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嫩的美好幻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幻想若是完全脱离了现实,没有任何现实意义那就毫无价值了。童话的受众绝对不只有孩童,就连成人也能够从中汲取所需要价值。
相比于完全虚幻的想象,安徒生的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众的童话作品投稿中就是鹤立鸡群,让主编惊为天人。
“这篇童话能够分化成两个维度。孩童的维度以及成人的维度。这两个维度巧妙的将美好幻想与现实意义安排了进去。”
孩子读这篇故事,会被小女孩的美好幻想所吸引,而羡慕。但是大人若是阅读的话,则会深深的感受到故事中所描绘的那个社会的黑暗。
“这真是...”
赤鸟的主编名叫朱红,在神奈国的儿童文学圈子里算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朱红一时间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篇作品。
事实上,只要是有一定文学造诣的人都清楚这篇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现阶段深受童心主义影响的童话作品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篇作品一定要放在这期赤鸟的第一篇刊登。”
朱红当即就拍板决定了。
但是当样稿送到社长手中过目的时候,却被直接的否决了。
理由也很简单:
“虽然看得出这篇作品是一篇优秀的佳作,但其中的思想内核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我们的杂志的主要受众是八到十二岁的孩子,文字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是往真善美那种方向去引导,而不是这种将黑暗和绝望包裹成美好光明样子的谎言。”
很明显,社长是一位童心主义的拥趸。
但是,社长所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时空的神奈国受到天朝文化的影响更甚,在教育的理念上也始终秉持着‘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童心主义之所以能持续到现在,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影响。
“真善美,这才是我们杂志刊登作品的核心原则。我们的目的是至少在这个阶段让孩子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
“不,社长。这篇童话的意义不止于此,它是能够让儿童文学再一次发展和前行的契机,您难道不明白了。”
赤鸟出版社,社长办公室内,朱红激动的拍着社长的办公桌。
“儿童文学也是文学,文学要发展也必须要突破。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文学奖项,像是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哪个不是对当今文学领域作出过发展和突破贡献的人物?”
“等下,朱红君,你太过激动了。”
平时一贯儒雅随和的主编这般的情绪激烈,也让社长吓了一大跳。
他连忙起身安抚这位既是自家杂志社的主编又是自己多年好友的朱红。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们都算是这个圈子的人,自然知道这部作品好坏。但是,在此之前,我们是一本面向孩童的刊物。”
“你想想,这种故事由我们杂志社刊登上去会有什么影响?这不是在砸我们自家的招牌吗?”
虽然是创建已久的老牌刊物,甚至连这个出版社都已经传承了几代,但是后浪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冬夏出版社推出的儿童刊物《男孩女孩》,尖河出版社推出的《银马》,这些被靠大出版社的杂志都是我们的有力竞争者。一个不甚,我们就会被弯道超车。不得不慎重一些。”
“我....”
朱红憋红了脸。身为出版社的掌舵人考虑的自然要多一些,他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朱红的倔脾气就是上来了。文人的理念的之争,自古以来都是十分恐怖的。而朱红也认为这就是自己和童心主义的理念之争。
“我不管,《赤鸟》杂志必须刊登这篇童话。”
“你这头倔牛,有理还跟你说不清了是吧。”
“万一出了什么问题,由谁来负责?”
“当然是由我!”朱红斩钉截铁的说道。
................................
风间夕并不知道,自己因为心血来潮文抄了安徒生大师的童话作品在老牌儿童文学刊物《赤鸟》上刊登之前,究竟引起了怎么样的争执。
在第三天,也是最新一期《赤鸟》发行的时候,他也受到了寄过来的由信封装着的一沓稿费以及一本最新一期的《赤鸟》。
相比于他能够从出版社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批印刷出来的赤鸟杂志,其他人想拿到这本杂志就要再延后半天了。
寺岛若子是一名秋冬杂志社的专栏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年轻的母亲。
自己的独生女儿今年刚满六岁,本就是高材生名牌大学毕业的寺岛若子自然也有自己一套育儿经。
若说女儿还是胎儿的时候是听胎教音乐,稍微长大一些的时候开始教女儿认识一些常用字。而到了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就是通过和女儿讲述童话故事来完成女儿的启蒙了。
俗话说的好,童话是滋养儿童灵魂的精神乳汁,是儿童希望和理想的启蒙,也是儿童生活的良方妙药。
寺岛若子十分同意这个观点。
哪怕童话对于成年人而言是枯燥幼稚且毫无逻辑的故事,但寺岛若子每晚还是会不厌其烦的同女儿讲述这一个个幼稚的故事。
在傍晚的时候,顺着买菜的机会,寺岛若子在书店里买了最新一期的赤鸟。
作为老牌的儿童文学杂志,就连寺岛若子她自己也是读这个赤鸟杂志长大的。
到了晚上,将女儿哄上床。寺岛若子坐在女儿的床前,拿出白天买的的赤鸟就准备同女儿讲述每晚一个的睡前故事。
翻开赤鸟杂志的扉页,寺岛若子直接跳过了目录,找到了第一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