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1 / 2)

能直接动手,那就不要哔哔!

并且,这事情对陈琦来说,连一个小插曲都算不上,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至于吕静斋等人?

那是谁?

陈琦认识吗?

06

几个陌生人,他有必要放在心上吗?

所以他在第一轮考核结束后,便恢复了原本的生活,每日里不是在看书,就是走在看书的路上。

唯一不同的是,第一轮考核结束后,陈琦所看的书籍已经不再局限于儒道典籍之列了,而是开始涉猎起了其他的诸子百家学说。

比如说,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商贾,小说家等等。

这也是受第一轮考核试的影响。

第一轮考核,让陈琦明白了。

自己的儒道依旧太空框了,缺少实质性的内容。

或者说,这也是儒家的通病,大道理不少,却很少告诉人具体的要怎么去做。

尤其是在治国方面。

那绝对是属于嘴炮类型的,大道理一堆,真要让你去干,你就坐蜡了。

并且,第一轮试卷上,那阅卷人的评语,也大多与此有关。

没办法,不改变不行啊。

虽然泾河水府中的儒家典籍已经读完了,但是碧海城甲十八藏书馆中可是有着上亿本儒家典籍。

他总不能把这一亿多本儒家经典全都读完后,在开始阅读其他科目的书籍吧?

真要那样,别说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了,估计他就算是死,也不可能完善自己的立言。

这就让陈琦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最初打算,开始涉猎其他的百家学说,并将这些学说融入自己的儒道之中。

好在有大汉虚神界的神魂阅读加持,陈琦阅读其他诸子百家的典籍,虽然比不上阅读儒道典籍刷书来的快,却也相差不了太多。

原因很简单,你只要在最开始的时候,把诸子百家的圣贤经典读通了,剩下的也就是重复先前的刷书行为了。

儒为皮,法为骨,融合其他的诸子百家,最终成一家之言。

这便是陈琦的野望。

当然,走这条路的文道修士有很多,但好消息是,至今还没有人正道成功。

这就代表着陈琦依旧有机会将这条道路走到极致。

如此,陈琦也就越发的争分夺秒阅读了。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就像是一条金沙汇聚河流,在众人指尖悄悄流逝。

如此不知不觉间,五年时间一晃而过。

时间已经来到了观澜历,二十元年,大汉3763年,六月初九。

也就是大汉神庭第六届科举考核,第六轮考核,即将开始的日子。

在这五年时间里,陈琦接连通过了大汉神庭科举考核的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

最终成为地仙界众多考生中,唯二获得可参加大汉神庭科举第六轮考核的考生。

并且,在这四轮考核中,陈琦也是稳中求进,每一次考核他的总排名都会有所提升。

当初第一轮时,陈琦的考核分数为八千九百六十五分,最终评定为乙上!

在第一轮科举总排名中位列第六百五十三万三千六百四十四名!

然而,在第二轮考核中,陈琦却取得了九千一百二十六分的成绩,获得评价甲下,和第一轮时的叶剑相差不多!

并且在第二轮科举总排名中,列位第三百二十五万一千零二十七名!

名次整整提升了三百万不止。

再然后就是第三轮考核:分数九千二百五十四分,获得评价甲下。

总名次为二百七十五万名左右。

第四轮:分数九千四百二十五分,评价甲中!

总名为一百八十七万名次左右。

第五轮:分数为九千五百三十九分,评价甲中,总名次为一百五十六万名左右。

当然这里的总名次是几千万考生中的所有排名。

若是单论儒学排名的话,那就更靠前了。

从第一轮的一万七千六百五十二名,直接飞速跳跃到第一千零二十九名。

只差那么一点点,便可进入千名之内,成为这一届儒学考生中的种子选手。

此时的陈琦,无论是在科举考核中的总名次,还是受重视程度,都已经超过了被誉为地仙界头号种子选手的叶剑,让一众地仙界考生彻底麻木了。

另外,陈琦这五年来并非仅在大汉神庭的考核中有所进步,自身的道理感悟也在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着。

此时他浩然正气念头中的儒道法相已经彻底的映照出来。

不,现在陈琦念头中的法相或许已经不能叫儒道法相了,而是文士法相。

因为法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儒生打扮,而是化作了文士打扮。

身着文士青衫,左手负手握拳,右手持有一竹简,竹简上有一道道华光在流转,似乎是想要凝结成某种文字。

原本空白的五官,也彻底的化作了陈琦的模样。

一双眸子里,好似有无数道理在流转,时而是儒道圣人之言,时而是法家的治国之论,偶尔间还有杂家,墨家,商家等微言大义从中映射而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