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到这个东西,是因为江夏的脑海中,正好有一道菜,能够满足那个客人的要求。
中医记载,羊肚菌性平,味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助消化、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另外还具有强身健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而西方,同样通过研究发现,羊肚菌因为其本身具有的一些物质,的确对上面说的那些问题很有帮助。
这也是东西方首次在这一类的药材上达成了共识。
总结就是,这是个好东西,不怎么需要搭配,只要不吃过量,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
而其中的疏通肠胃的功能,又恰好能够满足客人的需要。
在华夏料理中,羊肚菌通常都用于煲汤。
江夏就知道一道以羊肚菌为主要材料的料理,应该能够帮助解决酒店眼前的困局。
说起来,这个料理,还是之前江夏回料理店,找出的江家祖传食疗配方中记载的。
其野三郎对年轻的帮厨招招手。
“你去后勤处问问,把多余的羊肚菌都要过来,就说是我的要求。”
安排好了人手,其野三郎转过头对江夏解释起来。
原来,远月酒店的确有定向养殖羊肚菌,不过,养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制作补品,在西方,羊肚菌一般是直接作为补品使用的,因为做菜的话,味道上,似乎并不能比得过其他的菌类,也就是蘑菇。
所以,常见的奶油炖蘑菇中,很少见到羊肚菌,羊肚菌本身有一丝淡淡的苦味,这也符合大部分药材的特点,都苦。
不过,华夏料理讲究的是,只要能吃的,就能做成菜,如果味道不好,那一定是厨师不太行,知道了羊肚菌的功效后,研究如何用它做菜的人也多了起来。
经过多年的研究尝试,大家发现,最好的方式,还是煲汤。
药膳中,有一大半的料理,都要用到煲,因为煲这个动作,有利于完全激发出食材里面所有的药效,并不会像爆炒那样使得某些结构被破坏而损失一部分营养价值。
而煲汤的搭配,无外乎两种,一种是排骨,一种是鸡汤。
不过,华夏老人家觉得鸡汤是发物,碰到着凉的人,很容易引起风寒,所以,鸡汤不太适合感冒的人,至于科学解释,老祖宗的东西,科学解释不清。
江夏想要做的,就是羊肚菌排骨汤。
这道料理,虽然不是药膳,不过却暗合药膳之道,厨师需要搭配调和其中的每一种食材。
江夏选用的是比较普通的搭配。
红枣5颗,盐10克,枸杞子10个,山药1块,排骨2根,当归6克,薏米1把,羊肚菌若干,葱姜蒜若干。
这道菜,江夏也不清楚到底应该是哪个菜系,不过从做法来看,应该更接近粤菜。
老广都喜欢煲汤,不论严寒或者酷暑,热的时候煲凉茶,冷的时候煲排骨汤,这已经随着历史文化,慢慢渗透到他们身体里面。
前去取羊肚菌的年轻帮厨已经回到了厨房,他的手里,拿着的正是羊肚菌。
将其他的食材准备妥当,江夏就准备开始制作自己的料理。
“江夏老师,需要我们回避一下吗?”
其野三郎对华夏文化算是比较了解,知道华夏的厨师,有不喜欢旁人观看料理过程的习惯,所以他很礼貌地向江夏询问到。
其实对他而言,学会这道料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光是樱花国和西方料理,就已经差点让他的整个料理理念体系崩塌。
再加入一道华夏料理。
其野三郎觉得,可能自己还没研究明白,就会彻底迷失在料理搭配的汪洋大海中。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江夏的系统,一个国家尚且困难,更何况是几个!
“哦,没有关系的,这也不是什么珍贵的秘方,只是很简单的料理罢了,你们想看的话,当然可以留下来的,甚至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我。”
第78章 江夏的配方
“真的?”
其野三郎还没说话,旁边的年轻帮厨就激动地说出了声。
“嗯,当然,我可是远月的老师,教别人料理,不正是本职工作吗?”
江夏满嘴都是仁义道德,其实,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要不是为了完成坑爹系统的世界任务,怎么可能不换点好处就传出去。
眼前这两个人,加在一起都快八十岁,能和自己那群可爱的学生比吗?
比不了比不了,甚至连坏脾气的绘里奈都比不过。
将排骨洗干净,切段,江夏开始了这道神似药膳却不是药膳的料理制作。
大火烧开水,丢入排骨,捞去浮沫,已经是所有猪肉料理必做的一步。
排骨捞出,煮开的水不要倒掉,这就是原汤。
将干的羊肚菌浸泡在约45度的清水里30分钟,然后捞起轻轻挤出水分。
原汤放一边沉淀,另取适量清水,倒入泡好的羊肚菌快速的一便打圈清洗,反复2-3次。
这一步中,一定要注意将羊肚菌彻底清晰干净,因为羊肚菌表层的花纹内壁,很有可能藏着数不清的杂质。
接着,江夏在锅里加入少量油,放入处理好的排骨煸炒,同时放入姜片大蒜葱段冰糖炒出香味。
在这个阶段,料理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适量老抽、生抽、一点蚝油翻炒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