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有那个妖魔仙神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捣乱。
无需大唐朝廷出手,一直关注着这里的佛门大神通者便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毕竟真要闹大了,他们的后续计划还怎么展开?
李世民和大唐朝廷还会乖乖的配合他们行动吗?
亦或者说,当真以为地仙界的人族是泥捏的,没有一点的脾气?
正如泾河龙王所言,不过是戏一场罢了。
谁要真的当真了,谁才是傻子。
陈琦结束了望气术,双眼再次恢复平常。
他默默的走到桌案前,再次拿起桌上先秦古卷,借着微弱烛光,细细品读起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而后几日,长安城中暗流汹涌,大有一种风雨欲来之势。
街道上不时有长安守卫军在巡视。
与往日不同,此时的长安守卫军们,披甲执戈,面目严肃,浑身上下都充斥着肃杀感。
好似若有丝毫不对,他们便会刀剑出鞘,直接杀人。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
来来往往的行人,更是连说话都不敢高声,唯恐惊扰到什么。
以往喧闹繁华的各大街坊店铺,也变得清冷了起来。
甚至就连往日里调戏良家妇女纨绔子弟,以及爱好风采风流的士子读书人也消失不见了。
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一种沉闷和压迫中。
.......
如此,一连几日,直至七月底,临近八月的某一天。
当一声充满欢快喜悦的龙吟在长安城上空响起。
让所有修士熟悉的龙气封禁之力再次出现。
整个长安城好似再一次的活了过来一样。
所有人都好似去掉了一副枷锁般,人也轻松起来。
“长安城的危机过去了!”
好似心灵福至一般,长安城百姓心中不由得生出如此一个念头来。
没有人知道先前的长安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没有人知道长安城究竟经历了怎样一场危机。
这危机又是如何解决的。
一切都好似莫名其妙一般。
再然后,便有天子李世民大赦天下,释放老幼宫女三千余人出宫。
一时间,长安百姓无不称赞天子圣明。
如此不过三五日,朝廷又有新的诏令下达。
诏大唐各州府,出榜招僧,于长安城中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
并命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前来长安城。
同时,大唐又出了一律法。
此律法规定: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参考的西游原著,勿代入历史!)
........
“李世民这么做,就不怕他那位老祖宗老子直接一巴掌把他给拍死?”
翰林院中,陈琦听到此事,也仅是摇头不语。
他很难想象,李世民究竟怎么想的,竟然会下达如此命令。
可以想象,今日过后,大唐境内,佛门将会兴盛到何种地步。
同时陈琦也有些担忧。
瞧李世民这架势,摆明的是投靠佛门了啊!
万一此时有人把他那篇《灭佛暴富论》给翻出来,他陈琦岂不是要凉凉?
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他那文章都要掘了佛门根基了,这罪名若是压下了,那就不是砍一条两条手臂的事情了。
不来个凌迟,诛三族九族什么的。
估计李世民都不好给他佛门爸爸交代。
“所以说,这长安城待不下去了,是吧??”
陈琦心中叹息一声,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下后路。
如果李世民真的翻旧账,或者有人为了邀功拿他开刀当垫脚石。
他继续留在这长安城,不死才怪!
陈琦想到这里,恋恋不舍的看了眼翰林院藏书,叹息道:“罢了,罢了,还是暂时躲避一下吧,反正这翰林院中藏书又不会跑,等以后再翻看也不迟。”
按照他计算,泾河水府的百万册藏书,足以让他读上几十年了。
几十年后,李世民早就凉凉了。
按照李唐“父慈子孝”的优良风格,李治登基后,能鸟李世民留下的命令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