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节(1 / 2)

只不过,他说道这里,却是不由补充一句,道:“对了,你们也可以将前唐太宗皇帝和突厥的盟约内容告知天下,让天下人看看当年的突厥是怎么的一个背信弃义。”

嗯,陈琦对天发誓,他说这话也仅是为了让天下人看清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汉是怎么的一个背信弃义。

绝对没有嘲讽前唐太宗皇帝搬空了国库才让突厥退兵的。

陈琦说完,再次讲述道:“贞观二年,神州天下蝗灾四起,太宗皇帝下罪己诏,大呼‘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

“贞观十七年,太宗皇帝李世民仁慈,下嫁文成公主于吐蕃的同时,并传授吐蕃各种农耕天工造物之术,帮助吐蕃成长。”

“只奈何吐蕃狼子野心,恩将仇报,得太宗皇帝帮助,不仅不感恩戴德,反而借助新获的兵甲利器兵犯神州,引得大唐西部边境刀兵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嗯,这绝对是因为吐蕃不讲武德,而不是前唐太宗皇帝养虎为患的原因。

也就是地仙界中没有扶桑岛国,否则的话,这位前唐太宗皇帝的“丰功伟绩”中还得再加上一一条。

陈琦淡淡的说着前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他的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李世民是个明君,是个圣主,是千古一帝。

他牛逼轰轰的打造了一个大唐盛世。

至于他给后人留下的问题,以及给当时人们造成的灾难?

那完全是无心之举。

是突厥的错,是吐蕃的错,反正不可能是他李世民的错。

当然,李世民的英雄事迹当然不止这一点。

再比如说,在李世民时期,要是一个将军没有灭国之功,那都不好意思出来炫耀。

只不过和其他王朝灭国不一样。

李唐消灭的都是西域小国。

他在西域,灭小国无数,又灭掉了已经残了的吐谷浑,可结果呢?

这些地区唐朝都不能控制,随后就被西突厥和吐蕃给刮分了。

以至于,李唐军士不仅遭到西域百姓的仇视,更是养大了吐蕃和西突厥。

让李唐和吐蕃、西突厥直接接壤,各种摩擦不断。

这情况就好比陈琦前世的龙国和西欧各国一样,因为中间有着中东诸多小国的缓冲区,所以双方还能和平相处。

李世民的行为就是出兵把中东所有小国全都扫灭了,并且还把这些小国的地盘给了西欧各国。

如此一来,几大强国直接接壤,不出现摩擦战争才是怪了。

李唐把这些西域小国一灭,就等于替强大的突厥和吐蕃扫清了入侵神州的障碍。

估计吐蕃的松赞干布和突厥的可汗,做梦都能笑醒了。

历史上,正是因为吐蕃的强大,才直接导致了大唐的灭亡,并开启了神州大地五代十国乱世。

所以,陈琦觉得,前唐太宗李世民的种种丰功伟绩,必须要好好夸奖称赞一番。

如果不这样,如何能对得起他的“明君圣主”和“千古一帝”称号。

陈琦说完,看了眼皱眉沉思的陆段元和上官婉儿,淡淡问道:“懂了吗?”

稷下学宫不是和李世民有盟约,需要为他扬名,洗刷污点嘛?

那就夸呗!

不仅要夸。

还得好好的夸,变着花样的夸!

拿出真凭实据的夸!

至于稷下学宫士子夸完后,天下百姓会怎么想?

那就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陆段元听到陈琦淡声询问,瞬间明白过来,微笑道:“` ˇ还请祭酒大人放心,我已经知道要怎么做了。”

虽然陆段元不知道有一种黑叫高级黑。

但是作为稷下学宫的左司业,陈琦想要表达的意思他还是能够听得懂的。

并且,他们儒门修士本就善于操纵人心,对普通人的人性更是把握到了一个极致。

非常清楚,将一个人捧得越高,他就会栽的越狠的道理。

他们稷下学宫完全可以武周朝廷合作,一个负责吹捧李世民,一个负责揭露李世民的真面目,并详细解说李世民各个行为给神州百姓造成的危害。

如此不仅能拔掉原本披在前唐太宗皇帝身上的神圣外衣,更是能将他直接从云端打落到地底,让他彻底翻不了身。

上官婉儿也是聪慧异常,她听明白陈琦的话中含义后,也是不由大喜。

这是女帝安排给她的第一个任务,上官婉儿肯定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

原本她都已经做好了得罪陈琦这个武周帝师的准备了。

却没想到陈琦只是出言指点几句就让她茅塞顿开!

给他们了一个两全其美办法!

“多谢帝师大人指点好!”

上官婉儿先是向陈琦道谢一声,然后笑盈盈的看向陆段元,道:“以后就需要左司业多多关照了!”

“哈哈,上官舍人客气了,都是为陛下效命罢了!”

面对上官婉儿的善意,陆段元也是很爽快的接受了。

将先前的所有不愉快都抛到了九天云外。

没办法!

随着稷下学宫彻底融入武周朝廷,陆段元也逐渐了解到了武周深不可测的实力和背景。

这也让他越发的庆幸当日选择的同时,也飞快的接受了自己成为武周臣子身份。

这也是陆段元回复上官婉儿说“都是为陛下效命”的原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