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节(1 / 2)

在真正见识陈琦立言根本的《格物致知》前,她还奇怪陈琦究竟是有何资格获得大汉天骄的称号。

也好奇陈琦究竟有何资格能够在第六轮考核中力压其他儒道考生,获得儒道科目第七名这一难以想象的成绩。

然而,当她真正读过了《格物致知》,并且还是陈琦用以当做文道本命文器的书籍手稿后。

她才知道眼前的少年,究竟有着何等的经天纬地之大才,有着怎样一个化万道万理为一炉的无上伟志。

这也让她心悦诚服,对陈琦越发的尊敬,乃至是有些崇拜。

陈琦闻言,仅是笑了笑,并没有在说什么。

或许在白钰儿的眼中,自己的是几十万魂晶,并不值得翻阅陈琦的《格物致知》手书。

然而,在陈琦眼中,白钰儿借给他的可不只是几十万魂晶,而是十亿八千万册的藏书,几百亿乃至是是上千亿的阅历值。

如此多的阅历值,说不得都能让他突破金仙境界了。

这种近乎于成道的大因果,大人情,尤其是借阅《格物致知》手书能够偿还的?

同样也不是几十万魂晶能够偿还的。

只不过这因果人情,陈琦也只能默默记在心里,不能告诉白钰儿罢了。

就在陈琦和白钰儿聊天时,他们脚下的白玉飞舟也在其他众考生的不甘目光中缓缓升空,一道无形的防护罩将其彻底包裹起来,就像是装载了一个透明玻璃窗一般妄。

飞舟腾空,缓缓加速,最后化作流光离开了碧海城大陆,朝着观澜界的界门快速飞去。

当然,在这过程中,陈琦等人也相继进入了白玉飞舟内部的洞天世界。

站在甲板上看风景?

根本就不存在的。

在这白玉飞舟近乎于光的速度下,你也看不到沿途风景的,而是会有一种眩晕难受的感觉。

反倒是在飞舟内部的洞天世界里,因为飞舟上的种种阵法护持,陈琦他们还能透过飞舟的对外窗口,勉强观看到外界的景象。

一如先前来的时候,飞舟在观澜界中以近乎光的速度飞行了将近四个月时间,而后来到了观澜界界门所在,并借助观澜界的界门,进入了前往地仙界的虚空通道之中。

如此又是一两日的时间,当飞舟从虚空通道中驶出,一座庞大到近乎不可见的白玉门户便缓缓出现在陈琦的视野中。

时隔六十六年,他终于回来了.

第1章 大唐二三事,突如其来的鸿运砸头!(求订阅)

当飞舟缓缓穿越了白玉仙门,即便是陈琦也忍不住在心里泛起一抹淡淡的思念和怀缅。

对其他考生而言,或许仅是在外六年时间。

但是对陈琦而言,却是六十六年的时间。

这绝对是一段很漫长久远的时光,毕竟陈琦就算是前世今生加在一起,在没有离开地仙界参加大汉神庭科举考核时,也不过是渡过了四五十年的时间。

所以,这六十六年的时间,对陈琦而言,那绝对是大半辈子了。

当然,相较于观澜界和大汉虚神界中的六十六年而言,地仙界的毗邻时空静止之界的名头也不是吹出来的。

此时地仙界中的时光流逝,尚且不到一个月,仅是过了二十二天。

时间为:贞观十六年,三月二十五。

距离唐僧离开长安城前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也不过刚刚过去了两年半的时间。

距离他求取真经回归大唐,大约还有十二年的时间。

此时,大唐依旧的花团锦簇,天子李世民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天可汗。

只不过在陈琦离开地仙界的这半个多月里,大唐依旧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便是魏王李泰献上《括地志》,天子李世民大喜,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秘府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惹得褚遂良等不得不上疏劝谏。

天子李世民虽然乐呵呵地表示赞同大臣们的的观点,却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如此也就引得魏王李泰对太子之位有了想法,并开始和太子李承乾各种明争暗斗起来。

一方是有着关陇门阀支持的太子李承乾,一方是有着儒家支持的魏王李泰,双方此时争斗起来,隐约有出现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斗之迹象。

第二件事便是去年吐蕃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携奇珍异宝前来大唐求亲迎娶皇室公主一事。

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进藏”一事。

只不过历史上的文成公主进藏时发生在贞观十五年时候,比地仙界的大唐提前了不少。

当然,这都是小事情,毕竟洪荒世界的时间线本就是复杂,相差个一两年的时间,那绝对是在正常不过了。

毕竟大唐天子李世民都多了二十年寿命了,其他事情早两年和晚两年也没太大区别。

面对吐蕃松赞干布的求亲,大唐天子李世民还是非常犹豫的。

毕竟吐蕃虽然比不上大唐,却也是不容小觑,如果真能嫁一公主便能收为己用,对大唐也是一件好事。

只不过,作为一个父亲,他又哪里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吐蕃受苦,所以便有些犹豫不决了。

后来他想到一个注意,那就是将一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允许下嫁松赞干布。

这事情传出去来,大唐群臣和大唐百姓怎么想且不说,单说大唐周边几国听到此事后,瞬间就有些不淡定了。

那吐蕃本就是狼子野心对周围几国虎视眈眈,若是有了大唐相助,对吐蕃周边的几国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因此这些国家知道这事情后,纷纷派遣使团,也来求娶文成公主。

李世民也是无奈,最终设置了几道考验,言称哪国的使臣能够通过考验,便将文成公主下嫁给哪国的君主。

最后还是吐蕃大臣禄东赞力压群雄,通过了李世民的考验。

所以李世民就把文成公主下嫁给了吐蕃的松赞干布。

当然,这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还在于文成公主的陪嫁品上。

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外加各种金玉饰物。

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珍宝明鉴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