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向埃及方面采购一批坦克,原本国内的计划是意思一下,随便采购一点就可以了,但现在看来我们似乎可以把预算扩大一点?”另一名官员想起了之前英国大使和陈墨谈好的坦克采购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之前英国大使答应陈墨从埃及采购坦克,原本的意思只是通过采购一些坦克来给埃及好处,从而让英国可以派出军官团前往埃塞俄比亚,了解埃及军队是如何作战的。
但是现在,埃及人的坦克竟然如此先进,那这份采购计划同样也就随之水涨船高,得到了英国方面的重视。
“如果我的部队都能换装这种坦克,就算是让我去和那些埃及人学那些象形文字我也欣然接受!”听到官员说要采购埃及坦克,军官顿时表现出了欣喜。
显然,任何一个合格的军官都能看得出来,埃及的坦克对战争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就在一群人讨论的时候,新的坦克也在相继入场。
一辆装了八个轮子,不知道该说是坦克还是装甲车的东西以及近乎飞的姿态跃入战场,以各种花俏的姿势跑出了极其风骚的走位,并且炮塔转起来跟疯了一样,在快速移动转圈的同时,也以各种匪夷所思的姿态开炮射击。
虽然命中率并不高,但在场观看测试的所有英国人脸上的表情都是一幅三观碎裂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就算是汽车都很难跑出如此风骚的走位来,更何况是一贯在众人印象中笨重、迟缓的坦克。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这辆轮式车辆地盘架着坦克炮塔的怪物,不仅跑出了普通汽车没法跑出来的速度和风骚走位,同时也发挥出去一辆坦克应有的火力,着实让英国人很是碎了一把三观。
“这居然也是坦克?”这一下,就连对埃及坦克颇具好感的军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过在轮式坦克带来的震撼过去之后,军官也迅速的冷静下来,开始发现这种轮式坦克的优点了。
在拥有着比汽车还要快的速度和更加灵活的机动性之后,这种轮式坦克在战场上堪比一只灵活的麻雀。
再加上双向稳定系统所带来的的行进开火,除非是大范围的炮火覆盖,否则的话以现在世界各国所装备的火炮和射击水平来说,是根本无法命中这些灵活的怪物的。
而这在为这种轮式坦克提供了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的同时,也让获得了这些坦克的指挥官可以发挥出和过去截然不同的作战方式。
此时此刻,就在这位英军军官的脑子里,已经构想出好几种应用这种轮式坦克的新战术了。
尽管这些都还只是军官脑子里的想法,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实战检验,但毫无疑问今天展示的两款坦克都是极为优秀的装备。
这让军官坚定了自己的部队一定要得到它们的想法,并且打算发动自己的关系去推动这件事。
——————————————
事实上并不需要军官去发动关系,在获得了埃及人使用的坦克的测试数据,以及派出了观察团在前线观摩了一次埃及军队的装甲突击并发回报告之后,英国国内便陷入了极大地震撼之中。
要知道坦克可是英国人最先发明并且投入到一战战场中去的。
可以说英国人自认为对于坦克这种兵器是极为了解,并且善于使用的。
然而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坦克的设计还十分的原始,甚至未曾形成一个明确的设计思路。
所以即便是在英国这个坦克的发源地,对于坦克的设计思路也是存在很多分歧的。
而且还有一个严重制约英国坦克技术发展的问题就是,英国坦克设计师们固执的认为:只有英国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最好的坦克,而任何外国坦克都一定是不如英国坦克的垃圾。
在原本的世界线上,英国人就是这么固执或者说保守,以至于英国坦克在二战中几乎成了一个笑话。
战争早期英国坦克尚且能有一些不错的战绩,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德国人开始造虎豹之后,英国人的坦克在虎豹面前就是火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击穿虎豹的装甲。
而能够击穿虎豹装甲的火炮,英国却又没有合适的坦克把火炮塞进去,以至于在二战中英国坦克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事实上在二战中,英国人对坦克运用的思路还是很明确的,步兵坦克和伴随步兵一起突破敌军防线,巡洋坦克用于纵深突破,这和苏军在战争后期斯大林配合T34的思路大体上是一致的。
只是战争早期,英国人的科技和坦克设计还不足以支撑这个战术思路,并且开战的时候就被德国人的装甲突击打崩了也打懵了。
等到他们摸清楚坦克到底该怎么造的时候,二战都快打完了。
不过现在,英国人有了一个拥有未来经过了实战检验的坦克设计思路和经验技术的盟友,事情似乎朝向了一个与历史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八十章 技术交易===
“我的上帝,那些埃及人是怎么造出这种怪物的?”一名工程师围绕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坦克,连连发出惊呼,更恨不得整个人都贴到坦克身上去研究:“明明装甲厚度只有不到70mm,却能够抵挡六磅炮的直射,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此时另一名工程师正在翻看着随坦克一起送来的说明书,听到同事的疑问,将说明书翻到了装甲相关的那一页,仔细的阅读了一遍上面的说明才恍然大悟的说道:“埃及人采用了倾斜装甲,虽然厚度只有不到70mm,但是因为斜角的关系,炮弹实际所要穿透的厚度却超过120mm,难怪他们的坦克的防御力如此出色!”
得到同事的提醒,趴在坦克上的工程师这才注意到,埃及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都是大倾角的斜面,只有侧面和后部装甲是垂直的。
而倾斜装甲的原理他只是在脑子里稍微计算了一下三角函数,便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这真是天才般的创意!难怪他们的坦克可以做的这么轻!有了倾斜装甲,他们完全可以用更薄的装甲实现相同的防御!”趴在车上的工程师显然对这种设计大为赞赏。
倾斜装甲的设计虽然说原理简单,但有的时候搞设计最难得并不是原理和技术,而是那灵光一闪的创意。
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还在用垂直装甲的时候,领先一步使用倾斜装甲的设计,这就是一种领先世界的天才思路与创意。
“这些埃及坦克的装甲好奇怪,他们似乎用的不是钢材,而是什么多层复合材料。”此时另一名工程师正在坦克内检查坦克的装甲,在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辆坦克的装甲,又核对了一遍手上的技术资料后,他发现了这辆坦克所使用的复合装甲。
复合装甲的概念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被提出来,所以无论是战列舰还是坦克,用的都还是均质钢,最多进行一些煅烧、碳化之类的加工工艺处理,并没有人有复合装甲的概念和想法。
但埃及的坦克因为有着陈墨的命令以及那些最早被他从“生化”世界带出来的技术人员,从一开始他们就舍弃了均质钢的路线,而是在研发复合装甲。
虽然这个时代受限于工艺和科技发展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复合装甲造不出来,但搞一点符合这个时代科技水平的简易复合装甲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尤其是有着“生化”世界技术人员的帮助,埃及的工业技术水平提升的很快,虽然规模受限于国家发展速度没有提上来,但得到了“生化”世界科技加持的埃及的工业技术水平可是一点都不低的。
“多层复合材料?那是什么?”趴在坦克外面的工程师听到坦克里面的人这么说,顿时好奇起来。
“按照埃及人提供的资料,好像是在两层合金钢装甲中间填充了陶瓷和玻璃纤维材料,不过他们并没有写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注明了这样做可以让坦克减重。”一旁抱着说明书的工程师再度翻阅了手中的说明书,查到了关于复合装甲的内容。
“哈哈,埃及人应该是没有足够的钢铁来造坦克装甲,所以才想出这种用其他材料填充夹层的方式,大英帝国富有四海,完全不用考虑这种问题!”趴在坦克上的工程师几乎想也没想就做出了判断,毕竟在他看来世界上除了大英帝国之外,其他国家都不值一提,更不用说几年前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埃及。
听到同事这么说,其他两个工程师也没有多想,英国人骨子里的傲慢让他们根本懒得去细思为什么埃及人会用复合装甲,只是脑补了一个原因便自认为是合理的解释。
不过他们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埃及确实没有足够的钢材来制造坦克。
虽然埃及本身也算是资源丰富,但制造坦克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铁或者钢,而是合金钢。
以制造军舰装甲用的镍铬合金为例,就需要在钢材中添加镍和铬,以及其他各种元素,以提升钢材的性能,并且还需要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处理,这才能够使得材料达到制造军舰的要求。
日本人建造大和号的时候,就是因为自身的金属加工工艺不行,才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15000吨水压机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号主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
而日本当时都没有这些设备,可想而知埃及也是一样。
所以陈墨面对英国人希望得到埃及坦克技术的要求,也同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英国需要帮助埃及升级造船能力,建设全套的配套设施,让埃及具备自行建造战列舰级军舰的能力。
与此同时,英国还需要为埃及建立东方贸易航线,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向埃及出口大量的铁矿石、优质煤炭和天然橡胶。
另外,两国之间基于陈墨之前和乔治五世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英国还需要帮助埃及建立航空工业体系,让埃及拥有生产飞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