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2 / 2)

然而陈墨却并没有他们这么骄傲,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二战当中德军有数的名将。

虽说在军队的素质上埃军确实要胜过意军和德军,可要说能够无视一切的碾压,那除非是陈墨放开手脚,动用海陆空三军齐上阵差不多。

像现在这样只使用和对方相当的陆军兵力和一个航空大队,想要击败对方或许不难,但想要碾压还是差点意思的。

所以陈墨并没有盲目的觉得自己突破了意大利师的防线就觉得自己胜利了,尤其是陈墨此刻已经看出隆美尔是在给他布下了一个陷阱。

“我们所击败的不过是两个临时填充上来的意大利师,德军主力的四个德国师已经撤到了防线后方, 你们该不会以为他们是被打散了撤下去修整了吧?给我好好看看!”陈墨将一叠照片扔在了桌上的地图上, 看着一屋子的参谋没好气的质问道。

参谋听到了陈墨的质问,赶忙将桌上的照片拿起,分发下去进行传阅。

他们很快便看完了照片,一个个脸上都浮现出了尴尬的神色。

陈墨拿出来的照片足够清晰,上面德军防线的防御设施也肉眼可见,显然德国人并不是在修整,而是重新又修了一条防线。

如果埃军不知道这条防线的存在,就这么直接进行追击,毫无疑问将会一头撞上这条防线,然后撞进德国人布下的陷阱里。

“陛下,我恳请您下令出动空军对德军阵地进行轰炸,只要一轮轰炸,再配合上攻击集群的装甲突袭,足以将这条德军防线击垮、击溃。”一名参谋表现出了强烈的好战欲,向陈墨大声请战。

然而陈墨摇了摇头,拒绝了这一提议:“出动空军进行轰炸消耗太大了,目前苏伊士运河地区正在遭到德军空袭,我军油料紧张,暂时没有办法大规模出动空军部队,这次空军能够协助进行侦查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指挥室内的参谋们听了陈墨的这番言论,面面相觑的对视了几眼。

陛下说的这是啥啊?空军昨天不还在说自己闲得发慌, 也想参战吗?

陛下说啥就是啥呗,陛下说空军缺燃料,那空军基地那些储油罐里装的就是水。

几名参谋很快统一了意见,没有再在这件事上纠缠。

只是面对德军防线,几名参谋讨论了一番之后得出的结论却并不很乐观。

虽说他们手中的攻击集群想要突破这道防线,砸开德国人的陷阱并不是问题,但这样做的代价却是惨重的,组成攻击集群的三个师将会毫无疑问的承受相当严重的损失。

尽管这种损失对于埃军来说属于可以承受的范围,但如果能够避免的话那还是要避免的。

可这样一来,便要求他们必须拿出一个更加可行的进攻计划来。

埃军的装备确实先进,兵员的作战意志靠着能够复活多捡一条命这种待遇也确实有着悍不畏死的水平,可在战术战略层面,这些没怎么经过实战锻炼的参谋们就水平相当有限了。

即便有着陈墨从生化世界弄来的克隆人军官协助,他们的水平也就将将凑合。

指挥个常规作战那倒是差不离,但想要和隆美尔这样的名将过过招那他们还差得很远。

不过眼下优势毫无疑问在埃军这边,隆美尔布下的陷阱也已经被看破,想要解决眼前的局面倒也不是很难。

陈墨让攻击集群停下,便是一种应对方式。

明知对方设下了陷阱等自己,那最简单的解决方式那就是我不踩这个坑。

只要等到两翼的埃军击溃了其他意大利师取得了突破,在大军合围的情况下,就算是隆美尔恐怕也得长出两只翅膀来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不过陈墨并不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应对隆美尔的陷阱。

倒不是说他没有自知之明,打算强行突破德军的陷阱,而是德军四个师并不是一定要扎着陷阱等他。

这四个德国师完全可以抽调出来投入到战线的其他地方,去配合意大利师对埃军展开反攻。

如果有那支部队没有抗住的话,虽说不至于导致战败,但也会让防线出现动摇,给隆美尔制造新的机会。

所以在一番考虑之后,陈墨将手上的攻击集群拆开,两个机械师向两边展开,用以协助两翼的埃军突破意大利师的防线,而坦克师则被他捏在了手里,打算来试一试隆美尔布下的陷阱。

毕竟,陈墨可不想这四个德国师被加强到防线上,所以只能用手上的装甲师来拖住他们了。

===第八章 初步胜利===

按照隆美尔的战术构想,埃军在突破了意大利师的防线之后,会一头撞上他重兵集结的第二道防线。

在集中了手中四个德国师的兵力,以及所有的坦克和大部分火炮等重装备,再加上能够出动的所有飞机进行空中支援,隆美尔相信哪怕埃军的装备再怎么精良,也会被挡在第二道防线前。

这个时候只要抓住机会, 以四个师的优势兵力迅速的吃掉埃军的前锋,就能够改变现在的战场态势。

因为此时他也已经差不多摸清楚了埃军的兵力和构成,唯一能够对他造成威胁的也就是那个由装甲师和机械师组成的攻击集群,至于其他的步兵师虽然装备比他的手下好,但在战斗力上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

只要击溃了埃军最强大的攻击集群,剩下的步兵师隆美尔有足够的把握全部吃掉。

因此, 当埃军在攻破了意大利师的防线稍事休整之后再度发起进攻时, 隆美尔是好整以暇的。

甚至于埃军出动了空军配合陆军进攻,他也仅仅只是惊讶于对方的空地协同作战这种战术的高效,而没有对埃军的进攻产生什么其他想法。

按照隆美尔的估算,最先接敌的防守部队应该会承受比较大的损失,但在挡住埃军的进攻之后,就可以进行反攻,按照他的作战计划击溃眼前的埃军。

然而与隆美尔预料的有些不同的是,接敌的防守部队确实遭受了伤亡和损失,但比他预计的要小很多。

并且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挡住埃军的进攻部队。

可以说,埃军的进攻部队像是一支箭一样凿穿了德军的防线。

对于埃军能够凿穿德军防线,隆美尔没有任何惊讶,他知道以埃军的装备精良程度,即便德军事先修筑了防线、做足了准备也不是可以轻易挡得住的。

原本隆美尔就做好了防线被突破的准备,更准备了足够的预备队用来填补缺口。

但是现在局面却并不是他所预计的形势。

埃军突破了防线之后并没有扩大突破口,后续也没有其他部队配合进攻,反而像是在突围一样, 撕开了防线之后也不扩大战果,就这么直接继续穿凿。

隆美尔虽然调动了预备部队进行堵截, 但埃军的攻势并不是这么好抵挡的,一连四道防线全都被突破了。

“该死的,埃及军队到底是谁在指挥?这家伙简直就是个疯子!”隆美尔有些狼狈的上了装甲车,而他的机要秘书则抱着一大捆来不及收拾的重要文件挤上了副座。

听到隆美尔的抱怨,机要秘书赶忙回答道:“现在对我军发起进攻的是埃军第四边防装甲师,属于埃军中的二等师,与他们一起协同作战的也都是埃军的边防军,从缴获的情报来看,负责指挥的很可能是那位埃及国王。”

听到机要秘书这么说,隆美尔顿时瞪大了眼睛,让已经发动汽车的司机赶忙停车,颠了一個跟头之后赶忙对机要秘书问道:“真的是那位埃及国王亲自指挥?”

“根据我们缴获的情报,确实如此。”机要秘书的胳膊撞倒了车门上,但看着隆美尔这样激动的样子,他还是赶忙解释道:“前线部队消灭了一支小股的埃军突击队,缴获了一些文件,今天才送过来,上面有提到那位埃及国王。”

一边说着,机要秘书一边从怀里一堆的文件当中翻出了那份情报, 递到了隆美尔手上。

接过情报赶忙翻开,隆美尔有些遗憾的又合上了, 命令司机继续开车的同时,叹气道:“早知道是埃及国王亲自指挥,就该不惜代价的强攻,只要抓住了他,这场战争我们就赢了。”

隆美尔感到非常的可惜,如果早知道对面负责指挥的是埃及国王的话,那么哪怕是把手上的部队全赔进去,只要能够抓到埃及国王那就是胜利。

然而他并没有事先知道这一点,请报上的失误导致他选择了稳妥的守势,也因此错失了一个重要的机会。

不过事情已经是这样了,隆美尔知道后悔也无用,只能下令让部队进行转移,后撤之后再重新组织防御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