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最大的中年人道清思索了一下,忽然额头上流下了些许冷汗,瞳孔睁大地咽着口水:“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
他们是四张狂,是天生异人的全性四张狂!”
【320】.杨朱学说和四张狂(1/3)
“全性四张狂”
曹焱兵还有些疑惑,显然对于..这个组织他并不怎么了解.
“全性保真”
的概念他倒是............知道,这是杨朱理学延伸老子“无为而治”
进一步提出的“为我”
概念,属于道家理念.
“全性,异人界的一个门派,内部组成相当杂乱,但却是一个底蕴源远流长,,的门派.
这里头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唯一的共同点便是做事全凭个人心意喜好,所以全性的人也多为他人忌惮和不喜,因为谁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以一个无关紧要的念头大打出手.”
身姿依旧潇洒的全真派李则一边应敌,一边用淡然的语气解释着.
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听出,他对全性好感缺缺.
不过比起百年100后那人见人厌,成为异人界公敌的全性来说,这个时代的全性口碑倒还没坏到那个程度.
严格来说全性的核心理念并没有错,20即便是百年100后的行事风格也不能说他们是错的.
“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这个概念最初就是...杨子杨朱看不惯墨家墨子“非攻兼爱”
的理念,认为那种…极端道德主义超出人类极限,从而提出的反驳理念.
杨子认为人性的道德属于外物,本性如水,至清至纯,生命永远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
百年100后龙虎山那位老天师张之维教育全性弟子,说对方只记得“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却忘记了祖先另一半教诲的“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信誓旦旦地把全性的人一路子干翻.
其实被人打到老家,反过手暴打对方没毛病,但是他说的话却存在问题.
这两句话分别对应两个成语.
一毛不拔,一毫不…取.
乍一看,两个成语格式很相似,张之维说的话也很对仗,下意识让人认为这就是杨朱说的话,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一毛不拔的源头是杨朱,一毫不…取则是......苏轼!原文也不是什么张之维硬对照格式瞎扯的那句话,而是《前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这是苏轼表达的是世界万物多有主人,不是我的东西我不拿.
也就是说,这个成语的出处所表达的意思就没有张之维口中那么博大.
开玩笑,杨朱理念是什么杨子认为既然道德是虚无的,那么该如何选择方向他的弟子子华子仅仅是从个人身体出发,一切有利于生存的都采纳,一切违背生存的都要求抛弃,再稍后的庄周则是放自然,绝仁义,回归自然.
开创人杨朱只提出了“极度个人主义”
.
并没有一毫不…取只为天下苍生的救世理念.
而构成杨朱学说的其他人言说各不同,核心主旨却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那就是为了生存甚至可以舍弃道德,人伦,人性本身的求生欲应凌驾于一切.
张之维其实看得透,建国后界需要一个共同目标作为“反派”
,只有那样其他势力才能坐在“正义使者”
的位置上为所欲为.
随心而为,从不喜欢遵守规则的全性就成了那个目标.
本来全性就是...一群做事随心所欲的人,结果又成了举世皆敌的目标,反抗就是...必然的事情.
几十年的演变,恶性循环之下全性自然就成了公认的“恶党”
也正因为他其实看得透,所以张之维在对付全性的时候也在下意识地曲解杨朱的概念,动不动就把“不取一毫”
挂嘴上抨击全性.
实际上,墨翟墨子学说和杨朱学说之间没有对错.
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国人的思想依旧是是徘徊在这两种之间,不是墨子的社会主义,就是...杨朱的个人主义,可事实上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很纯粹地达到这两种理念.
即便是漫威中的美队都避免不了私心,同样即便是再自私的人也肯定有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
“咳咳,我们全性的确谈不上什么好人,但也不至于无缘无故招惹麻烦,万物有因才有果,看待事情莫要太片面了,全真教的小子.”
全性掌门周欢笑眯眯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有没有生气.
“强词夺理.”
冷冷地憋出一个词,李则也没有再反驳什么.
没好感归没好感,不过全性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因为累积仇恨而演变成一个类恐怖份子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