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2 / 2)

“……我不出去了。既然你提到了电影……”

里昂说着,从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里掏出了一部光碟投影仪。

女友喜欢看电影,早就想买一部了,但之前两个人手里可没什么钱,买个这种东西都要事先计划,可以说穷得惊心动魄。

除了投影仪之外,他还在街角的音像店里租了好几张碟片,爷要一次看个够!超期不还也能超个痛快!

短暂的兴奋感过后,就是对自己竟然这样没出息的自嘲的苦笑。

“玛娅?”

他的女友在呼唤声中转过头来,见到拎着大包小包的他,不禁愣了一下,这才擦了擦手,走过来说:“怎么?你的照片终于通过了吗?”

一般情况下,这位自由摄影师都是向各种报社杂志社供稿、以此来赚点小钱维持生活的,所以才有“通过”这一说。

玛娅知道自己的男友一直把作品视为艺术,可以说每按下一次快门都是在强迫症一样地计算着需要的光线量、快门速度等等,如果每个向报纸杂志供片的人都是这么严格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他们基本都赚不到什么钱……因为读者们不会在意配图的质量,不管你拍的时好时坏,报社给你的钱都是一样的。

唯一有可能赚多点的方法是专门去搞自然摄影或时尚摄影,然后跟对应领域的杂志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只是里昂做不到。正如之前所说……世界上哪有只关注城市阴暗面的杂志呢?

“是的,通过了。”

对于那个据说在世界之外的酒馆,里昂也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女友解释,只能暂时略过这一段,简单地解释说:“不过不是报社,是位很有钱的大老板找我拍了张巨幅私照,给了我七万块。”

“七万块!”

女友捂着嘴惊叹道,“不,亲爱的,你的作品当然有这个价值……不过那是什么照片?”

“稍后我会给你看的。现在……看看我买的东西你喜欢吗?”

接过里昂手里的包裹之后,女友玛娅迅速被幸福感所包围了。两个人已经在一起好几年,说好听点叫同甘共苦,说不好听的就是在一起穷熬。别说今天的衣服首饰了,两个人之前吃顿法国菜都要精打细算好久,约会的地方基本都是公共区域。

看到那些以前只能隔着橱窗羡慕地观看的漂亮衣服出现在面前,玛娅的心情实在没法保持平静。

“天呐,里昂……你应该用这个钱去买点更有用的东西……”

“我不是什么能说会道的人。”里昂回答,“我就照直说了,我感觉这些东西就是最有用的,因为我终于让跟我一起受苦的你能够如此展露出喜悦的笑容……”

女友高兴了一会,抱着他亲吻了几次,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咬着嘴唇说:“里昂,我也有礼物要送你。

“之前我给吉尔吉斯打电话,问他为什么不把你介绍给他那些艺术圈的朋友。

“他说,‘我一直在等里昂开口问我啊!’

“所以我就说了,他也答应将你介绍给苏珊·霍夫!”

第四章 城市之下

第二天早上,里昂好不容易才爬起来,准时与自己的朋友吉尔吉斯汇合,赶到了霍夫艺术画廊。

苏珊·霍夫是纽约艺术圈里鼎鼎大名的赞助者、买家,也是纽约市最大的个人画廊的老板。凡是在纽约要举办画展、摄影展、雕塑展的艺术家,不管是由经纪公司牵线、还是由自己的人脉出发,最终肯定是会找到苏珊的。

不管在世界什么地方、哪种艺术的从业者圈子其实都不大。这么一位有钱、有审美、有影响力、乐于赞助艺术家举办个人展出的女士,理所当然地是艺术圈里的顶流,是所有人都需要巴结的对象。

里昂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朝一日能站在她的画廊里面,等待着她的接见。

朋友吉尔吉斯却在一旁对他嘟囔着:“不管你干什么,就是不要提起玛娅。”

“啥?”里昂一脸懵逼地问。

不过吉尔吉斯确实一脸疲惫地回答:“苏珊喜欢的是单身年轻男性艺术家,最好还有点小帅就更好了……别那么看着我,我既没有艺术细胞,也没有你这张俊脸。”

“你说起来像是我今天要做的是另一种生意。”

气氛突然变得有点凝重,里昂只能这样开了句玩笑。

旁边的朋友却不觉得这是个笑话,只是耸了耸肩:“你什么时候有了艺术从业者不是出来卖的错觉?是从没人买你的作品开始的吗?”

“……”里昂只能用眼神表示,你再胡言乱语我就掐死你,在这个纽约最著名的画廊表演一生一次的行为艺术。

就在两个人穷极无聊地准备开始聊点别的的时候,苏珊终于走了过来。

平心而论,她是个相当具有女性魅力的人,虽然年纪稍大,但是美貌不减,还另外增加了岁月带来的气质。一眼看去,她风韵犹存、很懂男人,想必那些“单身年轻男性艺术家”都被她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样一个令所有男人忍不住遐想万千的美丽女性,说起话来却是异常地尖酸刻薄。

“……里昂是吧。你说你最热衷于探索这座城市的内蕴,挖掘那些隐藏在光鲜下的东西?但是我从你的作品里只看到了畏惧。比如说这一张。”

她指着里昂带来的相集里、某张地铁上拍摄的照片:“你当时就在正确的地方、但你错过了正确的时间。当这个邋遢的男人真的把脏东西沾到了那个上班族的身上,他那一瞬间、最真实的表情不才是最有冲击力的画面吗?为什么你没有捕捉到那一刻?是在害怕什么?”

里昂无言以对,他当时的确没有太过于深入,但却不是因为苏珊说的原因,而是过度直白的表达本就会让观者产生不适感、破坏观者的想象空间,导致艺术价值的下降。

但显然,苏珊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够直接、强烈地刺激观者情绪的东西。

“我就直说了,不敢揭开你内心深处的阴暗,就休想揭开这座城市的阴暗。你的技巧无懈可击,里昂,但是技巧优秀的摄影师在这座城市里一抓一大把……我真正想要的是有自己独特视角的人,那才称得上是艺术。下次见面时,我希望你能带着新的作品过来。”

说完,她没给里昂回答的机会,只是点了点头,就转头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个自由摄影师感觉自己像是被台风吹了一遍,从头到脚都是凉的。

他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好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作品集,垂头丧气地往外走去。

就在这时,身边的朋友已经又一次凑上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希望。”

[111.第111]

“……什么希望,她不是把我的作品骂了一顿吗……”

“可是她还跟你说‘下次见面’,也就是说她对于你的技巧是认可的,只是你需要再按照她的意思、拍些她想看的东西而已。苏珊就是这样,即使心里非常喜欢、面上也会表现得毫不在意,你只当她是在压价就好……如果她真的不感兴趣,那她一句话都不会跟你说的,或者哪怕是说,也比刚才的态度恶劣很多。

“你知道上次有个画家被她说了什么吗?这事在圈子里都快传开啦。她当时对那个可怜的家伙说:‘我往碎纸机里灌上墨粉、再压成饼做出来的东西,都比你的大作更像幅画’。啧啧。”

讲完了这些,吉尔吉斯郑重地对自己的朋友说:“我大概一周后还会安排你再跟她会面,到时你可以拿几张新照片给她,让她看看你的悟性如何。别忤逆她的意思!她最讨厌人家把她的话当耳旁风。”

也就是说,接下来里昂的任务就是如苏珊说的、再深入、再更直接地去挖掘城市中阴暗的部分,展现人性中不那么美好的一面。

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的他浑浑噩噩地走出画廊,沿街走向附近的地铁站。

这里顺便一提,其实他的作品集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围绕着地铁拍摄的……纽约的地铁就是很有一种文明的渣滓、腐朽的科技社会的感觉,建成已经一百多年了,不管是轨道、列车还是站台都是一副破败锈蚀的样子。

也许曾经它也是代表着世界上最顶尖的文明,曾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美国的骄傲;但是过了这么多年,渐渐没有了妥当的维护与修缮、它也变得老朽而脏乱了。

可是纽约人民离不开地铁。

它是最便宜、最靠谱的公共交通方式,不受纽约最繁华地段的交通阻塞影响,能把乘客准时送到工作地——这就够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