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亚马逊听到来自这个组织的消息,就是外界的商人带来的:修女会占领了大修道院,她们的领袖阿卡拉成为了当地的教长。
“盲眼”一定掌握在她的手里,假如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看穿这些罪恶背后隐藏着的黑暗……那么一定是阿卡拉。
修女会与亚马逊的历史渊源立刻让卡西娅想到了这个人,她仔细想了想,向着多斯滕说:“高地人,我有个可能能够了解发生了什么的方法。你要不要与我一起前往崔斯特瑞姆?”
“可以,我正想在南方呆上几年。”
多斯滕一口答应。
当然,那得是两人解决了里昂遇到的问题之后。
对于他们刚才所讲的话题,这个自由摄影师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其他世界的人一定很难理解,为什么庇护之地的人们总是会表现出对异类生物的绝对厌恶、并且能够迅速搭成伙一起战斗。
原因很简单:不懂得这么做的人早就死光了。
这是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是在血和火中一步步锻造而成。
来自地狱的恶魔们腐蚀了大地上的很多东西,让不少生物都成为了它们的帮凶,最残酷的时代里甚至连呆在城市里、跟大家在一起都难保性命安全。甚至地狱魔神公然行走于世、人类的数量在几年内锐减到不足原来的一成,白骨盈野、血肉堆积成山,那样的日子也才过去没多久。
庇护之地的绝大多数人,对于“恶魔”都有着切齿的痛恨,平生要是能做出什么给恶魔添堵的事,那才叫不枉活了一回。
之所以说是“绝大多数”……嗯,恶魔能提供给人类的东西往往看起来更加诱人。
并且,它们的邪恶其实正来源于世界自身。
恐惧、憎恨、毁灭,愤怒、痛苦、谎言、罪恶,哪个人类心里完全没有过这些阴暗的部分呢?
在哆哆嗦嗦的摄影师带领下,两个高大的战士来到了另一个时空的纽约。
时间正值傍晚,华灯初上,街上仍然热闹。
大大小小的汽车从几个人面前驶过,远处时代广场的灯光几乎把那片还没完全暗下去的夜空照成了白昼。汽车的引擎声和鸣笛、商店的音乐、附近建筑工地的施工声音,各种各样的噪声纷至沓来,吵得两个没见过这阵势的战士迅速皱起了眉。
“真棒,我感觉已经身在地狱了。”
卡西娅嘴角挑起一丝笑意。
里昂咂了咂嘴,毫无灵魂地回复:“赶上了晚高峰嘛。这些人在路上得堵个一两小时,明天早上再反方向重复一次……现在地铁里应该也是挤满了人的,我们可以慢慢走过去。我今天在那地铁站蹲了一天都没有等到那趟列车,可能它只会在午夜出没。”
“有道理,午夜往往是恶魔们最喜欢的时间。”卡西娅点头赞同。
步行对于他们这种常年在外奔走的战士来说算不上什么。曾经她也一口气绕着家乡的小岛跑了一周,除了出了一身汗之外没感觉身体有什么不对……亚马逊人就是这样。
身边那个沉默的大个子更是如此,据说野蛮人成年、能够独立生活的标志就是能一口气徒手从北侧的冰壁爬上亚瑞特山。她都想象不到那会是个怎么样的画面……冰面那么脆,又不会有什么尖锐凸起,怎么借力呢?
多斯滕此刻在想着另一个问题。
不用说,这是他第一次前来异世界。据说实力强大的法师们能撕开次元传送门、前往世界之外,在他看来,酒馆的薛老板一定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本来身在另一个世界、与周围人的衣着完全不同的他们,应该很是吸引周围人群的注意。不过纽约的人们就好像行尸走肉,从他们身边脚步快速地走过,就算被他们的高大强壮、奇特的武器盔甲吸引了目光,也往往不会停留下来。
对这个疑问里昂也如此回答:“晚高峰。”
如果不是赶着回家、或去打另一份工,纽约人看到这种质量过硬的变装还是会停下脚步看看的,说不定还要拍个照上传到社交媒体。
不过在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已经累了或者饿了,不会有闲心关注两个coser。
即使美国人也不是所有时候都那么闲的。
倒是对于两个天外来客来说,这个世界的风景分外的新奇。
脚下踩着平整的街道,四周的大厦好像一直通到天上,玻璃窗里的灯光下还有一个个正在忙碌的身影。四周路人身上的衣服看得出每一件都是整洁妥帖、材质和剪裁都要好过他们曾经见过的皇室贵族所穿的所有衣服。
很多人手里还拿着一个方形的黑色小盒子,放在耳边,好像靠着它在跟远方的另一个人对话。
甚至在走了一会、在某个变幻着颜色的灯柱下面等了一会之后,里昂身上也响起了嘟嘟嘟的声音。
这个在两人看来有些瘦小的男人接起了电话,对面传来的是女友的声音:“里昂,我下班了,怎么没看到你在家里?”
“我太闷了,出来转转,拍几张照片……没事的,你要是饿了就先吃饭,不用等我回来。”里昂说道。
“不,亲爱的……”女友还想再说些什么,不过里昂打定主意不想让她参与这件事,好说歹说地把她哄住了,叫她在家安心等着。
这些显然都是文明的结晶……而且是跟多斯滕和卡西娅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文明。人们自身的战斗力并无任何长进,不过把工具制造得越来越精巧,就像那个曾经被野蛮人一巴掌打翻的照相机一样,明明是那么小型的机器,却能利用“光影”从时光中切下一瞬间。
不过两个战士也并不是为了这个来的,即使难以避免地被这些东西吸引了注意力,但还是默默地跟在里昂的身后,在人潮之中向着地铁站走过去。
即使纽约地铁里已经发生过几次枪击事件,纽约运输署MTA也依然拒绝在地铁中加装安检系统。比起乘客的人身安全遭遇到的威胁,冒犯乘客的自由显然是更大的问题……在美国这是个很严肃的政治论题,而且出发点本身也没什么不对。
枪击永远是小概率时间,但公然侵犯自由的口子一开,这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本、存在的正当性就会被彻底否定了。
真正的现代国家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少了这个“正当性”。
等几个人好不容易逆着人潮进入了地铁站,流连在站台与列车间的乘客也已经少了许多。
里昂甚至还有时间摸出照相机拍下几张照片,惹来了亚马逊人的进一步好奇。
“你说你手里拿着的东西能把你看到的情景记录下来?但这有什么用呢,被你‘拍摄’的这些人也并没有花钱请你来。”
在卡西娅的印象里,还把摄影和油画当成相差不多的创作形式。在她的世界里,并没有那么多单纯为了艺术目的进行创作的画家,最接近“艺术创作”的作品往往就跟宗教有关。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些有钱、有时间的贵族大人们会雇佣画家,为自己或家人留下一幅肖像。
生存需求还没有被彻底满足的时候,人们对哲学或艺术的追求是会被压抑的。
“我希望探索城市的暗面……那些平素无人关注的东西。”里昂回答。他今天出门时并没有带作品集,不然可以给这两位异世界的朋友看看。
到底什么才是能打动人的、会被注意到的作品呢?假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战士们都能立马被吸引,那不就证明自己走的路是对的吗?
“你说的……银色的‘列车’,是那边那辆吗?”就在这时,多斯滕突然开口,他的视线看向了另一侧的隧道里、没有在运行的轨道线路上停着的一趟列车。
第九章 尽头的车厢
正如里昂描述……那些方形的盒子通体银灰色,闪烁着冰冷的光。
本来多斯滕也是没有注意到的,因为那趟车并没有停站,而是在隧道的另一头、幽深的黑暗中、备用轨道上静静地蛰伏着;直到上一趟列车开走,哈洛加斯人才能走到站台边缘,好奇地往两边张望,结果就发现了那东西。
所谓的“列车”,在多斯滕和卡西娅的理解中,应该跟战车差不多吧?
在庇护之地也曾经出现过某些不靠畜力、自身便能移动的战车,一般归类为大型战争机械,用魔法驱动、运送兵员或物资。
比起来,这个世界叫做“列车”的东西只不过就是走得更快、装载得更多而已。
从站台上探出头、向着那边的备用轨道看了看,多斯滕又转过身看向同样在张望着的卡西娅。
亚马逊人知道他想问什么,缓缓地摇了摇头。
没有魔法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