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 / 2)

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啊。

以张家为首的世家大族,恐怕和张昭都是相同的想法。

投降曹操,不仅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还能给自家带来庞大的利益。

这就是士族的本性。

鲁肃自身就是士族之人,所以深谙其中之道。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将主公置于何地?

见鲁肃沉默不语,张昭笑了笑,转身看向孙权,弯腰深深行了一礼:“还请主公顺应天意,投降大汉朝廷。”

“请主公顺应天意,投降大汉朝廷!!!”

张昭身后,所有的文臣全都跪了下去,连声呼喊,声音响彻整座大殿。

当然。

这其中不少人都不是士族之人,之所以这么积极,还是因为曹操送来的书信。

不得不说,曹老板笼络人心的手段比袁绍高明多了,书信中寥寥几语就把这些人的魂儿都勾到了曹营去。

这就导致了。

整个江东文臣集团,全部都一个想法:主公,投了吧。

“先生,诸位,快快请起吧。”

孙权连忙起身,去扶起了张昭。

毕竟,张昭是江东老臣,更是他的老师,还是士族领袖。

算起来,比他这个主公有威望多了。

再加上这么多文臣,孙权的压力也很大。

“此事还请容我三思,另外还要问问公瑾的意思。”孙权扶着张昭,神态客气的说道。

“还请主公早做打算。”

张昭拱拱手,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其余众臣也从地上起来,垂手而立。

鲁肃这才有时间开口。

“主公,公瑾为何还未回来?”

一听这话,孙权便摇了摇头道,“这几日江东流言,你也听了吧?”

“是听到一些,不过既然是流言,那就不能当真啊。”鲁肃连忙说道。

“公瑾来信说,流言使军中多有变动,他要肃清军阵,稳定军心,所以要迟上一两日。”孙权语气看似平静,但也有几分不满。

一个张昭携文臣让他投降。

一个周瑜对他又多有怠慢。

他堂堂东吴之主至今还未完全统领江东,处处被掣肘。

鲁肃瞬间就捏了一把冷汗。

公瑾啊公瑾,主公之命你怎能公然违抗。

纵使有万般理由,也应该第一时间赶来柴桑啊。

幸好鲁肃清楚周瑜是什么性格,否则都该怀疑周瑜是否是拥兵自重,对主公不敬了。

毕竟,当下江东的大部分兵马,基本都握在周瑜的手中。

功高震主。

孙权不快也是可以理解的。

鲁肃当即说情道:“主公,公瑾既然这么说,就必然是这样的,我回来时,还有人骂我北上投了曹操,若民心不治,则治下不严,若军心不治,则军势不在。”

“公瑾这么做,也是为了江东基业,也是为了主公啊。”

孙权看了一眼鲁肃,表情缓和了下来。

鲁肃对他忠心耿耿,倒也不能让自己的心腹失望。

毕竟鲁肃和周瑜是至交好友。

“子敬,我并没有责怪公瑾,只是如今的江东,离不开公瑾啊。”

孙权说了一句,就看向一种文臣武将:

“这样吧,是战是和,等公瑾回来了再议,诸位就先回去吧。”

众人点头,恭敬退去。

孙权这才拉着鲁肃的手进入内室。

“子敬,刘备那边情况如何?”

别看刚才孙权拒绝了诸葛亮入内,但其实是做给张昭等老臣看。

现在没了其他人,也就没什么好顾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