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你现在去吃东西,我等下给你把那部电影找出来,好不好?”
林瑾不知道就好,不知道我就有办法「诱惑」她,这个年纪秦姐是觉得不会让她们接触手机的,所以林瑾也就没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
我承认,林瑾在做事的习惯上和我很像,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凡事都要阶段性的完成才会做下一件事,否则心里会别扭得死去活来。
现在如果把当事人换成是我,那我肯定也会和林瑾做出相同的选择,看书的优先级是永远要高于吃饭的,哪怕这个「看完」是一两个小时以后的事情,结果也不会有所改变。
而我现在之所以要改变和我性格一样的林瑾,不是因为我狗拿耗子,更不是因为我成心想找林瑾的麻烦,而是真真正正的为她着想。
是!
我的性格的确是很内向,说难听点甚至可以被称为自闭,但我和林瑾最大的不同,是我有相同血缘关系的家人。
我对外自闭没什么,回到家之后至少还有小溪和游琳陪我,可这里孩子太多,林瑾只不过是其中很普通的一个,秦姐和秦奶奶也不可能对她太过关照,她们的精力就不允许她们这么做。
所以越是这样,林瑾就越应该和大家一起活动,平常他们玩游戏的时候林瑾不参与也就罢了,但现在大家难得聚在一起「狼吞虎咽」,她要是还像往常一样沉默,那可就真的是自闭了。
“……”
“你听我说,书和电影还是有差别的,书的确是有很多细节,但表现力是远远不如电影的,更何况你现在连字都认不全,磕磕绊绊的阅读体验就更差了!”
原著和改编的争执其实一直都有,而我也是为了哄林瑾才特意这么说的。
我始终认为看书能给人无尽的想象,而改变只是所有想象中的一种,会扼杀人类的想象力。
村上春树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初中时第一次读《挪威的森林》,然后就喜欢上了这个作家,之后更是开始疯狂的看村上春树的作品,家里村上春树的书我都看了个遍,可唯独不喜欢由他作品改编成的电影,总觉得里面缺了些味道。
就比如《寻羊冒险记》里面,主人公请一女子吃饭,花了大半月的工资,然后独自感慨,说食物中有一股「浓缩了伙食费的味道」,这种就是电影永远也无法展现出来的感觉,是很玄妙的一句描写。
“我要是你,就先看一遍电影,知道这个故事讲的大致是什么,然后再从书里慢慢发现细节……”
考虑到林瑾现在字都认不全,那原著和改编的争斗自然是改编大获全胜。
而且说实话,在原著党的世界里,改编的作品有九成九都是不满意的,但这本「怦然心动」却不一样,我这个原著党当初看的时候都是一本满足。
它完美的还原了一位会令孩子们疯狂喜爱的魅力超群的女主角,也完整展现了两个叙述者之间富有吸引力的互动,最后又给了观众一个能引发共鸣的结局。
林瑾或许不明白那么多,但她只要知道这部电影很好看就足够了。
“可看电影是要大家一起去那里的……”
现在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林瑾并没有同意我的提案,而是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房间。
虽然从外面看不出来里面是什么,但从林瑾说的这句话里,我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应该是类似于放映厅那种,有几张桌椅再加上一个投影仪和幕布就行,这对孤儿院来说并不是什么奢侈品。
“这不一样,现在除了你还有人喜欢看这本书吗?”
“没有……”
“对啊,所以你们要怎么一起看这部电影呢?你只能陪他们去看动画片。”
我说过了,这么多小孩子,秦姐不可能对某一个人太过关照,一个人能照顾好他们的吃喝拉撒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所以像这种青春期的电影注定不会成为主流,林瑾想和其他人一起看那更是痴人说梦,恐怕还没有三分钟就都得嚷嚷着换片。
“可动画片不好看,都好笨!”
“呃……”
该怎么说呢?
林瑾真的有些太早熟了,我在她这个年纪都还在看动画片,这就不是一个一年级学生应该说出来的话。
“算了,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愿意的话就赶紧去吃东西,我在这儿也待不了多久,你也不想到时候只能看一半吧?”
明明都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可林瑾和其他人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也不知道她这性格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和这么多差不多年纪的人住在一起都能内向成这个样子,真是奇了怪了。
“那……我们拉钩行不行?”
“拉钩?”
看着林瑾现在伸出来的小指,我终究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我都不记得自己上次和别人拉钩是什么时候了,今天居然要和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做这种「羞耻」的事情。
“对!拉钩!”
“行,不就拉钩吗?我陪你!”
毕竟我也是从那个年纪过来的,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林瑾的心思。
在这种年纪的小孩子眼里,可没有算计这一说,她们口中的拉钩,比成年人世界中的合同还要管用。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说话要算数~~”
“算数算数,再盖个章,这下你放心了吧?”
用力将自己的大拇指按向林瑾的拇指。
这里的图书角大部分还是故事书,下次如果有机会来的话,给她带几本有趣的书好了,新华字典也该买新的了。
“嗯,放心了!”
“那就走吧,带你去洗手,再不去都要被那些人抢光了……”
小孩子是不可能抗拒炸鸡的香味的,这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