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1 / 2)

刘备定了定神,恢复了几分精神。

然后,他抬起头,看着诸葛亮和庞统,迟疑着说道:“不如,我们将江夏送与江东,我军继续驻守庐江,如何?”

“反正,江夏也是曹军之地,送给江东也不心疼,而且若是曹军有什么计谋,也自有江东去应付,倒是能让我们少却诸多麻烦。”

刘备觉得,一切还是求稳比较好。

这么做,虽然得不到江夏,但一来不用正面与曹军碰撞,二来也偿还了江东的人情,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占据庐江,也不用担心江东再寻机讨要庐江了。

对他而言,不仅没什么损失,反而还小赚了一笔。

两全其美。

至于天子诏书。

倒也简单,他名义上还是江夏太守,但城池交给江东掌控便是了。

这种事情,他以前就做过不少,深有心得。.

第138章

诸葛亮是万万没想到,自家主公居然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来。

江夏如此重城,岂能说送就送了?

他们可不似曹操那般财大气粗,坐拥几州之地,根本不用心疼这小小的一个郡。

“主公,江夏乃荆州重城,拥有江夏,我们才能窥视荆州,从而拥有~进取西川的机会。”

“所以,江夏不容有失-。”

诸葛亮苦心劝道。

是。

刘备说的很有道理。

把江夏送给江东,有百利而无一害,确实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可庐江终究只是一座孤城。

守存有余,进取不足。

而且一旦江夏落入江东手中,他们可就完全落入了江东的掌控之中了。

今后再想去取荆州,那还得江东答应才行。

否则一辈子都会被困在庐江这个地方。

“依我之见,与其把江夏送给江东,倒不如把庐江还给江东,主公去提领江夏。”诸葛亮提议道。

如果非要二选一的话,诸葛亮更倾向于江夏。

“士元以为呢?”刘备摇了摇头,看向了庞统,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

“主公,我也认为,当取江夏。此城地利,论战略价值,远胜过庐江。”

“而且主公拿下江夏后,才有精力和江东联手,去取荆州。”

“当然,主公也可以霸占两郡之地,只不过要小心些江东就是了。”

庞统认真的说道。

“唉……当真是难以抉择啊。”

刘备长叹一口气。

“我又何尝不想连占两郡之地,可惜江东不会答应。”

“可我若舍庐江,得江夏,却会得罪庐江世家,毕竟我之前允诺了他们不少好处,这贸然离去,必定招致世家嫉恨,于我不利。”

“而若舍江夏,得庐江,又会困守孤城,再难寸进,那还如何匡扶汉室呢?”

说着。

刘备头都快要炸了。

这是真的难受。

此时的刘备,才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进退不得。

“都怪那甘宁,没事撤军做什么。”

“若我军打下江夏,还能获得其中的兵马,粮草,而且也可以借机休养生息,再推辞江东一两年,趁机壮大。”

“可现在倒好,直接被甘宁推上了风口浪尖,逼着我做出抉择。”

“这曹贼真是奸险。”

刘备忍不住埋怨起来。

诸葛亮和庞统也很无奈。

这么一计,完全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