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2 / 2)

这固然和雨别朝这个自带光环的笔名脱不开关系,但更多的是《炎拳》漫画本身的质量。

画工方面就不用说了,前世的经典日漫画风放在这个异时空毫无疑问是走在最前列的。更别说藤本树这位漫画家高超的分镜技巧。

藤本树作品的的风味除了故事上的自由以外,画工分镜则是突出一种“电影感”。

电影是媒体艺术类型的集大成者,是能将视觉听觉等诸多感观融合在一起的体裁。这人们赞美一部漫画,会用“电影感”这个词。其本质上是在称赞作品的分镜和画面,用一个个孤立的2D的静态媒介传递出了电影版的流畅效果。

而这种流畅性,哪怕是在前世那诸多行业大佬林立的圈子中,藤本树也是表现得十分突出的。这种优点,风间夕自然不会放过,也用金手指一脉的继承下来。

再说漫画故事本身。

其实真正考验作者故事功底的恰恰是看似普通的故事。能把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写的引人瞩目,写出特色才是大佬的风范。

前面也说了,末世与超能力,这两个设定并不算瞩目,吸引人眼球。同风间夕之前拿出的《Death Note》、《魔法少女小圆》相比,《炎拳》的设定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但是,正是这平平无奇的设定,在读者眼里依旧是带有特色和惊喜。

首先是绝妙的人物塑造与氛围搭配——炎拳里面的人物身处于末世,不同于其他废土流作品所表现出的秩序崩塌过程中带来的认知改变。其中的人物是带有接受失去一切后彻底的麻木色彩,其中却也有疯狂的情绪隐现。

同神奈国之前的废土作品相比,《炎拳》这种出色的氛围感可谓是鹤立鸡群,那丧失了生与死的界限感的冷漠众生与这个冰冻的世界相得益彰。

“故事带来的压抑感正是因为这种出色的氛围塑造...”

“但为什么...”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啊!!!”

《炎拳》本周的原画画稿如约摆在了植村紫菀的面前。但看完原稿后,植村紫菀整个人却都是凌乱的。

风间夕此时正坐在植村紫菀的对面,悠闲的吃着便当。听到植村紫菀这样说,他才抬起头来:

“这不是紫菀姐你的建议吗?”

“我的建议?!!”植村紫菀声音放大了一倍。

“上次你不是说《炎拳》的故事氛围太过压抑了,得缓解一下吗?”

植村紫菀一时语塞。上个月的时候,庆祝魔圆动画化时,她确实提起过这件事情。

“我是说过,但是...为什么是以这样的方式啊!”

植村紫菀把原画稿重重拍在了茶几上。

这篇画稿正是让志诚真人为之懵逼和不解的那部分剧情。在整个工作室和风间夕的努力下,终究还是给创作了出来。

接着上一话的剧情,复仇在望的阿格尼被长相酷似其妹妹露娜的尤达给砍下了头颅。

因为阿格尼是再生能力者,暂时没有办法杀死。所以尤达准备亲自把阿格尼的头颅丢到海里。

但这一计划却被突然出现的新人物给打断——是一个名为利贺田的女人。

利贺田同样也是一位再生能力者,因为家里珍藏的电影录像被贝城的士兵所焚毁了,生无可恋的她想要自杀,却因为再生能力太强了,根本死不了。

于是路人建议利贺田干脆自己去拍一部电影。

“有个燃烧的裸男在和贝城的士兵在战斗,这不拿来拍个电影太可惜了。”

被这句话启发到的利贺田决定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火焰人,于是她把阿格尼救了下来。

志诚真人在看到这个剧情的时候,大呼风间夕太自由了。

不仅是志诚真人,就连和风间夕一路走过来的植村紫菀这次也是完全没能跟上风间夕的思路为什么会凭空出现一个和故事无关的人。

为什么突然拍电影,又出来了个导演。

之前魔圆连载时期,也出现过类似意想不到的情节——巴麻美突然的领盒饭。但那一次绝对没有这一次让人捉摸不透。

巴麻美至少是因为战斗而死,符合主线。但拍电影这种和故事复仇的主线完全偏离的情节就根本就是在乱来了。

“正常来画,在复仇的情节中把前期积累的压抑气氛一股脑释放,这样不就行了吗?”

植村紫菀有些焦急的说道。

但风间夕的一句话却把植村紫菀的嘴巴牢牢堵住了。

“那样的话就太无聊了。”风间夕淡然的说道。

“读者都能猜到后续的剧情不是我想要的。这也不是我的风格。”

在植村紫菀的眼中,风间夕迄今为止展现出来的风格是什么?

出彩的设定?现实的故事?残忍的内涵?

都不是。

这件事早在以前她和风间夕的讨论中,风间夕就已经和她说过了。

“我要在这个世界展现的是不一样的故事。”这是风间夕当时的原话。

所以,风间夕的风格是反套路,反常规。是以人琢磨不透的情节而让读者产生期待感。

像是死笔,以智斗类型的故事为核心,读者根本猜不到后续的发展。

魔法少女小圆,以魔法少女作为欺诈的外表,展现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魔法少女的故事。

到了现在的《电锯人》和《炎拳》。

《电锯人》本来就是为了反传统王道套路而诞生的王道作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