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节(1 / 2)

.........

千里的距离不过转瞬即逝,那书生还未曾反应过来,马车便已经停在了一户宅院的门口。

周围人没有被惊动丝毫,仿佛这辆马车原本就一直存在。

苏墨未曾问详细地址,而是仅仅凭借着他身上的气息感应,找到了这里。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里便是你的家了,进去看看吧。”

书生有些激动,却也有些犹豫。

所谓近乡情更怯。

过了有半个时辰,他才终于下定决心,缓缓走下马车。

扣动门扉,不多时,便有一个仆人模样的年轻人开门,看着门口身穿长衫,满头白发的书生,皱眉问道:“老人家,您找谁?”

“这里可是徐府?”书生犹豫着问道。

“是啊。”那仆人点点头。

“那......徐双通还健在么?”书生语气逐渐激动起来。

“徐双通?”仆人皱眉思索一阵,最终摇了摇头:“没听说过这名字啊。”

徐双通,乃是书生的父亲。

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他看着仆人,轻声说道:“那能不能麻烦你通报一声,就说......当年那个进京赶考的徐永良回来了。”

仆人目光疑惑的盯着书生看了几眼,最终却还是点头道:“那您稍等,我现在就去通报。”

此刻,徐家客厅。

主位上坐着一个身穿华袍的中年男人,正皱眉呢喃道:“徐永良?这名字有点熟悉......”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正好被下人扶着走入屋子。

“小亮,嘀咕什么呢?”

“哟,老太爷!”中年人立马站起来,上去赶走下人,亲手扶住老人一只胳膊:“没什么,就是门外有个老头上门。”

“老头?”

“对。”中年男人实话实说:“叫什么......徐永良。”

老人猛然愣在了原地。

他转过头来:“.` 徐永良?”

“对。”好奇老太爷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中年男人下意识的说道:“还说什么......当年进京赶考。”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老人突然激动起来:“人在哪儿?在哪儿呢!”

“就在门口。”中年男人连忙道:“老太爷您别激动,我现在就把他请进来。”

结果话没说完,老人就已经自己拄着拐杖冲向了大门。

苏墨与张之维两人站在大街上,然而周围的人却似乎都看不见他们,显得与整个世界都格格不入。

宅院门口,两个老人抱在一起大哭。

“走吧。”苏墨朝着张之维说了一句。

“游历红尘?”张之维问道。

“此处距离龙虎山千里之遥,若是按照之前的速度,只怕得走上个大半年。”苏墨摇头一笑(李诺赵):“用法术飞遁过去吧,否则老天师恐怕得找我算账了。”

而徐家门口。

书生转头,准备道谢,却发现那马车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

大街上人来人往,却唯独没有了那两个年轻的道士,仿佛他们从来都不曾存在过,没有留下丝毫的烟火气。

书生沉默几许,最终朝着之前马车的位置,弓腰行礼。

“大哥......你这些年,到底去哪了?”身后的老人抹着眼泪:“七十年啊!整整七十年过去了!”

“兄弟几人,就剩我一个还活着。”

书生看着苏墨消失的地方,沉吟良久,突然笑了起来:“先回家吧杨。”

“下午带着我去父母与几个弟弟的坟前看看,我跟你们说个故事......你们就当是故事来听吧!”.

第615章

龙虎山其实只是一座名山的尊名,真正的道门名字,应当为天师道。

天师道的内门,则名天师府,上古时代与茅山齐名,更是有一段时间被称为道门祖庭!

只不过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岁月更迭,不知怎的,逐渐以龙虎山来代指天师道。

道门之中,天师,并不是境界的名字,而是单独指龙虎山的掌门,每一任掌门,又被称之为龙虎天师。

当今的龙虎山并无丹道修士,就连老天师也没有修行丹道,可即便如此,玄门之中却没有任何一座仙门敢小觑龙虎山,并不仅仅因为仙符。

不修丹道,而活了足足将近千年的老天师,谁都说不清楚,他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惊天手段。

御炁飞行,虽然相隔千里,但也不过是转瞬之间。

只是当两人抵达龙虎山时,却发现整座山川已经对外封闭,大量身穿道袍的道士正分列在天师府大殿两侧,列队欢迎。

一个身穿天师道袍,白须白发的老人就站在大殿门口,精神健烁,两只眼睛丝毫不见暮年老人的浑浊,反而闪闪发光,如同蕴有星辰。

在他身旁,还站着一个身穿宽松白袍的少女,此刻正好奇的看着 苍穹。

苏墨并没有直接飞到老天师面前,而是与张之维两人在阶梯的末尾落下,然后一步步走上台阶,走到了天师府门前。

“茅山苏墨,拜见老天师!”

这位老人,乃是与自己师尊紫霄大真人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不修丹道,却力比真人,无论怎样尊敬都不为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