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玩股票的观众笑疯了,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也笑疯了。
“你以为那是菜地啊!”
赵本三总结的说道,“别炒股,风险太大了,还是做豆腐安全!做硬了是豆腐干,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臭了也有人买,稳赚不陪呀。”
喜欢炒股的观众和网友都笑抽了,做那么多豆腐你要哇。
“股票天天跌,物价年年涨,大米涨,白菜涨,就钱不涨。以前1分钱能买根冰棍现在都要1块了,以前1分钱能买两块糖现在也要五毛了。所以说,还是拍电视剧吧。最近,我和吴小子就要拍部电视剧,他投资,我出人,和跑男团一起,准备拍部大戏。”
“拍部什么样的大戏?”鲁遇一句话问完,观众们都看了过来。
第676章 年老蔫坏的赵本三
“这部戏,是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赵本三神秘的说道。
“讲什么的?”鲁遇为他添了杯茶。
“不告诉你。”
鲁遇:“…………”
“赵老师,咱能不这样吗?”
“是啊,不带这样吊人胃口的。”台下的观众也在摧。
赵本三端起茶杯,光笑,就是不说,鲁遇没法子,转头问吴利。
“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为一些老军人拍的戏。”
“抗战题材?”鲁遇挑了下眉,观众们顿时没了兴趣。
抗战电视剧这些年早拍烂了,没意思,太假,把小鬼子拍的跟二百五似的,扒路军全成了神仙,一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看第一部第二部还能当个乐呵,看到后面就开始恶心了。
小鬼子是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它的目标又是深入到外国领土作战。因此,小鬼子的陆军一直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战果为准则,机枪使用很少。为了节约弹药,甚至诞生了以少打多每发必中的变态要求,和白刃主义拼刺刀的疯狗模式。
一旦战况受阻,小鬼子的军官就会举起指挥刀,像电视电影里面拍的那样喊起杀机机。得到命令的鬼子士兵便玩命的发起冲锋,如同一群疯狗将对手撕碎,一度成为国军恶梦。
再说狙击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小鬼子敏锐的嗅到了狙击手的重要性。因此,早在1920年,小鬼子便开始研究狙击步枪,并在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大量使用。
据冀中老人说,那时候小鬼子站在卡车上开枪打人,车是动的,人也在跑,却能枪响人倒。所以,真正的小鬼子一点也不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垃圾。相反,还强的要命。不说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也名列前茅。
而我们,战胜了他们!
一味贬低对手是对我们先烈的不负责,同时也在抹杀他们的功绩和付出,更是在侮辱他们的勇敢和意志。
《一名关东军士兵的札记》中对鬼子狙击手的步枪射击训练有过这样的描述:
初步要求对300米外伏地靶5发全中,其中3发必须命中在1个拳头大小的范围内,相当于脑袋和双肩。
第二步要求速度,最初要求在4秒钟内击中300米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靶子。然后将时间限定在2秒以内。都做到后,就戴着防毒面具进行30米跑,之后进入限秒远距离精确射击,打不中的人不准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