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等新晋进士在礼部官员的提点下,紧随着文武百官,也步入了皇宫。
三十米多高的城墙,宛如高山一样,陈琦步入皇宫,对皇宫的城墙再次感慨不已。
好家伙,三十多米的高墙,可比后世的紫禁城城墙高多了。
进入皇宫后,首先看到的不是鳞次栉比的宫殿。而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宛如谁家放大了数百倍的庭院一样。
披坚执锐的猛士列队站在各自的位置,鹰眼一样注视着每一位进入的人。似乎稍有不慎,便能引来刀斧。
很快,陈琦等新晋进士便跟着满朝文武再一次来到太极殿中,等待传胪大典的开始。
不一会儿,李世民便来到太极殿,府乐响起,连绵不绝。
陈琦也只是模糊的看到一道巍峨高大的身影,脑补李世民升坐到大殿的龙椅上的场景。
当乐声停下的时候,前面的文武百官开始行礼,于是也跟着行礼。
李世民先是对新晋进士们一番称赞和告诫,而后让鸿胪寺的官员宣读皇榜。
看到这一幕,站在文武百官后的新晋进士们激动不已。
大殿内礼部官员走到桌前打开金榜,鸿胪寺的官员站在金榜前开始唱榜。
从甲榜第一名开始依次唱榜,也就是先从状元开始,到最后一名乙榜进士结束。
“贞观十三年恩科殿试甲榜第一名状元,陈鄂!”
“贞观十三年恩科殿试甲榜第二名榜眼,卢邵!”
“贞观十三年恩科殿试甲榜第三名探花,崔明!”
.......
“贞观十三年恩科殿试乙榜第二十六名进士,陈琦!”
鸿胪寺官员唱榜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寂静,也让陈琦一脸愕然的抬头起来,看向龙椅上的那道身影。
乙榜第二十六,倒数第一名?
开什么玩笑?
他堂堂一穿越者,都把灭佛暴富论这一大杀器拿了出来,你就给我一个倒数第一?
这是瞧不起谁呢?
可惜,唱榜的鸿胪寺官员可不管他怎么想,唱榜结束后,便回到了原来的队列。
然后李世民身边的内侍王德向前一步,高声宣布道:“陛下有旨,宣状元陈鄂,榜眼卢邵,探花崔明上前觐见。”
上前觐见,近距离接受贞观皇帝李世民圣训,这也是殿试前三甲的殊荣,以示皇帝对此次科举前三名的看重。
不过这跟陈琦没有丝毫关系,他也只能站在一众进士最后面,不断思考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可惜,认他想破头颅,也没想出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这完全不应该啊!.
第七章 要啥大红花,安心当个绿叶就行了!(求收藏)
李世民对前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表扬一番,然后就是殿试放榜的重头戏了——御街夸官。
御街夸官,也被称为游街夸官。
状元郎骑着高头大马在皇城御街上走,享受万民夸羡的荣耀。
当然榜眼和探花郎也会如此,只不过要落在状元郎后面,不能抢了状元郎的风头。
至于像陈琦这样的进士,要啥自行车,走路就行了。
御街夸官的目的在于表彰状元郎等进士,激励天下众人的上进心,尤其是学子们的上进心。
鼓励他们向状元郎学习,以他们为楷模,积极努力,奋力攻读,参加科举考试,为我大唐朝天子效力。
都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咱不羡慕,不羡慕!
某穿越者酸酸的告诉自己。
只奈何,这双眼却怎么都从状元郎陈鄂身上移不开。
很快,在礼部和鸿胪寺官员的安排下,状元郎和榜眼、探花郎由人引领去了偏殿。因为御街夸官是很注重颜面的事情,要给一甲三人更换喜庆、耀目的衣服才可以。
而陈琦等进士则是用一种羡慕的眼神目送他们离开,然后等着他们换上一身靓丽耀目的大红袍出来。
陈琦身边的进士们则是满眼羡慕的看着状元郎陈鄂。
准确说是羡慕的看着状元郎陈鄂的冠服。
状元冠服处处彰显了有别于其他进士的优越感,更为接近文武百官的朝服,二梁的朝冠,一根纯金冠簪,青色的垂缨从下巴下绕过。
并且,状元袍服是绯罗色的,有别于其他进士的青罗色,更为显眼贵气。腰带是六品官的光素银带,还有一块垂着珍珠流苏的药玉佩。
他喵的,这待遇超出普通进士不是一点半点,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好不好。
唯一可惜的是,这么帅气的衣服没穿在自己身上。
这大概是太极殿中所有进士们心中的共同想法。
不过,这里是太极殿,进士们就算心里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只能用一种羡慕的目光看向陈鄂,怎么都移不开。
随后御街夸官正式开始。
由礼部、鸿胪寺等部门的官员捧着金榜,走在最前头。
状元郎陈鄂领着榜眼和探花郎走在中间,陈琦等进士走在后面,一同走出皇宫,朝着承天门外的放榜台走去。
御街夸官,说白了就是状元郎领着进士们去皇宫门外看官员张贴金榜,然后回家的过程。
出了皇宫,便多了鼓乐御仗,锣鼓喧天,处吹打打起来。
众人在鼓乐御仗的引导下依次来到朝廷临时搭建的“龙棚”前,观看礼部官员张贴金榜。
金榜贴好后,早就恭候多时的长安府尹领着两个官员便上前来,说了句恭喜恭喜,然后便不由分说将一个大红绸斜披在了状元身上,胸前正好是一朵大红花,帽子上也簪了朵大红花。
另外两个官员也同样的给榜眼和探花郎披上大红绸,插上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