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1 / 2)

无论是城市里的职工,还是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的老农。

在国家机器的协调下,他们都踏上了前往南方的火车。

起初还有很多人对此抱有敌意,不愿意离开家乡。

随着时间的推移。

半年之后,末日危机的征兆已经渐渐显现。

北方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上一年降低了接近20度。

七月。

天京。

阴沉的天空纷纷扬扬下着鹅毛大雪,气温已经接近0度。

街道上空无一人。

除了中枢机构以外,大部分的民众都已经撤离。

在更北方的地区。

气温更是逼近零下十度。

这是在盛夏的三伏天!

此时,就算是最倔强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再不撤往南方,他们将冻死在这个冬天。

“指挥官,指挥官,你要吃雪糕吗?”

“现在冰淇淋可便宜了!应瑞姐姐买了一大包,放在窗户外面也不会化!”

在别墅里。

晋阳嘴里叼着雪糕,摇头晃脑地跑过来。

舰娘的身体适应性极强,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环境中也不会有任何不适。

他也是如此。

第一小队将与最高中枢一起,在天京进行整个北方的疏散和避难工作。

晋阳和应瑞肇和拒绝了中枢提前撤退的建议,她们将陪陈路驻守到撤退前的最后一刻。

陈路随手接过一盒冰激凌,看了一眼窗外的积雪。

“这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寒潮,要来了...”.

第70章 避难所里也要做五三吗?

八月,第一座避难所在东海市郊区建成。

陈路亲自去考察了一号避难所的建设情况。

在民众的簇拥下,当地负责人热情地为陈路介绍了避难所的情况。

“一号避难所是由当地的民防设备改装的,共计可以容纳120万人在里面生~产、生活。”

“并且独立设计了医疗系统、生产系统、空气水源循-环系统等等。”

随着厚重的合金大门打开,陈路走进了-这座地下城市。

灯火辉煌,周围的布置虽然简陋,但充斥着实用主义的风格。

末世之下,一切无用的装饰和艺术都被抛弃,所有的设计只基于两个原则:

1、够结实,能扛过海啸和寒潮。

2、简单,方便修理。

“整个避难所的能源非常充足,我们可以保持全天候的照明和恒温。”

“根据科学院的计算,就算外界温度降低至零下160度,在取暖设备全力运作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维持26度的恒温。”

负责人朝着陈路会心一笑。

他清楚的知道避难所的能源来自于哪里,只不过,现在还不能说。

几人一路向下,走过了狭长的走廊,来到了地下城市的一角。

两名守卫检查陈路的证件之后,回敬一礼,为他打开了大门。

里面是一个一个两层楼高的反应堆。

正在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地为整个地下城市提供光和热。

“反应堆一定要看好,它是整个避难所的心脏。”

陈路嘱咐了一句。

“是!”

“根据上级指令,任何擅自靠近禁区,警告无效的人都可以直接击毙!”

士兵立正,中气十足地回答。

接着,负责人带着陈路参观了避难所的其他设施。

“食物呢?你们储存了多少?”

应瑞问道。

“一年份的主食,现在各个食品厂正在加紧生产耐储存的罐头。”

粮食,炎国是不缺的。

即便在和平年代,深挖洞,广积粮的思维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而且借助那个能源,我们在这里建设了地下模拟农场,用太阳灯进行照明,虽然作物只有土豆、玉米和小麦,但也能让整个避难所多撑一段时间。”

在一处宽阔的地下平台,负责人指着大大小小的培养设备介绍道。

“如果算上自己种的粮食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在里面呆三年时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