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也差不多了,股市有风险,要是全部抛出的话,能有一亿就了不起了。”司马祥端起茶杯,仍然不明白大佬想要说什么,只能迎合着大佬的话。
1973年3月,恒生指数狂跌,一路跌到1974年10月,从1774点跌到120点,跌幅92%,新闻版面上充满破产、跳楼、自杀等内容. ......
詹培忠赚的100万随之蒸发。
而黄世同等人则是发迹于七三股灾,身价各个都在五千万左右。
别看这点钱在手握二十亿的唐俊面前不算什么,但实则他们每个人拉出去都是99.9999%香江人需要仰望的对象。
许许多多的股民把他们的话,奉为圭臬。
当然要是眼光不准,一场股灾就会跌落云巅。
唐俊摇了摇头,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在我看来,你们最起码值100亿!”
见大佬松口,黄世同笑着道:“唐先生,你真会开玩笑。”
“不要妄自菲薄,你们在我看来的确值这个价格!”
“关键在于,你们愿不愿意跟着我一起干!”
“桌上的两箱钱有2000万,这是送给你们的见面礼,你们几个人平分,每人四百万。如果你们不愿意跟着我做事,没有关系,拿着钱就当相识一场。”
唐俊靠在藤椅上,指了指面前的那对钱。
司马祥、黄世同等人立即心中发紧,因为在两千万港钞附近,还有一把勃朗宁手枪。
一颗子弹值钱,还是四百万值钱。
这个问题在香江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看来,自然是选择400万搏一把。
但在黄世同他们看来,钱还能再赚。
须知,大佬手底下有几万能随5.9时为他搏命的兄弟,杀了他们最多去赤柱进修几年!
“唐先生,你想要我们几个跟你?”
司马祥都感觉到自己的手在颤抖了,他问出了问题。
“没有错。但是我给你们极大的自主权,你们几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公司,平时你们帮我打理我的资金。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我们见一面打打牌,聊聊天。见面的地点我会提前通知你们,派人过来接送。”
“我手头上目前总共有26亿9100万现金,加上洪兴的话总共30亿现金,今后每个月还有一两亿的收入。”
“现在轮到你们几个人选了。”
唐俊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环顾四周。
没有错。
他是想自己组建地主会.
180、大佬俊的决定,投资霓虹股市!
关于八十年代的香江,唐俊记忆深刻的也就是九龙仓、佳宁集团还有和记黄埔这三家集团的收购战,换句话说唐俊的好运气也到此为止了。
以他30亿港钞的资金,放在怡和这座庞然大物面前,根本不够看的。
因此,这也是他之所以想要组建地主会的主要原因。
面前是2000万港钞,以及一把勃朗宁手枪,这个选择题很好选。
司马祥再次确认细节道:“唐先生,你打算拿30亿资金投入股市?”
30亿港钞无论放在2022年,还是1980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须知1972年,包爵士投资红磡隧道也就花了3亿资金。
1978年的时候,李嘉成的长实集团市值也不过6亿多而已。
目前整个香江能拿出30亿资金的,不超过十个人。
唐俊放下茶杯笑了一下回答道:“严格来说是日股的银行股。”
黄世同纳闷道:“为何是日股?”
唐俊笑着回答道:“原因很简单,16香江的地产经济过热,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涨,制造业在慢慢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长此以往,一个没有实体经济作为支撑的地区,其货币必然会贬值。”
自1980年开始,香江经济过热的后遗症要开始逐渐呈现了,货币正在加速贬值。
1983年中英谈判时期,港币更是一天一个价格,巅峰时期1美元可以兑换9.6港币。
所以,唐俊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趁着现在先将部分资金撤离香江投资霓虹。
八十年代的霓虹,产业转型基本完成之后,霓虹经济进入资本化阶段。
这期间宏观经济增速,在起上一个十年的高增长下了一个台阶。
在微观上,企业利润水平也是比前期高增长阶段下了一个台阶。
但是,这期间霓虹股市却走出了至今为止日股最大的牛市阶段。
随着霓虹经济资本化阶段的深入,各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持续不断上升,大型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小微企业不断被淘汰出局。
在80年代,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那些霓虹大型制造业企业,例如:汽车行业的丰田、本田,家电行业的索尼、松下、东芝。
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当时霓虹几个大型银行的规模,要比这些大家熟悉的巨型企业大得多。1990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前10公司中,其中有8家是霓虹企业,而其中6家都是霓虹的大银行。
80-90年的十年出现了霓虹历史上最大的牛市时候。
而在这10年的牛市中,霓虹银行业板块涨幅达到了831%,位列所有板块第一。
等到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更是会加速升值,整个霓虹进入空前绝后的繁荣时期。
如今投资霓虹股市中的银行股,几年之后这笔钱返回香江,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司马祥、黄世同等人面面相觑,皆是从对方的眼底看到一丝震惊,作为香江的顶级金牌经纪,他们自然也看得出来这一点。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可能及时在73股灾之前撤出所有资金。
而唐俊作为一个矮骡子出生的社团龙头,年仅二十一岁,居然也能觉察到这里面的细微变化,并且做出判断。
这就难能可贵了。
足以可见唐俊之前的三笔操作,并非是撞了大运。
“好!唐先生!我们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