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关羽完美演绎了何为义,那么,诸葛亮则是完美演绎了何为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莫过于此。
“我想起了帝君……”
“帝君虽说并非是臣子,但他的确为了璃月子民,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诸葛亮继承了先帝遗志,而帝君身上,则承载了璃月港数千年的先祖遗志,那些随着帝君战死沙场的人的遗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帝君又何尝不是呢……”
“帝君既已魂归高天,我等应该肩负起帝君遗志强,建设好璃月港。”
想起了帝君,一时间,众人悲戚异常,眼中满是思念。
缅怀帝君。
终于,诸葛亮制定了上方谷计谋,引司马懿上当,准备火烧司马懿大军。
见到司马懿中计,三国的小说爱好者们,都激动不已。
司马懿若是身死,克复中原便再无阻碍。
他们激动地往下看着,司马懿父子三人,兵发上方谷。
诸葛亮大计已成,火焰顿时包围了司马懿大军。
众读者也纷纷激动了起来。
成了!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方秋老贼做人了,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顶级军师的碰撞,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吓死我了,上方谷计划之前,那气氛烘托的,我还以为诸葛亮马上就要死了呢。”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终于到了合的时候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平定中原,然后南下为先帝三兄弟复仇,汉室可兴。”
众人一脸激动。
只是,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司马懿父子死于此地,接下来就是兵出祁山,剑指长安时,天空惊雷闪过,暴雨倾盆。
困住司马懿大军的大火被浇熄了……
诸葛亮站在雨中,一言不发。
看到方秋对于站在雨中诸葛亮的描写,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胸口像是堵住了一样。
呼吸不畅……
司马懿退守北岸,再不出兵应战。
诸葛亮七星灯借寿,被魏延进账禀告魏军来试探破坏,姜伯约姜维震怒,拔剑欲杀魏延,却被诸葛亮拦下。
诸葛亮写下遗书,交代后事,将终生所学,托付姜维。
朝阳下。
诸葛亮巡视兵士,众兵士尽皆高呼。
“丞相保重。”
诸葛亮抬头看向夕阳下的克复中原,沉默了许久,老泪纵横。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话音落下,手中羽扇跌落在地。
天际之上,斗大的将星陨落。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方秋还在一旁跟了一段诗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看到这儿,在场众人再也绷不住了,纷纷泪流满面,一时间,泣不成声。
“这一刀……真的给我捅出内伤了……我已经不想往下看了,我想喝酒。”
“我也是,走吧,剩下的明天再看吧,喝酒吧……”
“方秋这本书,真的将咱们璃月数千年的历史浓缩进了书里,就像是真真切切在历史中发生过一般。”
“是啊,不过,璃月历史上,也不乏如诸葛亮一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所以咱们也能感同身受。”
“是啊,前段时间,听说层岩巨渊又有异动了,我就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史料……帝君座下夜叉,带领千岩军,拒敌于层岩巨渊三百里,最终尽数战死,直至帝君归来……”
“诸葛亮为了季汉,他们为了璃月……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历史上,累死在工作岗位之上的璃月七星也是数不胜数,他们都和诸葛亮一样,是英雄,方秋写诸葛亮,也许就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先烈们的精神。”
“虽然方秋这一刀捅得我呼吸都不顺畅了,但方秋的确是为了弘扬我璃月精神,我就不骂他老匹夫了……”
“真期待方秋也能为他们写一首歌啊。”
“隔几天会有读者反馈,咱们可以把这个建议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