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1 / 2)

要么另辟蹊径,再寻出路,于儒道之中,重开一道。

那位静斋先生选择的第一条路,关键他还未能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观点理念。

仅一味地宣扬至圣孔子的“仁”,这就把自己的路子给走窄了,能成为大儒就已经是尽头,再想进一步,根本就不可能。

相较于青州书院的静斋先生,陈琦的儒道立言就有些惊世骇俗,乃至是离经叛道了。

他几乎是直接推翻了儒道圣贤们对“儒”的定义。

将儒道从道德仁义,直接扩展到了人所需者便是儒。

这就好比,原本的儒道仅是一座大楼,如今陈琦直接把大楼给推到了,然后告诉其他人,不仅大楼内部的,就连大楼外部的,同样是儒。

这样的理念绝对是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

也注定了不会被现有的儒道所接纳。

所以陈琦才不敢前往稷下学宫。

他怕自己踏入稷下学宫大门后,就会被学宫中愤怒的儒生打死。

因为陈琦推翻的不仅仅是对“儒”的定义,同时也否定了以往的所有儒道圣贤。

你说那些儒生们知道后,会不会直接疯狂。

对陈琦会不会欲处之而后快。

如今陈琦通读的儒家经典已经达到了八千九百多部,对儒家的种种思想理念可以说是了然于心。

毫不客气的说,单论对儒道思想理念的了解。

整个地仙界,恐怕都没有哪一个儒生,乃至是稷下学宫中的儒道圣贤,能比得过陈琦。

所以,一个青州书院的那位静斋先生,早就不被陈琦放在眼里了。

所谓的静斋先生讲学,他也只能生出两分的兴趣。

一分是想看看这位静斋先生有没有进步。

另一分则是还没见识过大儒讲学,想要见见世面,想看看大儒如何讲学。

其他的就没有了。

杨京似乎看出了陈琦的兴致缺缺,也顾不得保密什么了,直接神秘兮兮道:“嘿,表弟,你以为如果单纯的静斋先生讲学,爷爷还会特意让我给你送请柬来?”

“这么说吧,弘农杨氏主家的那位杨六小姐已经从弘农来到了青州,你说那位杨六小姐明日是不是也会前往芙蓉园聆听大儒讲学呢?”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你要这么说,我可就真的不困了哈!

陈琦听到这话,当即原本的两分兴趣瞬间提升到了十二分,毫不犹豫道:“放心,明日我一定会前往芙蓉园听讲的。”

嗯,不要误会,他可不是为了去看未来媳妇的。

而是孔圣人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那静斋先生虽然只是一个腐儒,但人家能成为大儒,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这些都是值得陈琦学习的。

所以,他去芙蓉园,绝不是为了看媳妇,而是去学习的.

第145章 突然得了脸盲症,看哪个都像未来老婆!(求订阅)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儒讲学,自然是非同一般。

看似是照本宣科的品读《论语》,实则却是通过浩然正气所凝聚的精神念头,将场中所有人拉到自己构建的儒道意境中。

让听讲者,能够清晰明了的理解并领悟大儒想要讲述的真正道理。

你问讲学效果怎么样?

这么说吧。

以前大家读《论语》,想要理解圣贤思想真意,那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全凭自己补脑,对错还有天知道,思想偏了-也没人管。

但是现在呢?

大儒通过浩然正气凝聚的精神念头,都差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悟直接灌输到你脑子-里了。

都这样了,你若还能理解偏了,那只能说明你自己思想有问题了。

当然,大儒讲学的效果虽然杠杠的,但是这种讲学对大儒自身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

一场讲学下来,按照时间长短,讲学难度等,消耗的精神念头不等。

反正不会比撰写大儒字帖来的轻松。

所以大儒讲课简单,大儒讲学却是真的不容易。

轻易间是不会讲学的。

消耗太大,次数太多了,大儒自己也吃不消啊!

所以这次静斋先生讲学,对青州郡城的儒家学子们来说,更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机缘??!!

让他们能更好的领悟大儒所领悟的儒道真意。

咳咳,为什么陈琦要在机缘后面加上两个问号和感叹号呢?

那是因为大儒讲学虽然能让听课的学生们学的更快,对儒道领悟的更深。

但这种领悟都是基于讲学大儒本身的领悟,属于言传身教直接灌输的那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