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颓废呢??”
“还有这个情节,”
“当江流儿请求他帮忙救回小女孩时,”
“孙悟空拒绝了,”
“他重复说着‘我管不了’,”
“因为自尊被狠狠揉碎,昔日的英雄不再,”
“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救回女孩,”
“所以只能顾影自怜,”
“哀叹自己无法解开禁制。”
“这写的可是孙悟空413是齐天大圣啊!”
“拒绝救人顾影自怜?”
“怎么可能呢??”
“这么怯懦的孙悟空,”
“孩子们能接受吗?”
田鹏解释:
“我们这部国漫是面向全年龄的,”
“这个故事里的孙悟空并不是专属于低幼群体的形象。”
“国内的市场环境一直倾向于用一种低龄化,”
“甚至是弱智化的态度来给小朋友讲故事。”
“我们希望能打破这个市场,”
“通过这部片子反映一定的现实。”
“田导我说实话,”
“我认为咱们这个出发点就失误了。”
“动画电影本来就是给小孩看的,”
“你搞这么复杂,”
“尤其把孙悟空的形象改动这么大,”
“观众们大概率会很难接受。”
“相反,”
林风淡声道:
“我反而认为这种形象的大圣会大受欢迎。”
“因为这个故事中的孙悟空就像现实生活中的(acfj)我们。”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多人,
也许以前在学校是个优秀生深得老师宠爱,
和朋友关系友好,
现在却因为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
变得不再如以前那般具备“王者之风”。
也有一些人以前在工作事业上顺风顺水,
让旁人艳羡不已,
是成功者的典范,
却因为一次失败身败名裂甚至倾家荡产,
以至于一蹶不振,
难以再重现当年的辉煌。
就像这个故事中的孙悟空一样,
现在被一个小小的铁手箍封印了法力。
禁锢我们这些“大圣”的“法力”的铁箍,
是这个社会的压力,
是生存工作的压力,
是失败挫折后的压力。
我们迷茫着,
绝望着,
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不知道何去何从。
就像孙悟空在500年的镇压下,
丢失的是当初意气风发时的自信,
丢失的是再次相信自己的勇气。
但庆幸的是,
在故事的最后,
孙悟空终于找到了丢失的这一切,
找到了自信和勇气,
找到了自己存在下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