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1 / 2)

虽然是一位助手,但藤野敏之的收入其实不逊色于那些出不了单行本,在腰斩线上苦苦挣扎的普通漫画家了。

“藤野先生...”

听到风间夕叫他的名字,藤野敏之也是微微一笑。

“风间老师,恭喜您的作品顺利完结。那么我也要准备告辞了。”

作为工作室的总管,藤野敏之也知道接下来风间夕要休息几个月,新作一时半会还拿不出来。

虽然和风间夕的合作很愉快,这位老板也出手很大方。但他毕竟是要养家糊口的人,这边的工作结束,他不可能等几个月,自然是要立刻去找下一份工作。

“在您工作室里工作的日子很开心,期待日后我们还能一起进行合作。”

“藤野先生,不用这么客气。”

风间夕摇了摇头,问道:“新的工作找好了吗?”

藤野敏之摇了摇头:“这个您不用担心。”

漫画家助手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很多,因为这行其实没啥硬性要求,也不用考啥证之类的。

不过人多是多,那种经验丰富画工了得的助手却是很少。因为这行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助手的工作视为一个跳板。

藤野敏之在这行是以技术和经验闻名的,算是很抢手的那类助手类型。再加上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和很多有名的漫画家都有过合作,自然同各个漫画杂志的编辑都很熟。

有着这层关系网在,就算是酬劳要得多,也不愁找一份助手工作。

“事实上,我是打算先休息个半个来月的,带着我老婆孩子去旅个游,然后再考虑找下一家的工作。”

助手基本上是联系好了就立刻面试上任,磨合啥的都是在工作中完成的。算起来,去年来风间夕这边后,除了年假算是长假,藤野敏之也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说起来,新兴文化创作领域,如网文、漫画行业的创作者都是苦逼。

不同于传统创作领域,作家画家之类的,创作的时间三分之二都是取材追寻灵感,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才是真正的创作。

漫画家和网文作者这种是全年无休。就算是行业顶尖能拿一份丰沃报酬又怎么样,还不是在带薪坐lao。

有句话说的真的是极好,当你踏上网文(漫画)这条道路后,再也不是个凡人。人世间的情欲不能再沾半点,如果你动心,粉丝读者就会时时刻刻骂醒了,死扑街,赶快更新。

md,岛国女性不是很喜欢嫁给相扑选手吗?不仅是因为相扑选手在岛国的社会地位很高,还在于他们的工资很丰沃,而且还死的很早。

这么看来,新媒体创作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小说作者和漫画家都是被人尊称为‘老师的’。高强度的创作工作,说不定哪天突然猝死也不奇怪。死后留下的作品版权还能吃一辈子。

但为什么就算是这样,漫画家写手的单身率还是居高不下。

这是歧视!

赤luo裸的行业歧视!

事实上,这就是风间夕先入为主了。

根据调查,漫展上最受女性cos喜爱的配偶职业已经从摄影师,变为了创作者。

扑街先不说,有着一定人气的成名创作者是极其受欢迎的。

风间夕那一大票粉丝读者中,女性粉丝也不在少数。寄往编辑部的读者来信中,除去不怀好意塞刀片的,真情实意表达倾慕之意的信件也不在少数。

就算是风间夕现在的网传形象已经变为了半身不遂只能坐在轮椅上的中年男人形象,最近还多添了一条:精神状况不稳定。

但就算是这样,风间夕的女粉数量也没有丝毫的减少。

‘又想偏了...’

思维不知不觉发散到了很远的地方,反应过来后,风间夕立刻及时止住。

树哥还是厉害的,就算是异时空,伴随着文抄作品而来的精神污染也依旧存在。

‘或许,这几天自己真的得约个心理医生问问。’风间夕想到。

回过神后,风间夕甩了甩头,像是想把自己纷杂的念头全部甩掉一般,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藤野悠太身上。

“藤野先生,您误会了。”

风间夕开口说道。

“我的意思是,如果您还没有约好下家的话,不妨干脆留下来。”

“嗯?”风间夕的话让藤野敏之为之一愣。

风间夕立刻给予了解释:

“其实嘛,我一直想搞一个真正的工作室。”

漫画工作室在岛国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就是公司,只是规模较小,对外谦称工作室。

相比于个体户,这种工作室模式是需要成编制的。比如需要雇佣财务人员,需要开设企业账户,需要开发票,偶尔需要应付行政或审计检查,而且公司的钱通过工资形式支付给个人时,超过5000的部分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此外在一些城市,注册公司需要存一笔保证金。

第二种是未经注册的工作室,只是一种称呼,只要是在一间房子里工作,从1个人到N个人,都可以自称是工作室,大家凑在一起共享一些资源,如工作场地、助手、食宿等等,这种工作室形态比较自由,但却是草台班子,人员流动性很大,很容易解散。

风间夕之前的工作室就是属于这样的模式。

而第三种是介于公司和未注册的工作室之间的,也就是是注册工作室。工作室相当于个体户,相对于第一种公司模式,更加自由没有那么多规则束缚。但也是有固定的编制的。

风间夕说的想搞一个正式点的工作室就是指的这种注册工作室。

在整个漫画行业,绝大部分的都是第二种:搭建一个以工作室为名的草台班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