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在于精度的提升,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诸如风向、温度、风速、湿度等。
但发射流程都是子弹上膛、瞄准、击发。
他一边讲解,一边也能感受到,陈铭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也不难解释,可能是对枪械感兴趣,之前查阅过相关资料。
很多枪迷连真枪都没摸过,但说起射击那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而童杰作为老特种兵。
他的讲述更加朴实无华,但有效。
“通常,咱们进行狙击射击,都是采用卧姿无依托射击,通过双臂的架设与枪支构成三点支撑,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射击方式!”
“现在其他部队普遍还在用88式狙击步枪,咱们雪鸮突击队用得是更先进的CSLR4式高精度狙,有效射程是600米……”
“狙击枪在使用之前,得先校枪,主要是校正瞄准镜,先将瞄准镜的距离和风偏归零,然后通过试射来校准,瞄准镜内设有放大倍数调整器和小型光源倍数调整器,从3到9共有7个档位……”
听着童杰的讲解,陈铭假装摸索,并且熟悉手上这款国产高精度狙。
简单来说,就是对枪械的熟悉。
能够利用好瞄准镜,卡好外力因素。
但真要细分下来,里面涉及到的学问又大了去了。
童杰肯定是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全都跟陈铭交代清楚。
而是很多来特种部队的新兵一样,先上手练着。
实战,永远是最快的成长轨迹。
在童杰的预想下,陈铭第一次接触下,能跟他打其余步枪一样。
瞄准好,射上靶子,环数越高越好。
所以他的紧急授课,也是相当有意义。
在第一小队、第二小队……往后按顺序打靶过后。
阎锋也不断拿着望远镜看着每个特种兵的成绩,时不时露出皱眉或舒展的表情。
他对老兵们的要求当然非常高。
队内非狙击手的成员都要打出优秀的成绩。
而狙击手的目标别无旁骛,只有一个,那就是靶心。
在实战,没有那么多机会去给他们容错。
狙击手之所以被人钦佩,是因为他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能打到。
专业狙击手们和其余神枪手的最大区别。
就是能否做到,在极其恶劣复杂的环境下,还能够稳定、精准地击中目标。
很快,就到了第七小队上场进行狙击射击了。
“上!”
第一个上前的是狙击手,陈铭此时已经通过了童杰的紧急授课。
童杰、方大钊、常小白和西日阿洪都关注着陈铭上前。
他们看着陈铭拿着枪,来到靶场前的狙击阵地趴好,心里多少有点紧张。
这是陈铭第一次打狙击枪,连基本打狙知识都是现学的。
临阵磨枪,能打成什么样?
不过陈铭倒是表现得非常沉稳。
他稳稳地填装好下发的五枚狙击子弹,一点慌乱都没有。
校枪过后,视线透过瞄准镜,直视远处的靶子。
由于是固定靶,省略测距这一步。
陈铭透过白光瞄准镜,能够清楚地看到靶子中心在准星的瞄准点上。
这把国产高精度狙,有效射程是600米。
而标靶距离他们600米,可以说是相当极限的距离了。
这个极限距离,意思是在枪械的精度保证下,能够达到的距离。
并非是更远距离就不能打了,顶多准头没那么高。
所以对专业训练过的枪手,在有效射程内,用这把高精度狙中靶并不算难事。
但想要打出好成绩,着实需要沉着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力。
哪怕是雪鸮突击队里的特种兵们。
都不敢说能够百分百命中射程极限的靶心。
通常打出八环和九环,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雪鸮突击队不缺妖孽。
有效射程极限枪枪命中靶心的狙击手,也大有人在。
就说前面六个小队的队内狙击手,都能够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
其余职务的特种兵,也能有几发命中靶心。
这对他们来说不是骄傲,打中才是合乎常理,打偏才是怪事。
此时,轮到陈铭上场了。
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投放在陈铭身上。
现代枪械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科技程度提高。
便捷枪手的同时,也大幅延长了有效射程的范围。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在打,眼不准,心不定,手不稳,一切都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