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1 / 2)

耶尼切里团长乔尔杰毫不动摇,继续率军前进。

除了阿扎布步兵的复合弓外,身后的奥斯曼炮兵依然在提供声势浩大的火力支援。十字军堡垒的城墙上,覆盖着一层满是杂草的泥土,一旦被炮弹击中,就是泥块草屑乱飞的景象,看上去声势惊人。

这也给了奥斯曼人一种错觉:己方的炮击效果,应该还不错。

等冲到距离棱堡一百米的时候,敏锐机警的乔尔杰忽然发现,自己脚下的土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坡度。

他低头一看,发现脚下的土地明显有人工改造的痕迹,原本的平地,成为了一个逐渐上升的缓坡。到达最高处时,几乎与对面的城墙顶端齐平。

乔尔杰实在是不明白对方打造这种坡度的意义。他短暂的思索了几秒钟,没有结果以后,便将这件事情抛到脑后,大喊一声,命令全军发起冲锋,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沟渠下面,将攻城梯架起来。

他恐怕想不到,这一段缓坡,其实是整个棱堡防御体系中最不起眼,却也最关键,最致命的设施。

这就是防卫坡。

乔尔杰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率领精锐的耶尼切里禁卫军,奔向地狱。

第四百七十六章 防卫坡

众所众知,火炮这种武器是有仰角和俯角的。就算是没有军事经验的普通人,只要玩过《坦克世界》之类的游戏,就能对射击角度这个参数的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使用前装火炮进行守城战的时候,火炮俯角的限制,会严重制约防守方的火力。

城墙上空间有限,而且要考虑火炮开火后因为后坐力而向后滑动的距离,所以守城方在布置火炮时,远不如进攻方灵活。

当敌人冲得距离城墙足够近的时候,守城方的火炮就会面临俯角不够,无法向下射击敌人的尴尬问题。

而防卫坡,就是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后,近代军事专家们为解决这个问题所拿出来的办法。

有了经过精确计算而设计出来的防卫坡以后,当进攻方士兵发起冲锋的时候,随着他踏上防卫坡以后,与城墙距离越来越短,自身的高度也会越来越高。这样一来,就能一直处于火炮的射击范围之内。

在城墙上的炮手们看来,防卫坡上的敌人由远及近,只是从一个小黑点变成了一个大黑点,位置却没有任何变化。己方火炮甚至不需要根据敌人的距离远近调整角度,只需要不断开火射击就行了。

这又大幅度提高了炮火准确度与射击速度。

棱堡里的火炮,炮射程并不比奥斯曼人的那些魔法射石炮差。设计与制造工艺上的差距,绝不是依靠魔法就能完全弥补的。只不过自开战以后,马友夫故意命令炮兵们不要还击,示敌以弱。

反正奥斯曼人的大炮对棱堡的威胁微乎其微,马友夫担心的,还是对面的冷兵器军队采用最原始的蚁附攻城法,利用人数优势将这场守城战,变成相互兑换人命的残酷消耗战。

跟随他来坐镇棱堡的,是一个征募自鲁昂伯爵领的直属步兵营队,外加四个步炮连队,以及两门由矮人工匠操作的新式火炮。

这是马友夫的老本,他当然要珍惜使用,尽量降低损失。

所以,与其过早的暴露己方的强劲火力,来摧毁敌人威胁不大的炮兵,还不如悄悄将疏忽大意的敌人放近了,再让对方好好淋一次由葡萄弹组成的钢铁暴雨。

在敌人的第一波攻势中,最初棱堡里还击的只有能够曲射的弩手和山寨版长弓手,这样的火力只能够杀伤几个轻装的阿扎布炮灰雇佣兵,对精锐的耶尼切里毫无威胁。这也导致了奥斯曼人轻慢疏忽,虽然有经验丰富的耶尼切里发现了脚下的土坡不对劲,但仍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经降临。

“步炮一连和步炮二连,准备!”马友夫站在城墙上,看到敌人已经踏上缓坡以后,立即下达命令。

要干重体力活的炮兵们一点盔甲都没穿,之前一直在木板制成的掩体后面躲避奥斯曼人的箭雨。此时听到马友夫的命令,他们立即将早已装填好火药和炮弹,并且事先调整好角度的十二磅步兵炮,推到预定位置。

按照马友夫的吩咐,火炮轮子压到地面上专门绘涂的黄线以后,炮口延长线就与防卫坡的坡面,形成了一对平行线。

“开火!”

马友夫一声令下,炮手们点燃引信。

因为长度有限,面朝山口的一段城墙,外加两侧的两个凸出三角形平台,一共只能放置八门火炮。另外两个炮兵连,并不能投入战斗,只能作为后备。

即便如此,这八门十二磅炮发射的葡萄弹,也让奥斯曼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字面意义上的“腥风血雨”。

不论你曾经是来自格尔米扬山区的普通农民,还是出身马其顿地区的手工业家庭。

不论你天生就信仰真神安卡巴勒,还是小时候曾追随七圣,只是被招募到苏丹宫廷以后,才改了信仰。

不论你身上穿着精良的强化锁子甲,还是只有一件棉质黑色长袍裹身。

在初速超过三百米每秒的近两百颗柑橘大小的铁弹面前,这些都毫无意义。

连惨叫声都没来得及发出来,一大片穆赫兰战士就被铁雨扫倒在地。从远处看去,就像有上百朵凄厉的血花瞬间绽放。

一时间,尸横枕藉,混合着人体组织的血液扩散开来,将原本黄褐色的土地,侵染得一片狼藉。

射击完毕后,炮兵们将火炮拉到城墙靠后的位置,开始下一枚炮弹的装填工作。在硝烟还未散去的时候,火枪手们站到墙垛边,开始进行齐射。

虽然破坏力没那么夸张,但不论是五十毫米直径的葡萄铁弹,还是二十毫米直径的火绳枪铅弹,都能够对人体造成致命的破坏。

这一轮火枪齐射,至少又收割了五十条性命。

而此时,奥斯曼人才刚刚踏上防卫坡。

在火器进行装填的时候,弓弩手们尽量填补火力空隙。虽然抛射的箭矢无法对敌人造成决定性杀伤,但还是能起到一些阻碍作用。

马友夫严格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进行防御作战。但是他显然高估了敌人的作战意志。在这种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奥斯曼人居然在初次受挫后,便吹响了撤退的号声。

穆罕默德王子看到耶尼切里死伤惨重,顿时打了退堂鼓。

要知道,现在耶尼切里禁卫军总共也只有四千人。这支新军不仅仅是精锐的武装力量,更是完全忠于苏丹的压舱石,制衡国内各种势力的关键。

负责这次进攻的指挥官乔尔杰·彼得洛维奇运气很不错。在第一轮炮击中,他只是被一颗已经穿透两具人体的铁弹击中。他及时调动超凡力量,强化肉体强度,让那枚已经被消耗了大半动能的铁弹,只在自己胸口留下了一个青紫印记。

只不过看着周围的同袍被密集铁雨扫倒,宛若暴风雨中的麦子一般,乔尔杰感觉仿佛身处地狱,一时间悲怒交加,心态失衡。

他怒吼一声,想要调动全部超凡力量,直接跳上城墙,与敌人同归于尽。谁知道迈步冲刺时忘记了看脚下,踩到血液和人体脂肪组织的混合物上,脚下一滑,摔倒在地。

在混乱而且处处充斥死亡的战场上,承受着极大压力的情况下,犯下一个低级错误也情有可原。

而且乔尔杰还因为这一摔因祸得福,躲过了之后的火枪齐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