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就是一次失败而已,不能说藤野先生没有才能吧。”西川佑介忍不住安慰道。
藤野敏之摇头道:“一次失败当然没有什么。哪怕是入门的月例赏,冲击好几次失败的也大有人在。”
“当时狼狈而归后,我又再次冲击了几次月例赏。第三次的时候在一位编辑的指点下总算是成功了。”
“也就是说,藤野先生也曾连载过?”松永静原本只是在一边旁听,但此刻也忍不住开口了。
“事实上是,当时是我主动放弃了连载的机会。”藤野敏之摸了摸鼻子。
“为什么?!!”西川佑介难以理解的大声问道。
“就是我说的那个原因,我没有才能。”藤野敏之笑了笑。
“短篇漫画的故事我都觉得难以驾驭,那中长篇呢?当时想到这件事,顿时就放下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我同居的女友怀孕了。就算能够连载,我也不觉得自己能够长久的连载。与其那样还不如在老师的手下拿一份稳定的薪酬。”
“就算是连载漫画家也不是一定光鲜亮丽的啊...繁忙和压力先不说。事实上,很多连载漫画家的境遇甚至要比助手还要尴尬。”
“腰斩的危机时刻悬在头顶,谁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哪样的。这种折磨不断的压榨着漫画家们,虽然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但大多数沙子最终都会化为粉末。”
“与其相比,助手这份工作反而很好了。没有那么多的压力,而且我现在赚到的钱其实也不比一般的上班族差...”
说着,藤野敏之突然停下了脚步。
“很抱歉和你们说这种丧气话。事实上,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梦想远比我这种死水的心态要珍贵许多。再未足够的挑战之前,可不能轻言放弃。”
“本来我是不会说这种话的,更何况我还和西川君、松永小姐你们认识没有多久。但这几天就是心绪复杂,不知道怎么的就全部说出来了。”
“我想,让我心情复杂恐怕是风间老师。”
“风间老师和我不一样,恰恰相反,他的才华是让人震撼的。”
“有趣的故事在我们的眼中是显得那样的理所当然。甚至在剖析之后,会觉得‘这没什么,要不是我没有想到这个点子’这种想法。”
“正像极了在做一道难题,在知晓解法之前,怎么也想不出答案。但知道解法后会觉得恍然大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简单。”
“但得到解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证明差距的过程。最难的也是这个过程。”
“就像是《魔圆》一样,魔法少女题材居然还能这样别出心裁,画出那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故事。”
“但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强大之处,就正是超过所有人的预料,打破了束缚绝大多数读者的固定思维。而能否打破常规就是才能有无的最好证明。”
“风间君这部《魔圆》就是才能最好的体现。事实上,他打破的东西在我看来要比前作《Death Note》来得更为的彻底。”
提到这四天的工作,《魔圆》最新一话的内容,三人瞬间同时沉默了下来。
作为漫画的参与者,三人是比编辑植村紫菀还要早知晓最新一话具体内容的人。作为画师,在参与制作中,更能感受到故事带来的震撼。
联想到魔圆的剧情,松永静和西川佑介顿时觉得藤野敏之关于‘才能’的论调是多么的正确。
毕竟,那真的是正常人能够想出的故事吗?
致郁系在业内绝对没有什么前例,漫画家基本都是冲着正能量热血王道过去的。
就算是之前也有邪道漫画,那也只是剑走偏锋的邪,观点有些偏激和黑暗罢了。
在之前,绝对没有一个人敢把绝望和堕落的故事摁在读者的脸上的。
若是没有精彩的故事和设定,大部分读者绝对是接受不了这种考验心理承受能力的作品。
但是,现在这个先例却是被打开了,而且是以最让人没有防备的,最能够将人们心中的固定观念给完全摧毁的魔法少女题材为切入点。
“打破常规,反向切入...”
西川佑介若有所思。
“优秀漫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引起读者共情。王道漫画用热血的故事激发读者的情绪。那其实也可以反向来操作...”
风间夕大师,我好像悟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内 部 裙 8 6 9 0 6 2 9 5 2 群情激愤
正如风间夕的助手,藤野敏之三人在私下所讨论的,《魔圆》的这部漫画和jump上,乃至如今业内各种漫画杂志上的各类漫画在风格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大部分的漫画都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畅想而诞生的。尤其是王道漫画,读者往往会代入到漫画的主角中,简称“中二“。不可否认的,大部分青少年的中二病其实都是受到了漫画或动漫的影响。
由代入感来产生共情,这是当下优秀王道作品的共通之处。
但,《魔圆》不一样。
哪怕是被认为是邪道崛起之作的《Death Note》,两位具备惊人智慧和执行力的主角也能让人读者产生代入感。想象自身是月或者L运用智谋来进行交锋。
但魔圆的话...你想代入到哪个角色之中?
先不说只有小女孩会憧憬的魔法少女角色,现在除了像是个吉祥物一样主角鹿目圆,其他的主要角色,学姐直接断头领便当,女二蓝毛更是头顶一片绿,眼见着就要坏掉。
主要角色这种的境遇除了受虐狂的读者根本不会有人主动代入。
但代入感的产生,除了让读者主观性的代入故事,还有另一条路线:用感人至深的故事来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走这条路线有一个必要的条件:真实感。没有一定的真实感,读者潜意识中也认为这是个虚假的故事,根本不会将情感介入其中。
不得不说,在虚拟中寻找真实感是最难的。
而达到这一步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前置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