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之后陈墨还指望在军事实力足够强大之后去收回苏伊士运河,这要是军队都是英国人训练的,军械都是英国人提供的,陈墨还收回个锤子的运河管理权!
对于陈墨来说,他需要尽可能的减小英国人对埃及的影响,毕竟英国在之前几十年一直控制着埃及,如果不是一战英国损失太大,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在埃及的权利以确保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恐怕现在埃及还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现在的大英帝国靠着庞大殖民地的输血,已经逐渐从一战的损耗中恢复过来,虽然雄风不在,却也依旧是世界一流的老牌强国。
也就是美国这个新兴经济强国可以挑战一下英国的地位,其他国家还没有能够挑战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能力。
至于说将来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和控制权,则需要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彻底衰落了,自身又发展起来了,才是最合适的时机。
在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暂时和英国人虚与委蛇,同时通过之前那位杜邦家族的伯恩斯先生和杜邦家族拉上关系,进而拉拢美国人作为后援,以此来发展埃及的经济和军事,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虽然这个世界被陈墨横叉了一脚,但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德国人并不会因为陈墨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就放弃夺回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的东西。
或者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法在巴黎和会上选择瓜分世界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隐患便已经埋下了。
对于陈墨来说,他并没有为这个世界消弭战乱的想法,他所想的仅仅只是趁着大战还没打起来,尽可能的积蓄自己的实力,等到战争爆发的身后,也可以有足够的力量投入到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战争当中,为自己掠取足够的利益。
别的不说,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后,混一个战胜国的身份,确立自己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总是要保证的,成为区域霸主,甚至未来的第六把交椅也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作为穿越者和未来人,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历史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
————————————
伯恩斯先生和两个朋友在开罗的事情结束之后便托了英国人的关系,搞到了回美国的船票。
在他们离开之前,陈墨给了他们一些来自于哈姆纳塔地下的金银器皿,算是让他们没有空手而归。
而伯恩斯三人在收下了陈墨送给他们的礼物之后,也十分感谢的承诺回到美国之后,就会去联络杜邦家族的人,让他们派人来和陈墨谈合作的事情。
伯恩斯是这样答应的,在他回到美国之后他也确实通过母亲的关系联系了杜邦家族的掌权人物,将陈墨寻求合作的事情告诉了杜邦家族的现任掌权者。
对于伯恩斯所说的事情,杜邦家族的人自然十分感兴趣。
现在的美国正处在最繁荣的黄金时代,杜邦家族的产业正如同吹气球一样的在扩张,这种时候他们只愁找不到地方投资,又怎么会拒绝一次合作的机会?
更何况还是一个国家新兴掌权者递过来的橄榄枝,这对于杜邦家族来说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机会。
毕竟现在的美国都还不是世界霸主,杜邦也不是那个动不动就可以请人坐土飞机的大托拉斯,能够将业务扩展到埃及的机会是杜邦家族怎么都不可能放弃的。
为了这件事情,伯恩斯母亲的表哥,杜邦家族现任掌权者之一,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杜邦中兴三巨头之一的皮埃尔·塞缪尔·杜邦亲自从美国赶到了埃及,希望能够和陈墨亲自面谈。
这可是能够和一个国家合作的机会,尤其是这个国家才刚刚更换了统治者。
因为有着伯恩斯的引荐,皮埃尔很快就得到了陈墨的召见。
虽然陈墨现在并没有给自己安一个国王或者总统之类的头衔,但作为埃及现在实质上的统治者,该有的排场还是有的。
在原本的埃及王室所修建的王宫中,陈墨接见了这位杜邦家族的掌权者。
面对这位杜邦家族的掌权者,陈墨并没有和他过多的客套,仅仅只是在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直入正题的问道:“我要在埃及修建一座大型石油化工厂、一座大型兵工厂和一座大型造船厂,不知道杜邦家族能否提供支持和帮助?又或者我该直接寻找美国政府?”
===第五十五章 杜邦的投资===
面对陈墨开门见山的询问,皮埃尔倒是没有任何的不适应。
或许因为美国现在还是个新兴国家,并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礼节,对于陈墨的这种直接他只是略作思考之后回答道:“杜邦家族主要经营的是火药和化工产业,在军工厂和石油化工厂方面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至于造船厂的话,杜邦家族并未涉及这方面的业务,不过我们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不错,也和海军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如果埃及有这方面的需要,我可以为您引荐费城造船厂的相关负责人。
费城造船厂作为美国海军第一家造船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技艺精湛的工人,以及庞大的造船规模,无论是埃及想要发展本国的造船工业,还是仅仅只是想获得一些船只,我想他们都应该能够提供帮助。”
皮埃尔并没有在陈墨面前玩什么自己造不如买的把戏,虽然资本都是逐利的,资本家也不是开善堂的大善人,他们肯定是要榨取所能获得的最后一丝利益的,但作为一个大托拉斯的掌权人,皮埃尔知道什么时候该开什么样的价码。
在来之前,他已经通过各个渠道了解了现在埃及的情况。
如果说现在的埃及政府只是英国人扶持起来,用来控制埃及的傀儡,那自然不用多说,皮埃尔会以一种施舍的姿态开出最苛刻的价码,尽可能的为杜邦家族掠取利益。
一个弱小国家的傀儡政府,即便背后是英国,也没有拒绝杜邦家族的资格。
但很显然,陈墨所统治的埃及,并不是一个被英国操控的傀儡政府。
虽然英国仍旧控制着埃及的方方面面,但显然陈墨并非那种被扶持起来的傀儡,他对埃及有着足够的控制力。
这一点,一方面是来自于皮埃尔的侄子伯恩斯的讲述,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杜邦家族自身的情报收集。
毕竟是要和一个国家谈合作,杜邦家族怎么可能什么准备都没有呢?
也正是因为了解了足够多的信息,皮埃尔才明白自己该给陈墨开出什么样的条件。
赚钱?这是肯定的,杜邦家族也不是开善堂的,总不可能跑到埃及来做慈善。
但很显然,这次合作杜邦家族不能像是对待那些南美国家一样予取予求了,他们需要将这次合作的条件控制在“正常”商业合作的范围之内。
因为陈墨所掌握的埃及是一个实权政权,这对杜邦家族来说,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毕竟和实权政权做生意,能够赚到的可比和一个傀儡政权做生意能够赚到的多,尤其是皮埃尔看得出来的,陈墨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会将这个国家建设的强盛起来。
对于陈墨提出的要求,虽然说直接卖成品才是最赚钱的,但如果将现在答应陈墨的这些条件视作投资,投资一个会崛起的国家,这无疑是一笔相当赚钱的买卖。
皮埃尔虽然没学过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典故,但商人逐利的共性是互通的,作为一个大商人皮埃尔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所以答应陈墨的要求帮助埃及建立化工厂和军工厂,对于皮埃尔来说,并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而且从商人的角度来看,先投资建设兵工厂,打开市场需求,之后再将生产子弹和炮弹所需要的火药卖给兵工厂,也同样是一个利润丰厚的赚钱渠道。
“如此,那就最好不过,具体的商务条款会有专人负责和皮埃尔先生商谈,只要工厂建立起来,我可以授权你们杜邦公司在西部沙漠地区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既然皮埃尔识相,陈墨自然不会给出太苛刻的条件,让对方投资办厂自然也还是要给出好处的。
这就好比招商引资,总得给出一些优惠条件,别人才愿意来投资。
毕竟陈墨可不打算将这些重要的工厂让别人掌握,控制权都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给杜邦公司的石油勘探开采权,不过算是扔出去的一块肉而已。
而且对于陈墨来说,埃及土地上的石油储量在后世是早已探明了的,现在还是运河区的苏伊士地区是埃及最大的石油产区,约占埃及石油产量的75,而已经在1910年发现有石油的西奈半岛才只有5,剩下的部分才在西部沙漠地区和东部沙漠地区。
扔出去一块不算太重要的石油产区,换取杜邦家族的投入,在陈墨看来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尤其是这些石油产区他还是可以收回的不是吗?
当然,要是杜邦家族一直这么识相,好好进行商业合作,没有那些不该有的想法,陈墨也还是不会轻易收回这片石油产区的。
毕竟有人出钱帮忙建设、开采和提炼这些石油,对埃及本身的工业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更何况他们还要交税。
——————————————
和陈墨的会面让皮埃尔感觉收获颇丰,虽然说西部沙漠地区的石油还需要杜邦家族自己去找到并且开采出来,但这同样也意味着杜邦家族可以涉足石油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