南征中,还是打得很有章法,没有轻率冒进,一直都很注意保护补给线。
到了晚上,太阳已经落山以后,车队才走完了这趟全程五十公里左右的山路。
尽管早就知道路不好走,而且轻装上阵,佩德罗和阿尔瓦罗仍然累得够呛。
“山区的气候要比海岸更凉爽,今晚我们应该能睡个好觉了。”佩德罗说道。
“还不是放松的时候,特莱姆森仍然在交战中。”阿尔瓦罗面色却很严肃。
佩德罗露出不以为意的笑容:“面对近两万装备装大量火炮的勃艮第军队,特莱姆森人没有任何机会。更何况,三年前特莱姆森才结束内战,国内一片凋敝。继任苏丹之位的艾哈迈德一世也不是什么英明君主,而且年纪尚幼,不可能勃艮第公爵的对手。”
谁知道他话音刚落,前面就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车队众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拔出武器,在阿尔瓦罗指挥下列出防御阵型。
过了一会儿,一群狼狈不堪的骑兵从山坡上奔下来,与伊比利亚的一行人相遇。借着飘摇的火把光芒看清了各自的旗帜之后,剑拔弩张的气氛才迅速消失。
“佩德罗,我的朋友,欢迎你。很遗憾我以这副狼狈的样子来迎接你们。”菲利普三世坐在马上,苦笑道。
他银闪闪、亮晶晶,还进行了鎏金镶边处理的华丽米兰全身板甲上,到处是刀劈矛戳的痕迹,还有两支箭矢,晃悠悠的插在肩甲与胸甲连接处。
好在这套盔甲确实质量很好,还附魔了几个防护法术,所以菲利普三世看上去很狼狈,但是并没有受伤。
而跟随在他身边的勃艮第骑士们,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受伤最严重的,也不过是伤了大腿。
佩德罗看得又羡慕又嫉妒,不禁在心中感慨:该死的勃艮第土豪,肯在武器装备上花这么多钱,岂不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旁的阿尔瓦罗更关心战局,与菲利普三世攀谈一番,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了勃艮第公爵的狼狈逃跑。
特莱姆森苏丹国确实如情报中所说的,孱弱而分裂。菲利普三世攻下奥兰港以后,修整一天,然后沿着今天佩德罗诸人走多的路线,向南进攻特莱姆森城。一路上没遇到什么抵抗,等到兵临城下时,特莱姆森苏丹艾哈迈德一世才召集了三千士兵防守首都。
按理说,拥有炮兵优势的勃艮第军队,能够迅速拿下这座城市。谁知道到了今天,菲利普三世依然没有取得决定性战果。
造成这种局势的主要原因是,特莱姆森城的守军指挥官,拉希德·伊萨德,作战十分英勇。
这位埃米尔是一位曾获得传奇土元素赐福的术士,能够使用各种操纵泥、土、沙、石的法术。
每当勃艮第的大炮将特莱姆森城墙摧毁了一段,拉希德就立即施展法术,将城墙修补起来。
于是,本来应该是集中火炮轰破城墙,然后重甲步行骑士为先锋,迅速冲进城里抓住苏丹的闪击战,变成了依靠火药和炮弹消耗拉希德魔力的持久战。
一个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经过持续数个星期的狂轰滥炸以后,拉希德所承受的魔力负担越来越严重,施法频率也大大下降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拉希德要么只能眼睁睁看着勃艮第人冲进他没来得及修复的城墙,杀入城中。要么就会因为过度使用法术而遭到魔力反噬,身体崩解。
拉希德自然不愿坐以待毙。就在今天入夜以后,他发起了反击。
他利用法术制造了一阵沙尘暴。然后组织了一只由精锐穆赫兰武士组成的骑兵,在沙尘暴的掩护下,向勃艮第的炮兵阵地发起突袭。
当时,菲利普三世正在炮兵阵地视察,鼓励炮兵们继续进攻,早日轰破特莱姆森城墙。
遭遇袭击后,菲利普三世在一阵混乱中,被侍卫们护送着跑了出来,有惊无险。但是炮兵部队却损失惨重。
不仅仅有许多炮手们惨死在穆赫兰弯刀下,菲利普三世重金打造的大口径射石炮,也被摧毁了十之八九。
勃艮第十字军倒是还有许多火炮存在奥兰港。但是要将新的火炮运送到特莱姆森城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以这个时代的道路条件,再加上山区的崎岖地形,让运送数吨重的大炮,以及附带的炮弹和火药,成为了后勤部队噩梦一般的任务。
即便是马友夫的炮兵,在机动化和轻量化上做了很大的优化,在山区作战时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有时候会成为步兵部队的累赘。
马友夫规定,在平原作战时,一个步兵军团要至少配有十二门火炮进行支援。但是在山地作战时,支援火炮的数量却被削减到了四门。这便是考虑到山地对后勤的不利影响,不得不做出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