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 / 2)

何老师算比较淡定的。

“林教授,你怎么能确定这就是真本呢?”

林风淡声道:“《永乐大典》的基本外观特征黄老师刚才已经解释过了。”

“除此之外,真本的字体是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馆阁体,朱色的边栏界行也都是用手绘制、而不是印刷出来的。”

“你们看这些书页,同样也都是手写,不是印刷的。”

林风一边说一边从里面抽出一张带有插图的书页,给大家展示道。

“还有这一张,插图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形态逼真,若是仿制品不可能会做到这么精致。”

“《永乐大典》的鉴定方法并不太难,我很确定现在放在这里的,就是真本的一部分。”

话音一落,众人都愣住了。

林风的表情太过斩钉截铁,解释也是有理有据,

让人果断相信他的话是真实可靠的。

“所以说,我们真的找到了国宝古籍??”

面对众人的震惊发问,林风镇定地点头:

“是。”

别看他现在淡定自若,其实都是装的。

林风跟其他嘉宾一样,在得知这些书页是《永乐大典》的一部分时,他也震惊了。

这可跟之前发现点古董真品可不一样啊!

《永乐大典》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大奇书,是华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更是失落了的祖国文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找到它对于所有华国人民来说,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卧槽!这几页破纸竟然真是永乐大典?!】

【风哥你确定没在看玩笑嘛??】

【看风哥的样子,应该是认真的……】

【卧槽……大发!】

【风哥居然找到了失传的古籍珍本,牛逼牛逼!】

【这事儿得惊动国家了啊!】

【这一幕必将载入史册呀!同志们,我们一起见证了历史!!!】

【不敢相信,真的不敢相信!!】

【我说诸位能不能先冷静点儿啊?风哥说得也不一定准确吧?万一看走眼了也不是没可能。】

【我看这事儿还得等专家鉴定之后才能下结论。】

……

节目组这边也是立刻联系了国家文物局。

当得知发现了《永乐大典》残余页,专家组立马赶赴桃源村督导并核查古籍善本。

刚开始专家们也是抱着期待,却不太相信的态度来的。

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人打电话说找到了《永乐大典》的真本,

可惜经过鉴定,那些所谓的真本全都是假的。

正本《永乐大典》在历经几次大火之后,该书已毁于一旦。

此后副本也命途多舛,几经流失,大部分已经是杳如黄鹤,不知踪迹。

目前全球已知《永乐大典》只有400多册及部分零册存世,与全本11095册相比,现存不到4%。

但光光通过这4%,就已经打捞出大量古籍的“孤本”,至少600多种已经失传的书重新被认识。

对学者来说,《永乐大典》是当之无愧的古籍宝藏,研究价值无与伦比。

因此,哪怕失望过无数次,明知道真本出现的几率微乎其微,

063

文物局的专家们也不会放过一次机会。

《永乐大典》的鉴定并不太难。

因为每一本都是唯一的,有卷目编号,检索目录就可以知道。

大典的装帧也有严格标准,使用特制的纸张,这些特征都比较容易判断。

所以很快,专家就初步得出了论断——

林风发现的确实就是《永乐大典》的真本。

几个专家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他们都是持续调查、整理《永乐大典》十多年的古籍专家,

比谁都清楚这部古籍的“可遇不可求”。

在得出初步结论以后,

专家们紧接着又对古籍进行了二次鉴定,三次鉴定和四次鉴定。

最终得出了确切的结论——

这的的确确是《永乐大典》真本!

鉴定结果一出,众人瞠目!!

要知道,《永乐大典》编纂至今已过去600多年,其流散、破坏的历史也有200多年。

令人唏嘘的是,大典的编纂寄托了太平盛世的理想,

最终的失散又映衬着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