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时间里,陈琦便在这大乾南方的少阳县城安顿了下来。
虽然没有了泾河水府和碧海城藏书馆的书籍翻阅刷阅历值。
但这并没有妨碍陈琦的读书之旅。
唯一不同的是,陈琦这一次并不是读书刷阅历值,而是在回顾曾经读过的诸子百家经典。
《论语·为政篇》有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陈琦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掌握的诸子百家思想彻底的融为一炉,著出自己的道理来。
这事情用儒家的话来说,那就是著书立言!
就这样,陈琦一边回顾自己掌握的诸子百家思想,一边想想写写,时而皱眉苦思,时而欣喜若狂,大小不一。
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言论思想记录下来,并是用浩然正气和文以载道神通,于文字中融入自己~的理解。
如此时间匆匆,转眼间便是三十六年,将近多半个甲-子的时间过去。
少阳县,镜湖庄园。
庄园书房内,陈琦神融天地,手持白玉狼毫笔,在一张特制的宣纸上慢慢的写着什么。
“物者,万物也。
格者,来也,至也。
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
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陈琦整个人不由一震。
随后一道身材修长,身着文士青衫,好似文道圣贤一般的法相在他身后彻底的显化出来,好似是这天地间的道理一般。
那文道圣贤法相一手握拳背负于身后,一手则是持着一春秋古卷,身后似有无穷的道理在涌动翻转,衍生出万般异象。
古卷上有亿万华光流转,好似天地初开鸿蒙初判般,最终汇聚在一起,缓缓凝成四道神纹:格物致知!
陈琦静静的站在书房内,神融天地,于空空冥冥间,好似进入了一个玄妙天地。
那是一个充斥着道理和法则的天地,入眼所见,世间亿万般道理,皆在此间显化。
这无数、无穷、无尽的道理,最终凝聚成一条庞大看不到尽头的长河。
他此时便站在这道理长河之上,脚下踩有一春秋古卷,上书《格物致知》。
以春秋古卷为舟,逆流于道理长河之上。
任由脚下的河水流淌,陈琦自身岿然不动。
“文道长河!”
在看到这长河的瞬间,一道玄之又玄的感觉便于他心头浮现。
告诉他,他脚下的这条长河,便是洪荒世界的文道长河。
亦或者是被称作道理长河。
乃是洪荒世界无量量的文人心中祈愿凝聚而成,也代表着洪荒世界的文理大道。
站在这无穷道理汇聚成的文道长河中,陈琦向前远望,在隐约间似乎有看到无尽的身影乞立其上,位于长河的上游。
与此同时,在他身后,同样有一道道模糊的身影站在文道长河的下游,欲要逆流而上。
“又有人踏入文道长河了。”
隐约间,陈琦似乎有听到一道叹息声在耳边响起,缥缈之极,好似是从文道长河的最上游方向传来。
陈琦并没有理会耳边的叹息声,他在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文道长河的道理,脚下的春秋古卷更是在河水的冲刷下,越发的璀璨夺目,载着陈琦缓缓地于文道长河中逆行而上。
外界!
就在陈琦身后的圣贤法相显化出现时,镜湖庄园上空,同样有异象生成。
丝丝紫气于虚空中垂落,好似无穷无尽一般,以镜湖庄园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铺展开来。
仅是在顷刻间,便将整个上阳县城上空铺满,让这天地换了一方颜色。
紫气漫天三千里,神州大地圣人出!
在这一刻,大乾王朝所有文庙中的文道圣人雕像,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像是在欢迎一尊文道圣贤诞生一般。
在这一刻,无论是大乾,还是西罗,亦或者北戎,南诏等所有国家。
但凡是文道书生,文道儒士等,皆不由自主的朝着大乾南方的少阳县县城方向看去。
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感觉告诉他们,在那里有一尊新的文道圣贤诞生了。
这方世界若有精通道家望气术的修士睁开天眼便能看到,一缕缕的文道气运,自天下四面八方每一个角落凝聚,在朝着陈琦所在的方向汇聚。
无穷的气运最终凝聚成一紫色的春秋古卷,融入陈琦的本命气运之中。
那紫色的春秋古卷,融入陈琦的青色本命气运后,便开始反哺他的本命气运,让他的青色本命气运朝着紫色缓缓转变。
与此同时,更有那文昌文曲两星,白日星现,于虚空中大放光明。
璀璨的光华,似乎都盖过了那虚空大日。
文道两星争辉,此为星辰之异象也。
大乾王朝,天京,皇宫!
乾帝正与文武百官商议国事,谁曾想殿中文臣竟然纷纷转头朝南而望。
就在他张口欲言之际,虚空中问道两星大方光华,白日星现,压过虚空大日。
如此异象,即便是身处乾元殿内,亦是看的清清楚楚,让人动容。
“白日星现,天下必有大事发生,来人,传钦天监监正。”
乾帝见大殿外异象,心中也是震惊不已,当即让人传召钦天监监正,询问星辰变化之因果。
然而,还不等那内侍走出大殿,便见得殿中有文臣忍不住朝着乾帝相反方向跪拜高呼:“苍天何其幸也,今日我文道圣贤诞生,必将重续我文道上古百家之辉煌。”
有人第一个带头,其文臣反应过来后,也纷纷朝着大乾南方跪拜高呼,恭迎文道圣贤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