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奥瑞克!”布洛泽站在他面前,神情激动。
“什么事情?”
“那个人是塔戈瑟斯对吧?”
布洛泽眼睛通红,声音哽咽,
“那是两百年前的旧王之魂魄,对吧?”
李奥瑞克沉吟少许,然后点了点头。
接着,布洛泽肃然说道:“我能听懂一些高原人的古代语言,我听到他说的话了……”
李奥瑞克一惊,立刻说道:“停!”
布洛泽心领神会,他将那句话语憋在心里,然后行了一个普通的军礼。
“李奥瑞克……大人。”他嘴唇颤抖着,尽量压着声音说道,“我愿用余生为您效忠,请您给我这个机会吧。”
李奥瑞克点了点头,说:“那当然了,团长,以后用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春风轻拂这片土地,驱散了一丝血腥;看着满地的尸体,胜者心中没有太多喜悦,败者心里也无悲伤,只剩下对生命的敬畏,庆幸自己还活着。精灵们重整部队,蛮兵们不知所措,高原人望着北方的荒野浮想联翩……
一只乌鸦落在乌鸦王的尸体上,啄食起了他那暗淡的眼睛。
李奥瑞了大声说道:“好了,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这些不用我教你们怎么做吧?”
“是,大人!”
……
野狼城大战结束十天后,大沼泽,绿野平原,望北城——
望北城是沼泽地的首都,也是现在高原人的主要聚集地。其城市的繁华虽然比不上富饶的中土,但在沼泽地里也算是一颗泥水中的明珠,也是一个“七彩的漩涡”。
七彩的漩涡——这个词是沼泽居民的典故,说是在沼泽的池塘上,总能看到彩色的漩涡。不懂事的渔民就会被那美丽所吸引,撑着竹筏过去一探究竟,然后那漩涡里就会出现双头的巨蟒,或是长角的蛟龙,将人一口吞噬。
七彩的漩涡,那是魔兽捕猎动物的陷阱,后来也被用来形容那些美丽的、充满了吸引力的、却又十分致命的事物。
望北城便是如此,它吸引着周边的一切事物,也贪婪的吞噬着一切。农民扛着满满的稻米、糖和麻布走进来,带着酸痛的肩膀和几个铜板走出去;年轻的劳工带着一身力气走进来,出去的时候却拄着拐杖,瘦得只剩骨头;美丽的姑娘到这里来寻找自己的王子,却只能得到私生子,而且还不知道父亲是谁。
好人进来,弄丢一身良善;坏人进来,如鱼得水。穷人来了,敲骨吸髓;富人来了,享尽奢华,还能潇洒离去。
大富赚小富的钱,小富吸平民的血,平民瞧不起穷人,穷人对着“卑劣种族”吐痰,骂道:“呸!哪来的杂种,滚出我们的城!”
虽然每一座城市都存在“地位金字塔”,但像是望北城这样赤裸裸的,也实属罕见了。
凌晨五点,有个独眼的报童在街上边跑边喊。
“捷报,捷报!前线捷报!”
报童是个独目人,个子瘦小,皮肤灰绿,只有一只眼睛竖着长在额头上。传说独目人是独眼巨人的后代,然而贫瘠的沼泽地养活不了强壮的独眼巨人,加上独眼巨人中的一些堕落个体竟然与地精苟合,就诞生了这种生物。
独目人的地位在“卑劣种族”里属于下等,但还不是最差,因此还能做诸如报童这样的“体面差事”。
他每卖出五份报纸,就能有一个铜角,十铜角就是一铜板(铜币),几个铜币能吃一顿有肉有酒的好饭。报童一天要是卖得好,能赚上三个铜币,在同龄人来说,这份工作已经算是肥差。
不过,五点卖报也实在是太早了。越是繁华的地方,夜生活就越多,人们起的就越晚。
报童的嗓子尖锐刺耳,就像个被捅了一刀却没死的鸡一样,扑腾着膀子,发出刺耳的声音。他从大街跑到小巷,又从小巷跑上楼梯,他窜过桥梁、广场和刚刚开张的集市,不停地吆喝着。
突然他头顶的窗户开了,然后一盆凉水泼了下来。报童连忙捂住他唯一的眼睛。
一个粗略的酒保探出头来,挥着长满黑色硬毛的胳膊骂道:“叫你妈的丧呢?你这小瘪三!这还不到五点钟,鸡都嫌你闹腾!你今天晚上就瞎眼!今晚就瞎!”
接着酒馆的老板也挤出个脑袋来,吼道:“你个脑门开眼的小杂种,头顶生疮屁眼拉虫的晦气脓包,老子正在梦里日魔族的大妞,刚脱了裤子,就让你喊醒了,你他妈怎么赔我啊?”
那独眼的报童被泼了水还挨了骂,反而觉得幸运,毕竟那不是开水或者粪水,挨骂也好过挨打。
他抖了抖身上的水滴,然后从防水的包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来,说:
“捷报!看看吧,新鲜热乎的报纸,先生们连夜写出来的!”
那个酒保揉了揉猩红湿润的眼睛,问道:“节豹?什么意思?什么叫‘节豹’?”
报童喊道:“捷报!就是捷报,是前线打了胜仗的捷报!李奥瑞克,阿卡德还有希雅!”
“哦,是李奥瑞克的报纸啊!”酒保一听这话,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酒保兴奋的说道:“哦,是他们的?哈哈哈哈,那还不快拿上来,我的小兄弟!快快快,我要买三份!”
“两铜角一份!多谢惠顾!”
报童说着走近了酒馆的后门。
过了一会报童从正门出来了,拿着六个铜子,还端着一杯啤酒——这是老板请他的,酒馆的老板是个血统纯正的高原人,在卑劣种族眼里就和贵族无异。纯血的高原人最喜欢听前线的捷报,一听到这消息,他们就会如生了儿子一般高兴。即使是最吝啬的铁公鸡,也会赏赐小厮们几个铜角,或是一杯啤的。
独眼的报童也喜欢“捷报”,甚至比那个高原人更开心。
虽然报童不知道是谁在和谁打仗,也不知道李奥瑞克、阿卡德还有希雅都是何许人也,更不知道战场发生的地方,但他知道一件事情——人们喜欢“捷报”,只要他喊“捷报”,今天就能卖出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的报纸!
报童将那昨晚酒客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子放回门口到桌子上。
此时东边的太阳已经升起,报童用那独眼望着美丽的朝阳。他清了清嗓子,就像是乞雨的巫师一样,大声喊道:
“捷报,捷报!前线的捷报!”
ps:这章也将近五千字,今天总共更了14000字。
我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明天必须歇歇,要整理一下后面的思路。
谢谢各位的支持w
q群6巴77一六
第六十二章:这座城我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北伐军大胜蛮族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望北城的大街小巷,时至中午,几乎大半个望北城就都知道了这件事情。那几个名字在街头巷尾的对话中反复出现,尤其是以李奥瑞克的最多。人们乐意谈论英雄,尤其是乐意描述英雄的壮举——哪怕是没亲眼见到,他们也乐意描述。而且有口才的人会将其描述的活灵活现,让听众身临其境。
他们愿意讲,也有人愿意听,这一刻他们能够在无形中与英雄拉近距离,就仿佛自己也是英雄,或者是英雄身边那个牵马的侍从。望北城里不乏精明人,有人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就请来吟游诗人为大家讲故事,然后自己赚门票钱。吟游诗人更是早就准备好了新的曲子来配这伟大的故事,只要把词填了,就是一首新鲜热乎的英雄史诗。
于是北伐军的捷报先是养活了报社和报童,然后又养活了吟游诗人。不同种族的吟游诗人操控着不同的乐器,却讲述着一样的故事。
有个高原人的诗人操着精致的风琴,在最上等的会所里唱歌,他们唱着李奥瑞克的故事,讲述他如何夜袭敌营,又如何赢取了女孩们的芳心。他讲得最文雅,收费最高,但宾客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