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1 / 2)

“在半年以内,我们计划在炎国修建16座聚变发电站,将全国的火电、水电、煤电逐渐替换为核电。”

第一句话就把观众听傻了。

“没有理论测试,没有试运行,直接就拉上来用了?!”

“科学院对他们的东西这么自信吗?!”

陈路在别墅里的沙发上,悠然地看着新闻访谈节目。

科学院基本不需要搞什么测试。

几个月以前,那边的炎国造反应堆的时候,各位问题都被测了个遍。

哪里会出故障,哪里不稳定,多少燃料会提供多少发电功率之类的问题,对面直接编写了一个小册子,让陈路带给了科学院。

按部就班地造出来,就是完美的成品。

“核聚变发电推广开之后,全国的电价将进一步下调,针对工业用电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另外,关于核聚变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科学院正在稳步推进中。”

“预期明年发射的龙舟-21号载人飞船,将搭载核聚变发动机,实现载人登月……”

“根据航天局的长期规划,我们将着手进行行星级飞船和战舰的研究,以更好的应对太空环境……”

陶成林一路淡然地给主持人介绍和解释核聚变未来的应用场景。

网民越听越精神。

直接开始畅想未来。

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后,能源不再是阻碍人类发展的问题。

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海对岸的鹰家则听得心惊肉跳。

“核聚变飞船?行星级战舰?!科学院这帮人准备玩星球大战了?!”

早在上个世纪。

在面对炎国北方那个强大的对手时。

鹰家就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这个计划明面上是计划在太空中建立洲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天基武器系统。

实现从外太空到蓝星地面的超距离打击。

听起来颇为科幻,在当时确实吓住了全世界。

尤其在当年一穷二白的炎国看来,这个计划简直宛如神明。

但是随着那个红色帝国烟消云散。

越来越多的文件证明,所谓星球大战计划,不过就是一场彻底的骗局而已。

主要目的是为了拖垮那个对手的经济。

鹰家从头至尾,都没有为这个计划投入多少财力和人力。

靠着一些报告和实验,忽悠那个老对手投入了巨量的资金。

最后星球大战计划就变成了拖垮北方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听着陶成林慢条斯理的讲述炎国航天局未来的建设计划。

NASA和头鹰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当年极盛时期的红色帝国,看到NASA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时,也是这样惶恐和不安吗?

只是此时他们的心里更加复杂。

白头鹰家的人很清楚,炎国科学院从来从不会虚张声势,也不会吹逼。

他们只会装弱。

如果炎国说他们的导弹能打100公里,鹰家国防部一般会把射程乘个2或者3。

如果科学院说他们在改进第四代战机,鹰家一般认为他们在偷偷搞第五代。

现在,科学院大张旗鼓的说自己完成了可控核聚变。

“那他们实际上进行到什么阶段了呢?….”

几位鹰家高层对视一眼,有种不妙的感觉。

……

一个月后。

天京实验场。

全封闭式船坞的外侧,已经被特勤队重重封锁。

这里就是陈路第一次进行战舰改造的地方。

如今再次启用了起来。

停在船坞里的,是陈路庞大的本体战舰。

战舰比起之前的某样,发生了些许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战舰尾部那4座3联装的570mm火炮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两座单管的大型电磁炮,还有两座双排六连装的等离子加农炮。

比起原本十几层楼高的炮管,等离子炮和电磁炮的体积要小的多。

但整个战舰的画风完全变了。

如果说原本的航空战列舰,还有一种二战船的粗狂风格的话,如今这艘战舰,已经变得简洁、科幻起来。

甲板上的舰载机被全部收入了隐藏的格纳库里,跑道上安装了更多的等离子火炮和导弹发射器。

从外部看来,与其说是一艘船,更像是太空战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