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场战役发生的位置是在法国北部,不仅法国人能够发挥主场优势,甚至能够从英国本土起飞战机参战。
而德国人则只能使用德国本土的机场以及比利时的机场, 在增援效率上比起英法两国来说,确实要稍逊一筹。
尽管德国人在这次法国战役当中投入了约是英法联军两倍数量的飞机,但显然不可能一股脑的全都出现在战场。
随着交战的持续,英法联军还是逐渐占据了空中优势,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
德国方面陆军虽然发挥的确实很好,德国陆军也不愧世界第一陆军的美名, 不仅扎住了口袋, 更围点打援的狠狠教训了一波英法联军的后续进攻部队。
英法联军的步兵部队输似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事情,毕竟他们无论是士气还是综合素质,亦或者是武器装备,都明显要逊色德军不止一筹。
但对于英法联军的高层来说,这并不是问题。
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一共集结了超过五十个师的兵力,而他们的对面则是德国人的三十多个师,以两倍的兵力进攻,他们完全可以用人命填出一场胜利来。
而且英法联军手上还有尚未投入战斗的英军第三装甲集团军的另外两个装甲师,他们同样装备了新式坦克和改造军马,可以发挥出和那个被围的师同样的战斗力。
只不过英国人想要保留手上的精锐力量,只投入了其中的一个师,其他部队使用的都是法国人的部队。
但是到了战局危险的关键时刻,英国人也不得不将这两个精锐的新编装甲师投入战斗,试图从外围攻破德军的包围,将被围困的那个师拯救出来。
为了配合这两个师的进攻,法国人也发了狠, 不仅出动了自己手上仅有的六个装甲师, 还搭上了十个普通的步兵师和自己手头所能够集结的所有炮兵,为的就是以饱和式的兵力彻底撕开德军的包围。
法国人的投入是有效的,尽管在作战能力上来说法国步兵师的战斗力确实不如德军,但面对近二十个师的正面进攻,德国人的防线也变得岌岌可危。
双方再次进入了极度血腥的惨烈搏杀之中。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就连黑夜也没能让战争停下来。
英国人的两个新编装甲师作为矛头撕开德国人的防线,法国人则把自己的十六个师分成了三个部分,交替不停的轮番进攻,试图以车轮战的方式累死德国人。
不得不说这招确实有效,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况下,德国人也只能让部队顶在阵地上死守,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进行轮换。
尤其是英法联军还发动了其他地方的军队协同进攻,牵制德军兵力,让其难以支援主战场,极大的分散了德军本就不算太充裕的兵力。
谷椒
这时就显现出德军的一些缺憾来了,虽然自一战以后,德国在有限的陆军规模下通过退役基层士兵,保留技术骨干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基层军官和合格的预备役士兵,但在陆军规模上来说,依旧要差英法两国不少。
如果闪电战这种利用战术差距打不对称战争还好,只要赢的够快就不用担心兵力不足。
但如果战事陷入胶着,战局又像一战那样打成血肉磨盘, 德国后劲不足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毕竟在上次大战中,法国人打光了整整一代人从而导致了国内极度厌战,德国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德国还是两线作战,士兵阵亡数也没有比法国好到哪里去。
法国和法国殖民地一共阵亡了超过一百三十万人,德国则是一百七十多万,两国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虽说靠着更先进的技术装备、更优秀的士兵素质,德国人在开战之初打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局,但他们的攻势一旦被挡住,双方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战略上的差距被迅速缩小之后,德国人就很难占到优势了。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巴巴罗萨计划当中,德军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莫斯科郊外,却仍旧被苏联人挡住并且反攻了回来。
尽管眼下德军还没有到巴巴罗萨计划时那样的后劲不足,但他们的部队数量少于英法联军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最终,英法联军靠着几乎是德军两倍的兵力投入将被包围的英国装甲师解救了出来,并且攻破了德军的防线,算是达成了战略目的,赢得了这场战役。
但是德国人也同时给了英法联军造成了相当惨烈的伤亡,阵亡的士兵人数几乎是德军的一倍还多。
而且大量的技术装备损失也让英法联军的战斗力进一步下降,他们恐怕在短期之内都无力发动这种规模的进攻了。
可以说,这一战德国人虽然输了,但英法联军也撑死是个惨胜,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优势。
德军速胜的计划被打破,英法联军也没有破局,战事再度陷入了胶着。
不过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到是有一点收获还算不错,那就是他们验证了自己的新式坦克在战场上的发挥。
这种依托从埃及获得的技术制造的新式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让所有的英军将领都感到满意,甚至就连法国人也极为眼热,想要获得这种坦克的技术。
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也起了动员埃及参战的心思,想要让埃及军队也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只是埃及方面此时却已经攻入了意大利,完成了初步的登陆作战,并且已经拿下了西西里岛,正向着意大利的本土推进。
因此埃及方面婉拒了英国要其加入欧洲主战场的要求,只是表示将会在攻下意大利之后,会北上增援法国。
面对埃及方面的这个回答,英法联军到是没有觉得有多失望,至少埃及的军队牵扯住了意大利,让德国少了一个帮手,也算是对这场战争做出了贡献。
com
===第五十六章 “埃里希”的隐忍===
“你就是元首的魔法顾问埃里希先生?”龙德施泰德将军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由得微微蹙眉。
作为正统的德国军人,尤其是还是容克贵族出身的德国军人,龙德施泰德并不喜欢死灵法术,这让他觉得有损军人的荣誉。
而且眼前的年轻人虽然也是贵族出身,名字里也有个冯,但他给龙德施泰德的感觉却并不是很好, 就好像在他的脸皮下面隐藏着另一张脸一样,让老将军感觉很不舒服。
不过虽然个人并不喜欢眼前的年轻人,但作为军人和容克贵族的操守还是让龙德施泰德没有让个人喜恶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和正事,他在眼前的年轻人自我介绍之后便问道:“我记得你不久之前才从埃及毕业回国,元首将你调来法国是有什么任务吗?”
“是的,尊敬的将军阁下。”被称为埃里希的年轻人当然能够察觉到龙德施泰德对自己的不喜, 但他显然不够资格在龙德施泰德这样的军方大佬面前有什么不满的资格,即便他是元首亲自委派来的也一样。
因此埃里希直接说出了自己前来战场的原因:“元首对我军在法国现在所取得的进展并不满意,他希望军方能够尽快拿下法国,因此特别委派我带不死军团前来,希望能够通过不死军团来打开局面。”
“不死军团?”听到这个名字,龙德施泰德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作为德军在进攻波兰时的统帅,他当然知道这支不死军团。
如果只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龙德施泰德当然是十分满意,毕竟一支悍不畏死的部队哪个将军会不喜欢呢?
但是不死军团在华沙啃食活人的事情却让龙德施泰德对这支部队的好感降到了冰点,也让他对死灵法术的观感差到了极点。
作为一位传统军人,龙德施泰德骨子里或许还有一些传统的骑士精神,对于这种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作战方式十分的反感。
如果不是不死军团算是友军,他甚至想让部队直接调转枪口去消灭它们。
然而来自元首本人的命令还是令这位老将军耐住了性子,对眼前的年轻人说道:“关于这场战役的事情我会亲自向元首汇报,这里用不到那些不死人!而且你们的数量有限,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大,造成的国际影响反而非常恶劣。
上次在华沙吃人的事情已经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这一点我应该已经和元首汇报过了,为什么元首还会派你们来?”
龙德施泰德虽然是一个刻板的军人, 但绝非那种顽固守旧的家伙, 否则的话也不会从一战到二战都在德军高层担当重任了。
他或许会对自己宣誓效忠的国家与领袖保持绝对的忠诚,但绝非那种愚忠之人。
而且作为一个传统军人,他并不希望自己所统帅的士兵都变成吃人的怪物,那样的部队绝不是他所承认的德国军队。
事实上像龙德施泰德这些经历过一战之后德国最困苦岁月留下来的老军人都对自己身为国防军一员而感到骄傲,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始终约束着这些老一辈传统军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