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1 / 2)

我的无限人格 4957 字 2023-03-12

“袁守诚,一切的源头。”李林道。

“对,就是那袁守诚,若非是他苦苦迫害,我如何会犯下如此大错。”泾河龙王赶紧开口道。

“小龙不说如何尽职尽责,但是百千年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而那袁守诚逼迫过甚,要断我泾河生灵。不说其他,就是竭泽而渔一事,也已经触发了大唐律法了。”

泾河龙王连声苦求,让十殿阎罗为之一愣。

的确是这个理啊,你捕鱼捕虾没啥问题,但是偏偏每天要一尾鲤鱼。

鲤鱼是什么?

根据天条规定,真龙不可随意出行,而龙宫之人经常幻化的便是鲤鱼啊。

“此乃阳间之事,这.....”泰山王沉吟道。

“虽是阳间之事,但是此事已经惊动三界,扰乱三界秩序,就算吾等联合办案如何?”太宗皇帝见到十殿阎罗为难,立刻出声道。

但是更令十殿阎罗感到诧异与惊恐的事情发生了,因为.......

“查无此人,三界六道之中,并无袁守诚此人。”

第二百四十八章 末那识

查无此人?

“你莫不是在消遣我,生死簿记载着众生万物的生生死死,袁守诚不过一凡人,怎可没有记载?”十殿阎罗大怒。

你这是让我丢面子啊,十殿阎罗对于生死簿有缺漏其实早就知道了,但是问题现在是在太宗皇帝面前啊。

有问题无所谓,但是不能让我丢面子啊。

天地人三界,本质上是平级,但是玉帝统领三界,是为最大。

而人间人皇或者阴天阴天子,按理来说,应当称玉帝为一声皇兄。

但是大地分有四大部洲,阴间有十殿阎罗,根本比不得玉帝。

即便是人间、阴间统一了,但是玉帝仍旧是最大的。

十殿阎罗给太宗皇帝面子,是因为大唐乃是南瞻部洲最大的国家,属于天朝上国,甚至其他几大部洲的国家也要给太宗皇帝面子。

你看看要是随便来个小国的国王,十殿阎罗还出不出迎。

“其实没有记载也并非不可能,天上仙人或者大雷音寺佛陀菩萨,都不被记载在其中。”判官瑟瑟发抖回答道。

“你是说袁守诚是天上仙人或者人间佛陀?”仵官王冷笑的看着判官。

“并非如此,或许那袁守诚乃是因为五百年前那场动乱之故,从十八层地狱中侥幸逃过的恶鬼。”另一名判官急忙辩解道。

将这个锅甩到了仙佛的身上,怕不是不要命了,直接甩给那个臭猴子不就行了。

这名判官心中大骂自己的同僚。

而太宗皇帝心中却也明白了三分,看起来这阴间也不过如此。

“五百年前的动乱,不知道几位王兄可否讲述给朕一下?”太宗皇帝就坡下驴,在人家的地盘,也没有刨根问底下去。

“唉,那场动乱可是一场波及三界的大乱,妖猴乱世,修改生死簿、抢夺龙宫宝物,甚至打到了南天门,是玉帝命西方佛老出手,才制住了那妖猴。”阎罗王长叹说道,面上还有着心有余悸的神色。

反正猴子已经被压了,所以什么脏事、烂事往猴子上泼就是了。

“话说在五百年前,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听人说书本来就是一种享受,而听阎罗王说书,就更是异常的享受了。

阎罗王虽然没有大肆辱骂诋毁那妖猴,但是言语之间的,却也尽是厌恶。

毕竟猴子撕了生死簿、砸了十八层地狱,而且还大大的踩了他们的面子。

“如今那妖猴就在大唐西部两界山处,已经镇压了五百年,正是要赎清自己的罪孽,幡然悔悟,方得解脱。”阎罗王最后说道。

虽然都是叫做大唐,但是此世的大唐几乎囊括整个南瞻部洲,乃是一等一的大国,面积比起地球上的大唐不知道大了多少。

伴随着十殿阎罗讲完之后,泾河龙王一事也定了调子,那就是乃是厉鬼出逃作乱人间,泾河龙王也是受害者。

但是泾河龙王擅自改时辰、雨水也是事实,被斩的不冤,只不过因为情有可原,便可免予在地狱受苦。

泾河龙王如今人在屋檐下,也只好连连称是,总算免予在十八层地狱受苦了不是吗?

“诸位王兄,朕有一事相求,虽然朕贵为大唐天子,但是天不假年......”太宗皇帝话音未落,十殿阎罗已经知晓了太宗皇帝的意思。

“崔判,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呈上。”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

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十王从头一看,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然后又继续顺着大唐宗室看下去。

但是等到十王掀开李林那一页的时候,却如何也看不见李林那一页的具体详情,这一页生死簿似虚还实,引得十殿阎罗不由得惊诧异常,不知何故。

“此乃佛王子修行之故。”就在十殿阎罗疑惑的时候,却听到一声唱喏,只见一尊左手持宝珠,右手执锡杖的僧人缓步步入阎罗殿中,周围鬼神尽数恭敬有加。

“贫僧地藏,见过大唐皇帝。”

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

因他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又在密教其密号为悲愿金刚或称与愿金刚;在金刚界示现南方宝生如来之幢菩萨;在胎藏界则为地藏院中九尊之中尊地藏萨埵也........

因其常救拔地狱众生痛苦,以其曾发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愿,故世人常以大愿地藏王菩萨称之。

见到地藏王菩萨前来,十殿阎罗与太宗皇帝急忙还礼。

“佛王子天生佛缘,堪破五蕴皆空,明悟生死轮转,已至末那识境界。”地藏王菩萨说道。

“敢问菩萨,何谓末那识?”太宗皇帝对于佛经不甚了解,因此不由开口问道。

他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也越来越好奇

“众生万物,皆有五感,所谓五感即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而在五感之上还有精神思考的第六感,因此第六感又被称为“心觉”或者“天眼”。”

“而第六感之上,又有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

“诸法无我,谁在轮回?”李林轻声开口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