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真的是公道话。
而不是因为自己大唐钦天监监正身份,气运和大唐所有关联的原因.
第九十章 大唐不能晋升运朝的原因!(求订阅)
大殿中,袁天罡滔滔而谈,为大唐鸣不平。
他这话虽有稍许的私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心里话。
只是殿中众人闻言,却是笑而不语。
唯有泾河龙王等袁天罡说完后,笑着问了一句:“较之前隋~如何?”
较之前隋如何?
仅这一句,便让袁天罡彻底哑火。
他很想反驳一声。
然而,一想到当年观隋都洛阳万国来朝之盛景,所有的言语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隋朝的强大昌盛,大殿中的其他人可能不是很清楚,难道袁天罡自己还不清楚吗?
大业元年,隋帝登基称帝之后,便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制度,给了普通百姓做官的机会,打破阶级固化的桎梏。
一时间天下哗然,无数人杰前往洛阳。
袁天罡前往隋都洛阳,第一次见识到了隋朝之强大昌盛。
而后,隋炀帝在位十三年,他也经历了大隋一朝的兴衰落寞。
然而有一点是无论如何无法否认的。
那就是隋朝之强,隋朝之富,都远胜今日。
这一点从当初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后,取得年号就能知晓。
大业!
何为大业?
《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仅从隋炀帝的年号上,就能知晓当年大隋之富饶强盛。
反倒是李世民的“贞观”年号,不仅没有表现出大唐的国力情况,反而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
贞,正也;
观,示也。
“贞观”的意思就是以正示人也。
李世民取年号“贞观”,似乎为的就是告诉世人,他杀兄弑弟,屠戮子侄,霸占弟媳,囚禁生父,篡位谋朝是没错的,故而能以正示人。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袁天罡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黯然。
这些年来,他担任大唐钦天监监正,每日里面对日益强盛的大唐气运金龙。
这都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如今的大唐已经强盛无比,已经超越了以往的所有朝代。
然而,如今回过神来却发现,这都是错觉。
别说和传说中的强秦强汉相比了,就连被大唐灭亡的前隋都不如。
这让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面对泾河龙王轻飘飘的一句反问,张张嘴始终难以回答。
一旁袁守城见此,心中不由叹了口气,觉得自家侄子还是太年轻了。
这小家伙也不想想,若大唐真的有建立运朝,乃至冲击仙庭的潜力,他袁守城还会在李世民登基后直接辞官归隐吗?
还有那精明至极的泾河老龙,狡诈如狐的贾诩等。
这些人虽然不如天机术士一样能够占卜推算未来,却也是一个个人老成精,洞悉人心的主。
若大唐真的有着潜力,又岂会无动于衷?
袁守城觉得,即便自己天机术的人间界无双。
但若真的碰上贾诩和泾河龙王这种敌人,就算有天机术在手,也会被人生生算计死。
天机术也不能全知啊!
袁守城心中叹息一声,随后用一种无比惋惜的语气道:“其实,无论是杨广,还是李渊都是有机会的,只可惜时也、运也、命也!”
袁守城幽幽叹息一声,为这两位雄主感到可惜。
他并没有提李世民,显然是在他心里,并不觉得李世民有资格。
闻得袁守城叹息,殿中其他众人也是一脸的赞同。
尤其是坐在陈琦旁边的贾诩,更是忍不住摇头叹道:“其实,最可惜的还是李渊,谋算天下,却没算到会被自己的儿子坑死。”
“若是按照李渊最初的谋划,完全可以借李世民和李建成相争之机,挑起李世民背后山东门阀和李建成背后关陇门阀的内斗,然后待其两败俱伤之际,将天下门阀世家一网打尽。”
“只可惜他生了个好儿子,不仅看出了他的谋划,更是借此反过来拉拢了山东关陇两地门阀,并引入了佛门,一场玄武门之变,直接将李渊的所有算计打破,也让李唐失去了成为运朝的可能。”
作为三国年间的顶级谋士,李唐种种当然瞒不过贾诩。
最恐怖的是,一场玄武门之变,不仅让李渊的算计一朝成空,也绝了李唐成为运朝的可能。
至少,李世民是不可能有这个机会了。
且不说如今李唐的国运不足以让李唐晋升运朝。
即便积累足够了,就凭李世民的所作所为,也不可能得到天地认可的,也不可能得到大唐百姓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