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节(2 / 2)

紫霄微微点头,再次开口喝问:“修行仙经,吃食灵物,境界可曾停滞不前,让祖师蒙羞?”

“弟子境界勇猛精进,年方二十有三,已成炼神还虚之境,大道在心,天仙有望!”苏墨的声音铿锵有力,整个内门都能听见。

“游走红尘,是否贪恋灯红酒绿,身陷欲海?”

“弟子灵台清净,尘埃不染,心向大道,矢志不渝!”

紫霄看着他,少许之后,抽出了背后真君法剑。

苏墨两手接过,捧着玉剑,跪在了祭坛之上。

这一跪,跪的不仅仅是紫霄,也是跪的茅山历代祖师,跪的是这万年不朽的仙门。

“今日既是接任礼,也是你的成人礼。”紫霄看着苏墨,语气中带着感慨:“一转眼,你已经长大了。”

上古时代,天下仙门,真传只有成就地仙境,才能举行成人礼。

只是后来随着天地末法,其他仙门真传的成人礼,都变成了炼气化神的神通境就行。

“请师尊册封道号!”苏墨两手捧着法剑,举过头顶。

紫霄看着他,声音庄严肃穆。

“你走的是红尘大道,需得身入红尘,而红尘百态犹如深渊,最是蚀人道心,因此为师希望你能够时时铭记,刻刻警惕,恪守本心,不坠凡尘。”

“从此以后,你道号便叫——尘渊吧!”.

第761章

道号尘渊!

祭坛之下,有个手捧书册的长老,手中玉笔挥动,名册上苏墨的名字前方,便出现了尘渊二字。

在道家,道号是摆在名字之前的,甚至于千百年之后,许多人都只会记得某位高人的道号,却没几个人知晓他的姓名。

譬如说当今的大~真人们,皆为道号。

受封道号之后,苏墨长身而起,只是手中的真君法剑却未曾交还给-紫霄。

“时辰到了。”紫霄突然开口。

祭坛之上,在座的七位大真人全部站起身来,神情肃穆。

真阳大德亲手端着玉盘,拾级而上,走到了紫霄面前。

那玉盘上是一套叠的整整齐齐的袍服,上面摆放玉冠,旁边还放着三件玉器。

其一为玉印,上有瑞兽钮,刻篆体阳文:九老仙都君印。这亦是掌教大印。

其二为玉圭,名为宗坛玉圭,玉圭上部之纹理远看似翩飞的蝙蝠,近观似飞龙在天;中部之纹苍茫若云雾之缭绕;底部之纹则层峦叠嶂岚气袅袅,可随四季变化而呈现出四种颜色。

这四种颜色,代表着其中封存的四种法咒,为地火水风,乃是曾经一位成就天仙的祖师飞升之前所留,威力无穷。

其三则是一枚玉符,名为镇心符,上刻有篆体阴文“合明天帝日敕”六个字,乃是道藏《太上洞玄素灵真符卷上》记载的宝物,之后被茅山一位祖师所得,铭刻法印之后便当做茅山的传承之宝。

茅山的阅微诸物笔记上亦有记载:若遇灾兵之间,盗贼虎狼之内,及惊恐恶梦闻拈魂之声,吊裘临严,见诸污秽,皆正心诵,合明天帝日三过,无不禳之也。

说明这枚玉符,能够让人趋吉避凶,修士佩戴,可免去一场杀劫!

除此之外,还有哈砚,真君法剑,以及三卷真经。

分别为《辽王诗简》一卷,《上清大洞卷简诗》十二轴,以及《上清大洞秘录》十二轴。

这便是天下闻名的茅山八珍。

紫霄接过玉盘,看向苏墨,缓缓开口道:“为师任茅山掌教千余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辱没祖师基业,以至于让仙门蒙羞,让弟子歧途。”

“所幸千余年来,虽有小误,却无大过,仙门在我手里虽然未曾再登魁首,却也天下闻名,如此为师飞升之后,便可告慰天庭列位星君祖师。”

“如今天地末法,玉帝旨意,吾等皆要飞升离去,群龙不可一日无首,仙门不可一日无主。”

“你身为真传,本则掌教之储,今日既然已加冠成人,得封道号,那这掌教之位,便也合该交予你手中。”

“希望你能不忘祖训,不坠心智,大权在手而不骄不躁,不以自身喜怒而定宗门大策,不以切身利益而决宗门未来。”

“百千年后灵气复苏,为师与诸多天仙祖师归来时,希望能看见我茅山仙门,不失寸土,不落威名!”

“弟子谨记在心,寸刻不敢忘记!”苏墨沉声回应,两手抬起,从紫霄手中接过的玉盘。

紫霄眸子里闪过欣慰之色,将那枚袍服从玉盘之上拿起。

袍服上面,无数铭文闪烁光华,看起来如同仙衣,甚至于上头刺绣的各种瑞兽,居然在衣服上面活动,嬉戏,宛若生灵。

而那玉冠表面,亦能够看见山川大地,苍天星辰,有日升月落,看起来就仿佛是个小世界。

紫霄没有动用任何法力,亲自动手,帮苏墨穿上袍服,戴好玉冠,又将玉圭放在苏墨手中,玉印放在袍服口袋,玉符挂在了领口位置。

这一刻,七位大真人同时冲苏墨拱手:“见过尘渊掌教!”

苏墨不是真人,但他如今接过了茅山掌门之位,便足以与这群大真人平起平坐。

这便是一座仙门的势力!

祭坛之下,三位茅山大德同时弓腰:“拜见尘渊掌教!”

内门所有长老,弟子,包括九叔在内,皆在同一时刻弓腰行礼,声音整齐,宛若雷鸣:“拜见尘渊掌教!”

紫霄这会儿已经脱下了掌门袍服,摘下玉冠,交给了真阳大德,封存入后殿里。

· ··求鲜花··· 0

每一位掌门卸任之时,都会将自己的掌门袍服以及玉冠,封存在后殿之中,然后亲手为新任掌门,制作袍服玉冠。

也就是说苏墨如今所穿,正是紫霄亲手制作的。

紫霄如今穿着普通的白色道袍,白发如雪,沧桑的眸子里带着几分感慨,欣慰之色:“即日起,茅山便交给你了。”

苏墨手握玉剑,郑重点头道:“师尊放心,弟子一定不负所托!”

掌教之位,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一种责任。

做得好了,便可以告慰祖师,受后世香火,做的不好,是要被后世唾骂的。

......... ... 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