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2 / 2)

创造生命就已经是亵渎神灵权柄的行为,更何况是创造灵魂?

这原本也确实是凡人所无法涉足的领域与禁忌,但在信仰之力的催化下,靠着死灵法术的特殊仪式,一个灵魂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

她并非是陈墨之前融入船体之中的那些死灵的灵魂汇聚,而是真真切切诞生自利托里奥号船体所孕育出的灵性之中。

说的简单一点,便是自然之灵。

只不过正常诞生的自然之灵需要漫长的岁月与各种机缘巧合,而眼前的利托里奥则是在信仰之力和死灵法术双重影响下人工催化出来的自然之灵罢了。

而随着这个灵魂的诞生,胚胎之中的融化的船体也开始重新塑造她的形体。

到了这一步,如果放任不管,这个刚诞生的灵魂的形体将会以她潜意识所认知的模样塑造,至于会塑造成什么样子那就是完全随机了。

当然,很大程度上不会脱离船的本质与人的形状,只不过因为利托里奥号原本船体的巨大体型,形成的形体在体积上并不会比原本的船体小。

并不打算召唤深海或者塞壬以及船之巨人的陈墨主动通过召唤仪式对其进行了干涉,在法术仪式的作用之下,已经开始孕育形体的金色胚胎被转移到了魔法阵中。

一具人型的躯体在陈墨的控制之下逐渐已经初现形体,并且呈现出了女性的特征。

而随着金色的光华逐渐收敛,最后一点构成形体的物质也凝聚成型,在这具女性的躯体周身构成了一身红白绿三色的军礼服以及一套依旧维持着利托里奥号特征的舰装。

“地中海最强大的的战舰之一,维托里奥·维内托级二号舰,利托里奥,现在就站在你的面前。

曾经,地中海是我午后漫步的花园,现在,这片蔚蓝大海也不会例外。

让我们的敌人大吃一惊吧,指挥官。”

===第四十章 南洋征兵忙===

“叫什么名字,年龄?”乔治·布莱克坐在一张桌子前,低着头在一本厚厚的登记簿上记录着,听到有人走近,有些麻木的用英语开口问道。

“张潮生,19岁。”眼前的年轻人比乔治大不了几岁,略显黝黑的面庞上还有些许稚气, 但眼神之中却充满着热情,在回答乔治·布莱克的问题的同时,还颇为关心的问道:“长官,你们这支部队是不是要去中国打日本鬼子啊?”

听到这名年轻人的问题,乔治·布莱克这才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白色短袖衬衫, 似乎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微微点头之后才说道:“这是军事机密,我无权告诉你答案, 不过埃及政府已经对日宣战,我们迟早也是要加入战场的。”

“我明白了,谢谢长官。”张潮生得到乔治·布莱克的回答,十分有眼色的没有再问,向他道谢之后,才登记完自己的信息,拿着表格向一旁走去。

看着走向军营内的张潮生,乔治·布莱克这才有些疲惫的揉了揉自己的鼻梁,对着外面喊道:“下一个。”

他现在正身处新加坡,英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军营作为驻地,并且允许他们在当地招募新兵,因为人手不足的关系,乔治·布莱克被安排来为新兵做登记。

当然,能够到他这里来的都已经经过了一轮筛选,至少是读过书、懂英文, 并且年纪在二十岁以下的优质兵源。

像是那些文化程度不高, 年纪也比较大的则在之前就已经筛选过一遍了。

不过即便如此,乔治·布莱克今天也已经登记了至少超过两百多名新兵了。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这次征兵的极限, 事实上在军营外面的征兵点,至少还有数百人在排队等着登记,而整个南洋地区还有更多的人在慕名而来。

至于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要参加他们这支部队,又为什么他们会在新加坡征兵,还要从之前陈墨让他跟随龙帝的部队前往亚洲战场说起。

按照陈墨的命令,龙帝的部队将进行现代化整训,而乔治·布莱克则和十四号一起先行一步来到了此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新加坡。

陈墨已经和英国人打好了招呼,他们可以在新加坡征招当地华人,组建法师团和法师团的护卫部队。

不过英国人虽然同意他们征兵,却也还是给出了限制,他们只能招募一个团的新兵,也就是一千五百人的规模。

于是乎乔治·布莱克便被十四号安排来对新兵进行登记了,尽管名义上来说他才是法师团的负责人,但这活显然还是要他自己来干。

英国人倒是提供了一些工作人员,但十四号却只是将那些工作人员安排在军营门口的征兵点,负责初步的登记和筛选,并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更细节的工作。

只是这样一来未免就人手不租了。

十四号需要对征募来的年轻人进行筛选,从中挑选出具备学习法术才能的人作为法师团备选,而他们带来的军官团则需要负责其他新兵的整训,于是乎登记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到了乔治·布莱克的头上。

乔治·布莱克本身对这份工作倒是没什么排斥,但是连续一整天给上百人进行登记,依旧让他感到整个人都麻木了。

谷藝</span>  尤其是来应募参军的大多都是当地华人,他们虽然会说英文,但名字基本上都是中文名字,这无疑也增加了乔治·布莱克的工作难度。

不过好在能够通过初选得到法师团备选资格的年轻人大多都有着不错的文化程度,加上这一时期东南亚基本上都是英法和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倒是都会用英文书写自己的名字。

一边为这些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登记,乔治·布莱克也在一边感叹于他们的参军热情。

和欧洲战场不同,亚洲地区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日本自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到如今已经祸害和肆虐中国长达九年时间,欧战的爆发只不过是给了日本人一个全面侵华的借口而已。

而这也导致在东南亚,很多华人都希望能够去打日本鬼子。

虽然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很多都是离开故国多年,在当地落地生根甚至繁衍了好几代人,但他们却自始至终未曾忘记自己的家乡。

眼见故国沦丧,其中相当多的有志青年渴望回到祖国,参加到抗战中去。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回国参军,绝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徒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报国无门。

只能以捐钱捐物的形式,为国家抗战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然而即便如此,这些海外游子也为抗战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

历史上根据战后的统计,南洋华侨在1937至1939年,认购救国公债51150346元、国防公债6265138元、金公债2915880元又22924金铸;到了1941年夏,共购债6.82亿元;截至1942年,购债总额已达11亿元国币之巨,占国民政府发行公债总额的1/3强。

这些公债战后国民政府并未偿还,与捐款无异。

而今能够得到一个回国参加抗战的机会,南洋地区的各个华侨团体自然是踊跃参加,纷纷将自家的年轻人送来,希望他们能够为抗日救亡出一份力。

如果乔治·布莱克是个英国人,他或许对此不会有什么感触,但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却还是有不少的感同身受。

自公元一世纪耶路撒冷被罗马攻破以来,犹太人流散在世界各地已经流浪了快两千年,一个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是悲哀的。

所以乔治·布莱克能够理解这些虽然从父辈开始就未曾见过自己故国的年轻人,却如此踊跃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国家想要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感。

就好像对一个犹太人说,可以重新回到圣城耶路撒冷,他也是一样会不惜一切的。

只是不知道何时,犹太人才能有自己的祖国呢?想到这里,乔治·布莱克也不免哀叹了一声。

===第四十一章 偏离的轨迹===

在乔治·布莱克忙着征兵的时候,他的两位苏联同学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只不过比起乔治·布莱克只需要登记名字,资质测试和其他训练教育全都可以由十四号代办的轻松来,谢廖沙和冬妮娅无疑就要事事亲力亲为了。

好在苏联高层对这件事十分的重视,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人手帮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