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2 / 2)

对于这部漫画的收尾,风间夕还是感到有些苦恼的。

你说树哥的作品整体构思很巧妙,这没错。电锯人里埋下的伏笔众多,每个矛盾点都能发掘出对应的意向,在构思上堪称一绝。

说树哥的故事逻辑严密,这也对。藤本树的故事虽然自由得不行,但若要进行深究的话,会发现人物行为衍生的事件都是符合逻辑的。

其实,真正让人一言难尽的藤本树的叙事节奏——那种经典的藤本暴走式剧情。

电锯人的初期就有体现,那时候还不明显,但在后期就彻底放开,仿佛一头脱缰的野马。让人不禁怀疑这作者是不是磕了药,画嗨了。

好在藤本应该是在动笔画电锯人之前就早早的构建好了框架,并且想好了结局。

故事节奏虽然在后期一直放飞自我,但在收尾工作上,藤本树还是顺利的把一切都拉回到原定的道路,从而使这个结局衔接上开头,不曾脱离这个漫画的主题,深化并升华了其中的内涵。

不过,在这种情况,风间夕想要对剧情进行修改就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修改。

没错,虽然是在异时空文抄前世的作品,但风间夕也不是单纯的照搬。

像是异时空版本的《Death Note》,对比前世的版本,风间夕就在结尾处就进行了改动。

人毕竟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前世死笔原作在后期故事上争议挺大的。

夜神月的降智,代替L的新人物远没有L那样的魅力,这些都是诟病之所在。后半段明显是不如前半段那般的有趣。甚至有不少极端的粉丝认为死笔有着烂尾的嫌疑。

既然如此,这异时空的版本为什么不针对这些让人诟病的地方修改一二呢?

不仅是死笔,像是魔圆,风间夕也进行了细微的改动。

因为魔圆的原作是动漫,一般都是漫画改变成动画,而动画逆向改成漫画的事情还是很罕见的。在主体故事内涵不变的情况下,节奏方面风间夕是必定要进行改动的。

这种改动还发生在各种细节方面,比如这个世界没有安徒生,沙耶加应对的人鱼魔女映像也是要安插在故事中进行解释。

总之,应对异时空诸多不同的要素,小范围的修改是很有必要。

风间夕这种调整改动只有在树哥的漫画上遇到了挫折。

因为,风间夕真的不知道从哪里进行下手。

怎么来形容《电锯人》这部漫画呢?

风间夕莫名想起了流传在程序员中的那张奶牛图片。

虽然你完全搞不懂这个程序为什么能够正常运行,但它偏偏就是在运行了。

电锯人也是这样,单个的片段是神经病一样毫无意义,但凑在一起却是能让人觉得生草的同时,又无比的有趣。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对电锯人进行微调还真是无从下手。

别的漫画作者的故事设计思路,细细揣摩后,还能发现规律,跟上他们的思路。

只有藤本树,这是风间夕根本跟不上思路的作者,只能说我们的树哥可能真的是在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要将其画出来,真正自由的漫画吧。

所以说,当时自己准备新作的时候是怎么心血来潮选择搬藤本这个神经病全家桶的?

不过,既然都这样了,风间夕也懒得再去想修改的事情了。

编程的第一法则:如果你的代码以某种莫名其妙的方式跑起来了,就不要再去碰它了。

《电锯人》神经式的故事在读者群体中反响很不错,可能读者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能让思维和逻辑罢工,一起狂欢的故事。风间夕也不打算去改什么了,顶多是在背景设计上,稍微改动为更符合这个异时空的设定。

...........

早川秋之死算是《电锯人》故事的一个小gao潮。

蒙太奇式的双线描写手法,将剧情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早川秋篇和蕾塞篇所展现的意义其实是不同的:蕾塞篇更注重是对于蕾塞这个人物的刻画。故事是用来深化蕾塞这一人物形象的。

而早川秋打雪仗篇恰恰相反,早川秋的人物形象在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刻画。所以打雪仗这里,藤本树的主要意图并非是继续加深人物印象,而是为了凸显早川秋故事的悲剧意味。

这种悲剧的体现比起蕾塞死后的让人惋惜,在感观上的冲击会要更加的巨大。

当然,这段剧情所能激起的读者反应也会更加的激烈。

早川秋是故事中唯一的正常人,而他的死仿佛也代表着日常的结束。没有了日常的铺垫,那就只剩下不断展现的矛盾。

“我要当玛奇玛小姐的狗。”

还没等读者从早川秋之死的剧情中缓过神时,下一话的故事就立刻给了读者们一巴掌,将所有人打醒,或者说把所有人打懵逼了。

早川秋的死给电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想起是自己杀死了早川秋,电次就会觉得无比的痛苦。

痛苦到他不想再去思考了,这时玛奇玛找上了电次,在温柔乡里电次许下了自己的愿望,要当玛奇玛的狗。

“啊这...”

“我放弃思考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所有的读者脑袋都宕机了。

然而故事还没有结束,坏女人叫来了帕瓦,并当着电次的面将端着蛋糕,本是来给电次庆生的帕瓦给杀掉了。

没错,作为主要角色之一的帕瓦就这样被玛奇玛当着电次的面给崩掉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由就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