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1 / 2)

安娜琪不敢相信毫无征兆点亮了石油勘探!

不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魅魔种族持续攀登科技树将蒸汽机点到极致,一度发展出蒸汽朋克画风,甚至出现扑翼机、差分机这种离谱玩意,但无法改变蒸汽机效率20%左右的尴尬,一直追寻更高效能源革命。

内燃机效率约40%远胜过蒸汽动力,加上魔水晶辅助都不够打,追寻石油资源可谓顺理成章。

原本担心泰拉盖亚世界没石油,结果因为自己历史底蕴少,这不,一查典籍遇线索。幸好乌托邦公社积极扩张才获得机会。

缺资源别责备老天爷,怪你地盘小,疆域大什么资源都不缺。

“干得好。”

安娜琪赞不绝口的接过详细报告,浏览一遍后半兴奋半遗憾道:“土著岛石油属于浅层矿,质量低,杂质多,工业价值不高。权当锻炼勘探技术,陆地肯定保留储量。”

“导师说得对”嘉利点点头“明白石油真正存在我们工作才好展开,根据地质条件漠北肯定不缺油田。”

“接下来你们工科院注意钻井勘探相关技术。”

“遵命。”

“探索队还有一点事务没报告完毕,导师,请允许南洋战区继续汇报。”

红发少女站起身指了指地图。

“据考证,土著岛原住民其实是古代海战士兵幸存者后裔,认为浪涛火庇护自己逃过一劫,视为祖坟和祭祀圣地。”

“我们登上岛屿后和3000名部落士兵发生冲突,不肯接受探索队馈赠的黄金、宝石、也不接受安娜琪妈妈雕像,还公然烧毁魅魔政权旗帜,此乃宣战。但考虑到敌人体量属于自由裁定范围,分舰队并未立即上报,当场处理。”

“后来怎么样?”安娜琪好奇的问。

“土著岛再无土著,联合会认定该地仅一口油井而已。”

“不过我们会在翡冷翠建一座土著岛纪念馆,用以铭记魅魔第一次发现石油资源历史时刻”芭卡笑道。

她顺便拿出一件预定馆藏品,一张写实风油画:

蓝天白云,碧海清波,黄金沙滩上耸立一个又一个竹竿,尖顶扎一颗头颅,血流如注,双目圆瞪。稍内地沙滩则千百个竹竿彼此靠拢聚成篝火状,上空群鸦盘旋,不祥的嘎嘎声仿佛从画面传进心灵。

会议中高级辅佐官们饶有兴致观看一番,毕竟魅魔美术教育晚上令她们颇喜欢奖赏。

此画主基调暖色,风和日丽,但细一看煞气逼人。笔锋若刀锋,像刚杀完人便提起画板,红颜料少,却携冲击力直刺灵魂。

作纪念馆招牌展品正合适。

嘉利摊了摊手打趣道“或许这就是导师所说资源陷阱”引少女们一阵大笑。

南丁格尔甚至提议“身体埋起来,久了说不定一起变成石油,活成自己认祖归宗地方的样子,或者送我当实验素材。”

芭卡笑着说“你啊,有点极端了。”

会议室充满快活气氛,土著岛3000人生死算啥?此事平平无奇。

安娜琪扶额叹息。

她很难忍住笑,又觉得缺德。试想一国最高领导集团会议中一起乐,讲地狱笑话,还一个梗接一个梗,画面足以载入史册。女不教母之过啊。

但是安娜琪不会批评芭卡行为,毕竟战略资源不容退让,石油等同发展权,不惜一战。

今天处置方案将成为魅魔种族历史惯例,影响深远。

本次决议:资源战争。

嘉利接过石油话题继续汇报,目前工科院打算发挥亚人交流生提供点子,制作一批符合普通物种需求科技产品。

比如以前魅魔用不上的降落伞、脱粒机、煤气照明等玩意发明出来后在南洋大受欢迎,或许该思考一下,可以研究普适各个种族公共产品,若能大量提供乃至成为世界工厂能量不可小觑。

规划稍微减少目前针对魅魔新产品,因为已经发展到顶,不如根据亚人需求创新出好点子。

工科院打算立项紧密钻孔机、熟铁冶炼法、离心调速器等细分领域产品,自己用不上但亚人可能喜欢。

也不怕白干,权当一次技术储备。

安娜琪没想到嘉利不单擅长发明,还兼备行业嗅觉和长远目光,人才啊。

批准。

自己一阵子没关注魅魔种族科技发展,突然一看就大跨步飞跃,属于厚积薄发。内地开放给乌托邦公社注入新活力。

更进一步佐证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吸收周边资源,包括知识资源,比如拔苗精英智囊。

若没亚人交流生大力支持她们不会再上台阶。

归根结底,扩张才算硬道理。

第254章见闻录发表(请刷新)

年末,一篇接一篇交流生视角记录从陆地抵达南洋。

明明热带海洋12月从不下雪,但民众却感觉到升起一股寒意,一比较才知道乌托邦公社与南洋诸邦国云泥之差。

物质生活差距不必赘述,反正肯定比不上,可魅魔表现出社会理念同样璀璨。

《翡冷翠见闻》流传四海:

作者属交流生一员,以真实详细笔触介绍乌托邦公社这段生活。

“我来到雅典大学生活一周竟发现许多魅魔学生翘课、睡懒觉、谈恋爱,开派对……正经事并不多,她们甚至自称混子。当然了,考试和学业难度也不高,魅魔确实能一边偷懒一边低空飞过学业标准。但不少亚人同学看不起,认为她们懒惰。”

“堂堂一个地区主导级强国第一大学就这样?这群学生凭什么支撑起公社?我一度这么想。”

“相当一段时间里,交流生感觉幻想破碎。”

“魅魔学生并不如亚人所想废寝忘食、头悬梁锥刺骨、勤学苦读、积极向上……至少不全算。她们也经常摆烂,还不焦虑。”

“为什么?”

“直到一天我再次听校长讲座,没错,就是乌托邦公社创始人兼领袖安娜琪。”

报纸配一副作者手绘素描图。

椭圆形教室内,一名学者长袍的银发少女手执教鞭,踱步讲台上,嘴角带笑侃侃而谈,眼瞳中充满智慧。这幅画仿佛截取时间中一瞬,饱含灵动与众生态。可以看见教授对面好几排趴桌子睡觉,或干其他事的魅魔学生。

安娜琪似乎视而不见,依旧泰然自若讲解,愿者即听。

身旁黑板一行字:公民为自己而活,不为社会而活着。社会为公民提供服务,而非当做生产工具,视若牛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