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2)

“这样的风格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说是自成一派也绝对不为过。”

这种画风之前从未出现过,说是一派的开山鼻祖也绝对不为过。

理所当然,在画风这一部分,十篇佳作中,风间夕的《死后文》得到了最好高的评分。

满分三十分。

但是能进入十篇佳作名单的,画风,基本画工都不会太差。基本都是二十分到二十八分的区间。

真正能拉开分数的还是故事部分。

“《死后文》的故事也十分的精彩。”

坐在办公桌前的植村紫菀回想着当时,三位漫画家,四位资深编辑对漫画故事情节部分进行打分的场景。

一个完整的故事无非就是开头、发展、结尾,三个部分。当然,这也是最基本的叙事结构。

“《死后文》的故事框架构造在我看来十分优秀。”

对故事方面最先发表评价的是另一位漫画名家,以侦探漫画而闻名于世的青山大桥。

“并不是以一条直线的叙事方式,而是以‘死后文’为线索,通过男主和女主两个视角进行叙事。”

“男主线代表着梦想的视线,节奏纯粹,欢快,充斥着少年少女恋爱的青涩感。”

“女主线则是代表着现实,现实的残酷黑暗,人心的冷漠和猜忌。”

“看似对立的氛围却又相互嵌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情绪的宣泄感,爆发感。”

“总之一句话——完美的故事。”

“短篇漫画最能见作者的叙述功力。我觉得,受长度的限制,短篇漫画要想把故事讲好要么缩小故事的格局,要么大量留白让读者去发掘,同时还得避免把内涵给拉低了,这其中所需要的以小见大和留白技巧都是很考验水平的。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短篇漫画作者在创作长篇时能保证每一小节都精彩,而不是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这位叫作雨别朝的漫画家能用如此有限的篇幅就塑造出一片结构完整,逻辑通顺,内涵更是深刻的作品实在是让人惊叹。”

“结合其优秀的画风,我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雨别朝老师就是此次新人赏的第一名了吧。”

作为编辑,植村紫菀同样坐在会议室中旁听着新人赏的最终评上。

听到漫画家老师都对这篇作品赞不绝口,甚至青山大桥还在最后说出了那般话,植村紫菀差点就没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说起来,入社几个月了,她的手里还没有一个漫画家。

按照编辑部的潜规则,这篇《死后文》是由她所发掘出来。那么,之后这位作者若是在集英社发表作品,那他的编辑就非植村紫菀莫属。

到手一颗金蛋,由不得植村紫菀不开心。

但是,就在她以为尘埃落定之时,闭目养神的副主编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我认为,还要考虑一下...”

副主编推了推脸颊上的眼镜,面庞显得有些冷漠。

PS:打杯赛去了,今天只有一章。

PS2:感谢龙门高级警司,乔零乔斯达,赤瞳不吃饭,雨落那年空城,荒木飞吕彦老板的打赏。

第二十九章 王道

“我认为,还需要考虑一下。”

集音社的副主编一脸平静的说道。

这位副主编名为板仓敦也,在业界以冷酷而闻名。就是他全权负责的《周刊少年JUMP》作品的‘腰斩’事宜。对于连载漫画家而言,可谓是生杀予夺的人物。

板仓敦也说出这般表态的话语,让作为此次新人赏评委的三位漫画家,吉川瞬平,青山大桥,以及以少女漫画而出名的女性漫画家下川京香都不禁看向了板仓敦也。

“板仓先生,您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吉川瞬平忍不住开口问道。

板仓敦也摇了摇头。

“不,诸位老师都是在业界做出过傲人成绩的知名人物,专业程度不容质疑。”

“况且,这篇《死后文》的漫画也的确是十分优秀。其精致的画风在当今世界的漫画领域独树一帜。而在剧情上,那出人意料又在清理之中的转折也让整个故事脱离了低俗的套路。”

“就现在放在我们面前的这十篇佳作候选来看,无论是画风还是故事内容,这位叫雨别朝的作者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

板仓敦也话锋一转。

“我认为这篇《死后文》获得银赏绰绰有余,但金奖的荣誉却可以另有其人。”

“哦?”

听到板仓敦也这般话,青山大藏挑了挑眉。

“您刚才也说了吧,《死后文》的质量是压倒性的。其余的九篇与其相比根本没有可比性ba。”

“金奖不给《死后文》还能给哪个作品呢?”

板仓敦也摇了摇头,“我既然这么说,那肯定不是无的放矢。”

“事实上,我这里还有一篇参赛作品。”

板仓敦也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了六份打印稿件,一一分给其余的六位评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